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乖孫,怎么會沒人護著你呢!奶疼你都來不及,奶馬上跟你爺搬過來?。 ?/p>
金氏將宋綿竹的眼淚擦掉,一口答應了下來。
平時總是虎著臉的老太太,此刻看上去跟任何一個護短的老人家,都沒什么兩樣。
不過金氏心里是有成算的,自分家后,她跟老頭子平日都是單過,孩子們每年會孝敬些糧食錢財,老兩口生活也過得去。原想著等干不動了再去大兒子家養(yǎng)老。
如今搬過來倒也方便的很,這老二家就剩些女人孩子,老兩口關照下又怎么啦,誰也沒法說出個不好來。
既然孫媳婦都同意這件事,那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搬,馬上搬!金老太向來是個干練的人,有了決定便要行動起來。
蘇姜把柴火放到院子角落碼好,默不作聲地收拾起院子里的爛攤子,小凳子簸箕竹籃被砸壞了好些,著實讓人氣惱。
她眼中寒光閃現(xiàn),心中自有計較。
然而還不到算賬的時候,如今先顧好家里比較重要,搖搖頭坐在院子里開始修修補補。
阮嫻進了夏薇草的屋子里,見兩個小蘿卜頭趴在床邊,乖巧地盯著小妹妹,不吵不鬧懂事的很。
夏薇草剛剛聽見院子里的鬧騰,心里也是急得不行,可她大出血剛過去一夜,實在是虛弱下不了床,幾次三番掙扎起身都沒成功,疼得起了一腦門子汗。
此時事態(tài)平息,阮嫻進來又是一番安慰,輕聲叮囑夏薇草好好坐月子,萬不可再亂動。
接著摸摸兩個小蘿卜頭的腦袋,夸了幾句,交給他們看護三嬸嬸和小妹妹的任務,才出了屋子去廚房。
老母雞被錢氏當利息順走了,家里無肉食,得想個法子做點滋補的給老三媳婦。
再說這頭,金氏帶著宋綿竹和宋承恩回了老屋,收拾衣服行李。
不大會兒,宋老漢便從田里回來。
他歲數(shù)大了體力比不得小伙子,沒法成天下地干活,只伺候兩畝良田,足夠老兩口吃喝,其余田地早年分家都分給孩子了。
宋老漢回到家,見小孫女和曾孫上門來,干瘦的老臉立刻露出慈祥的笑容。
宋綿竹撲到宋老漢懷里,嘴里又開始,爺爺,爺爺,叫個不停,活潑的像只小麻雀。
宋家爺爺是個地道的莊稼老漢,古銅色的臉上,深刻著一道道皺紋,兩只大手布滿老繭。
他跟金老太,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對兒孫輩就只有疼愛,被宋綿竹逗的直樂呵。
本來看屋里收拾好的家伙什,宋老漢還有些納悶。
等金氏把今日發(fā)生的事一說,這個好脾氣的老人也是氣的不輕,吹胡子瞪眼地要去找宋老二,被宋綿竹好一頓勸。
“五小子想孩子想瘋了吧,干出這缺德事,看我哪天不去找老三算賬!”宋老漢接著又把宋五叔罵了一頓。
等金氏提出要搬去二小子那住時,宋老漢正滿屋子轉悠,要找些好吃食給小孫女和曾孫。
對于這個提議,宋老漢自然不會反對,家里事向來是金氏說了算,再者他本身也是個愛和兒孫親近的老人。
金氏將家里養(yǎng)的幾只雞捆好,放進籮筐背上身,手里拎著收拾好的衣裳物品。
宋綿竹帶著宋承恩,端上一些輕便的日用品。
宋老漢再把家里的糧食都背上,便足夠了。
左右兩家都在一個村子里,離不了太遠,有需要可以再過來拿。
到時候老兩口住宋父宋母那屋,鋪蓋也用他們原先的,窮人家可沒有太多講究。
幾人帶著東西,風風火火的便搬了過來。
一路上不少村民圍觀,偶有上前打趣詢問,金氏都是直言不諱。
“害,我乖孫說想爺奶啦,孫媳婦心疼孩子,非要請我老兩口過去住段日子,不好推辭了孩子的心意啊?!?/p>
這話說的漂亮,大家都呵呵一笑,夸宋老漢金氏有兒孫福。
其實內里情況如何,知情人都心中有數(shù),只是不必說出來,省得傷了情面。
到底是別人家里的事,只有他宋老漢的兒子們說老兩口偏心的份,村里人最多跟著看看熱鬧。
宋家這邊,蘇姜將院子里收拾妥當,阮嫻早已把被子抱出來,攤在院子里,曬在太陽底下。
宋家父母原先住的屋子,也被阮嫻仔仔細細打掃干凈。
她是個細致的人,雖然家里條件不好,可是被收拾的整潔有序,看著讓人舒服。
不像大多數(shù)的村婦,能糊弄一口是一口,家里僅僅叫作能住人而已!
此番爺奶搬過來住,算是解了宋家燃眉之急,一些黑心腸的人有了忌憚便不敢再上門,爺奶幫了這么大忙,阮嫻自然要讓他們住的舒心些。
等幾人回到宋家,把行李簡單歸置一番,已是日上中天。
阮嫻早備好了午飯,端進堂屋八仙桌上,一家子圍坐在下來。
桌子夠大,一面坐兩個人剛剛好,孩子都還小也不算擠。
雖然這時代還講究男女不同席,但是在宋家倒是不必。
一來此時只有宋老漢一個成年男子,其他都是小蘿卜頭,二來農家向來少講究,老人家也更享受子孫繞膝的樂趣。
午飯很簡約,一盤炒野菜,還有一盆蛋花疙瘩湯。
要不是張嬸子送來雞蛋,阮嫻連蛋花湯都湊不出來。
家里是一粒米都沒有,給老三媳婦也只盛了份疙瘩湯,里面多加了個荷包蛋而已。
白面也是用的差不多,疙瘩湯里摻了玉米面。
老兩口是過慣苦日子的,倒是沒覺得什么,他們在家平日里也都這么吃。只有心里有些心疼小孫女,想著要不要給孫女偷開小灶。
宋綿竹把眾人神色收入眼底,心里是門清,面上也不表露,把野菜和疙瘩湯,吃的是津津有味。
這日子現(xiàn)下是苦了些,但好在一家人都還健在,只要人在,便有希望,她來此的目的不就是要改變這一切?
讓爺奶過來住,可不是為了把負擔扔給爺奶。
在這里可不比現(xiàn)代,古人七十就算高壽,爺奶六十歲便頭發(fā)花白,滿面滄桑。
雖然身子骨還算健朗,可到底是經不住折騰的。
宋綿竹只想好好養(yǎng)著二老,最好再用空間里的花茶幫家里人都改善一下身體。
從骨子里疼愛自己的人,她一個也不想錯過。
書友評價
看了這部小說《農家有女福澤綿綿》,讓我意識到:世界上的愛情有兩種,一種是小說里的愛情,不論多么肉麻,都可以讓你看得掉眼淚;另一種是自己正在經歷的愛情,即使對方是只豬,也可以讓你痛苦到徹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