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你覺得這樣有意思嗎?”
“無論什么樣的大話,最終都會破的!”
沈小鹿整個人顯得很無力,想起買這九十三噸稻谷的總價,她嘴唇一陣泛白。
整整將近五萬塊!
如果徐揚的售價要是一斤比買價哪怕是只少一分錢,那就虧了將近兩千。
如果是兩分……
或者是三分……
沈小鹿不敢想下去了,她覺得現(xiàn)在有點天旋地轉(zhuǎn),甩開徐揚的手,冷冷說道:“你自己折騰吧,我回去接萌萌。”
雪上加霜的感覺,讓她快要堅持不住了。
“小鹿,明兒我親自陪你去你老板那把錢交了!”
徐揚說完這句話,沈小鹿只是搖了搖頭,臉色慘白,直接離開了。
哀,莫大于心死。
對于這句話的理會,徐揚從沈小鹿身上可以很直觀的獲得。
也沒再多說,運稻谷是個累活兒,他得趕緊去幫忙。
徐灣村的村民們知道只有稻谷賣出去后,徐揚才能把剩余的尾款結(jié)給他們,一個個運的時候特別賣力氣。
村集上有就有打米的,架子車裝滿了稻谷運到村集的時候,那場面簡直壯觀的不行。
第二天,九十三噸稻谷,脫去殼,還剩下六十四噸大米。
徐揚跟打米的談了一下,打下來的二十九噸稻殼加糠,給他們一半,加上支書溝通,脫殼的費用就免了。
剩下的一半糠跟稻殼,徐揚讓村民們拉回了,算是回饋他們,平常能養(yǎng)家畜家禽。
六十四噸大米,百來斤裝一袋,足足搞了一千多袋。
當時糧站就有要收的,不過給價才三毛一斤。
“揚子啊,糧站一斤米才給你三毛,你就算賣出去也才賣三萬八千四。一下就賠了七八千,咋整?!”
老丈人沈大山愁的叭叭抽著旱煙,丈母娘這回也不說話了。
“我又不賣給他們。”徐揚笑了笑。
“大爹(大伯的意思),幫我找一下運輸車唄,把這些大米都運到孝南市?!毙鞊P趕緊跟支書說了一句。
徐灣村的一把手徐志堂是徐揚的近支族伯,五十歲出頭,聽到徐揚的話,徐志堂愣了。
“揚啊,孝南市離咱縣有兩百多里地,你把米都弄到那去賣?”
這簡直就是大新聞,這個年代,一般本地產(chǎn)米都在本地賣,誰拉到別的地方賣?
況且孝南市雖然跟他們離得比較近,但還不是一個省的!
運費不說,價格差不了多少,那不是要倒貼錢!
“對,就賣到孝南市。”
徐揚重重的點頭,辛辛苦苦費了這么大勁,這些大米的價錢必須要比成本價翻番!
“胡扯他媽蛋!”
徐志堂一下火了起來,當村一把手這么多年,他還是頭一遭見過這種事,簡直就是胡搞。
“你是跟那邊談好價了,還是約好了,就拉過去?揚子啊,你這瞎折騰也不想想你老丈人那邊的情況?!?/p>
“你把全村稻谷都收了是好事,想賣個高價呢,我也理解,可別胡來??!”
拍著大腿,徐志堂的口吻全是教訓的意味。
“大爹,我沒胡來?!?/p>
徐揚知道徐志堂啥意思,他是怕自己搞砸了。
到時候又賠本,還還不上村民的錢,還連累老丈人一家,那就完了。
“大爹!”
“我以我爺?shù)拿x發(fā)誓,我真沒亂來,幫我找運輸車吧?!?/p>
現(xiàn)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時間就是生命,徐揚有前世的記憶,就靠著這次翻個小身了。
“別拿你爺壓我!”
“他在世的時候你要這么來,非得拿棍抽你!”
徐志堂沒好氣的白了徐揚一眼,根本不尿徐揚的請求。
“大爹,要我跪下求你不成?”
