宋瑜出門了,不過作為一個新嫁娘,融合了記憶也不認識路,于是,蓉姐兒自告奮勇,充當指路小明燈。
如今天色已經(jīng)微暗,菜市也買不到多新鮮的蔬菜,宋瑜在肉攤子上買了些豬肉、下水等等。
當然,也忘不了答應了耀哥兒的豬骨頭。
上好的豬肥肉二十五文一斤,半肥半瘦的二十二文,全瘦肉人要的少,二十文一斤。
宋瑜沒的挑,要了三斤瘦肉,一斤半肥半瘦的,又買了三斤豬骨頭和三斤豬下水,這些加在一起打包的,收了她三十五文。
家里有白面,這個不需要買,現(xiàn)在這個時節(jié)青菜少,除了蘿卜白菜就是菠菜。
倒是有不少賣筍的還算新鮮。
宋瑜每種都買了些,又買了粉條和豆腐,香菇木耳蝦皮這種干貨自然也不是不能少的。
零零碎碎又加了些蔥姜蒜之類的調(diào)味料,也花去了不老少。
最后到家一下算下來,花了將近兩錢,除了豬肉,尤以干貨最貴。
只可惜沒有瞧見賣大蒸屜的,用灶臺的那兩口鍋,目測也能一鍋出個三四十個,但到底不如一層一層籠屜下來省柴火。
住在這街上,針頭線腦的都要花錢,柴火也是要買的。
“嫂子,晚上吃肉嗎?”
宋瑜的大手筆可是給蓉姐兒給饞的夠嗆。
此前她也陪她爹去街上買過菜,但店里的生意不好,炒菜也不全是肉,所以每次一下買二斤肉都是少的。
如今嫂子這又是肉又是骨頭的,能做多少好吃的啊。
宋瑜捏了她鼻子,觸感滑嫩:“吃肉包子好不好?”
“好!”蓉姐兒大聲道。
宋瑜失笑,這兩個小家伙兒是龍鳳胎,小小年紀正是愛吃的時候呢。
時間不早了,她先把面發(fā)上,天氣涼,為了增加發(fā)面速度,先讓蓉姐兒燒了點熱水,蓉姐兒惦記著吃,自然沒有任何不情愿。
水稍有點兒溫,就退了柴火,將揉成一團的面連盆一起放在鍋里蓋上。
接著,她就開始準備餡料了。
宋瑜想著這個時代人的口味多喜葷腥,將那塊肥瘦相間的梅肉一半剁碎一半切丁,加香菇醬油炒了,就是香菇醬肉餡。
瘦肉切成了末,并泡軟的粉絲與焯水的菠菜切碎,又加了一勺豬油,便是粉絲肉末餡。
香菇、木耳、蝦皮、筍丁和炒碎了的雞蛋拌勻,則是筍丁三鮮餡兒。
余下的白菜用豬油炒了與豆腐拌勻,白菜豆腐餡就成了。
四種料,都準備好,李氏已經(jīng)抓藥回來了。
“這餡兒聞著都香?!?/p>
李氏搬了個小爐子給沈三郎熬藥。
宋瑜就說那就放心了。
面和的少,主要是今天先嘗嘗味道。所以每種包了四個,小鍋就能一鍋蒸的下。
宋瑜手巧,捏出來的包子各個一樣大,褶子錯落有致格外漂亮,惹得李氏在旁邊又是一陣夸獎。
不多時,燉的蘿卜骨頭湯的香味混著包子的香飄蕩在整個小院,沈家晚飯開飯了。
“嫂子,這個好吃,這個最好吃?!比亟銉鹤チ艘粋€香菇醬肉包,吃的滿嘴都是醬色。
宋瑜笑:“你還沒吃其他的,這個就最好吃了?”
蓉姐兒振振有詞:“肉是最好吃的。”
旋即見宋瑜解開蓋子,蘿卜的香甜和豬骨的醇香撲鼻而來,蓉姐兒忍不住了,屈膝跪在椅子上往前趴。
書友評價
《香滿田園權(quán)臣要嬌養(yǎng)》堪稱是一部風靡小說,由作者李沐顏執(zhí)筆,小說故事情節(jié)曲婉,李沐顏文筆流暢,運墨如飛,成功勾勒出了以宋瑜沈珺為主角的人物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