沒辦法,只能用最后一招了,這一千多袋的大米,不找運輸車,說破大天也搞不到孝南市去啊。
七天之內(nèi),徐揚還要趕緊把錢搞到手還給那個黑心老板呢。
“志堂,你看揚子這……也不像瞎來,你就幫幫忙?!?/p>
丈母娘也趕緊添言說了一句。
“大爹,我爸死的早,爺奶也不在了。之前全靠全村人照顧,這次我賺了錢,對村里也好對不對?”
“跟小鹿結(jié)了婚,還有萌萌要養(yǎng),你就幫幫我?!?/p>
徐揚說著就屈下腿彎裝作準備跪下的意思,徐志堂趕緊瞪著眼說道:“你小子!知道我耳根子軟,得得得!”
“我給你找車,運費你掏的出來?”
“大爹,只要車找來了,運費的事兒我來搞定?!毙鞊P眼珠子一轉(zhuǎn),嘿嘿笑道。
同時,他也長出了一口氣,終于搞定了!
徐志堂當了多年的支書,這點關系還是有的,找了半天人,弄來了十幾輛運輸車。
運費現(xiàn)在是給不了,徐揚承諾到了地方賣了錢,立馬付運費。
不然的話,車上的大米可以隨便拉走抵錢。
一車大米押著,那些司機還是干的。
也沒浪費時間,徐揚坐上頭車,轟轟烈烈就出發(fā)了。
十幾輛貨車浩浩蕩蕩的駛出徐灣村,沿著省道往孝南市出發(fā),徐揚的心揪緊了。
他的記憶很清晰,這一年孝南市發(fā)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導致大米緊缺,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他收了這么多稻谷,絕對是孤注一擲的做法,但是他相信自己!
一百多公里路程,走了三四個小時才到。
孝南市,也是一個產(chǎn)米大市,徐揚找人打聽到米市一條街后,帶著車隊直接開赴。
到了米市路口,徐揚二話沒說,讓車隊停下,自己直接找到了最大的一家米行。
不得不說,這里的行情是真冷淡,徐揚心里大喜,看來他賭對了!
孝南市現(xiàn)在缺米!
奇貨可居的道理,徐揚比誰都明白。
找到老板,他直接開問:“米多少錢一斤???”
“你要多少?”米行老板問道。
“要的少什么價,要的多什么價?”徐揚先問人家的售賣價格,等下好心里有底。
“聽你口音不是本地的吧?”老板抬頭看了一眼徐揚。
“我新陽市的,親戚在這兒,呆了好幾年了。”徐揚說完,看他們存米不多,說道:“今年出了那么大的事,米價不便宜吧?”
“買的少六毛五一斤,買的多的話……看你要多少?!崩习逭f道。
“我看你那新米也不多,基本上都是陳米,賣這貴。”一聽到這個價格,徐揚心里瞬間樂了。
“今年要不是出那事,平常米不缺的時候,也就三毛五左右一斤?!?/p>
“有得吃就不錯了,現(xiàn)在陳米都緊俏的很,你現(xiàn)在不買,明兒再來就沒有了,還嫌貴。”
老板翻了翻白眼。
“確實。”
徐揚點了點頭,他的記憶沒出差錯,今年孝南市很多水稻都生了從來沒見過的蟲害。
打多少農(nóng)藥都沒用,到最后收割的時候,產(chǎn)量直接減了一大半,質(zhì)量還不好。
最后事兒鬧大了,上面才派人過來調(diào)查,準備研究新藥。但研究出來,也是明年的事兒了,這稻都收完了。
就因為這,孝南市大米緊缺,米價上漲,要不是靠著記憶,徐揚也不知道這些事。
畢竟他們跟孝南市隔著省呢,這時候信息通訊沒有那么便利,上一世,這事兒還是出了有大半年后,徐揚才從報紙上看到。
幸虧記住了,現(xiàn)在剛好趕上了最關鍵的時候,而且還沒人跟他搶。
“老板,我有米你收不收,今年新下的?!?/p>
不再多說,徐揚直接進入了正題,關鍵時候要來了,他自己都捏了把汗。
這次要是搞成了,賺的錢可別上次多的多,不僅能解燃眉之急,還能有資本干其他事兒。
書友評價
作者燕西風的這部小說《逆流1990》,是我有屎以來看過最最好看的小說了,感覺再華麗的辭藻都無法形容它的美好,在此,感謝燕西風給我們帶來這么優(yōu)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