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拿了木盆和桶分別把魚和土鱉養(yǎng)起來,捏了把兒子瘦小的臉頰,“小饞貓,快洗洗手吃早飯了,大伙也都洗洗準備吃早飯了?!?/p>
初春初夏合力把桌椅板凳搬到院子杏樹下,張氏陳氏帶著小的一桌。其他長輩一桌。
早飯是摻了蔬菜的玉米餅子,用箜箕裝著,小的四人分一張,要下地的大人一人一張。每人配一碗稀得都找不到米粒沫子的稀飯。另外兩碗蛋羹是給初秋和爺爺準備的。
豐兒初冬初葉看著姐姐碗里漂著一屋豬油的蛋羹,下意識地舔了舔唇角,很快又低頭吸粥。
初秋也看著一桌子瘦不拉嘰的姐弟妹,心里嘆了口氣,拿起木勺把一碗嫩滑可口的蛋羹分了。
“秋兒,甭管他們,你得補補身子傷才會好快些?!眿鹱有耐粗杜?,也心痛自個的娃,家里年頭忙到年尾,賺不得幾個錢,常年還支撐家里老人的藥銀,大兒子庭羽出生后身體也不好,多數(shù)日子寄養(yǎng)在家境好些的娘家。
初秋笑笑,說沒事兒。
“都饞了吧,晚上奶給你們燉魚湯喝?!崩钍线呂怪习榈案叺?,扭頭又對大兒子道,“老大下晌后到村頭喜旺家切兩塊豆腐,給孩子們改善改善?!?/p>
宋清宏也知道孩子們很久沒沾油腥味兒了,便答應(yīng)著。
幾個小的一聽晚上有好吃的,臉上頓時笑開了花。
宋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guī)矩,孩子雖多卻不會鬧騰,個頂個的乖巧懂事。
兄弟幾個桌上聊起下半年田地該如何規(guī)劃,好田種什么,孬田又種什么劃算。
初秋豎起耳朵聽,從言語中可知這朝代種值的農(nóng)作物種類并不豐富,主要以水稻,甘薯,玉米。倒沒聽他們談起小麥大豆之類的雜糧。
飯后,大姐跟著大人們下地割稻去了,二姐拎著竹籃帶著冬兒葉兒去撿稻穗,現(xiàn)在是農(nóng)忙時期,家家戶戶都忙著收田里的稻穗,忙碌之中難免會有漏網(wǎng)之魚,運氣好上半晌幾人可以撿小半籃。
張氏帶著兩個孫子看家,屋前院子后擺滿了曬墊,趁著天氣好把新收的谷子曬干,過不了多久又到交糧納稅的時候,到那之前必須準備妥當。谷子是兩個兒媳下地前幫著曬下的,張氏負責不時用木棒翻個身。庭安在一旁幫忙,小庭豐坐爺爺旁邊幫著趕蚊子。
初秋飯后便進了屋里挑選葫蘆瓜,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她眼下也不好幫家人干體力活,趁著空檔時看看這些小葫蘆可否改良改良。
安兒忙完后走進來瞧了瞧,順便告知她現(xiàn)在是興正十三年。
初秋搜腸刮肚也沒想起哪個朝代是國號是興正,又問當朝皇帝姓氏,這個安兒知道,他答姓楊。
初秋想了想,難道是隋朝,楊堅還是楊侑當?shù)乐畷r?
如果是后者就麻煩了,很快就會戰(zhàn)亂,國之將亡!
“一個朝代的興起與滅亡,必然經(jīng)歷激烈的戰(zhàn)爭?!备咧袝r歷史老師的話突然猶然在耳。
初秋有些擔心了,真要發(fā)起戰(zhàn)亂,受苦遭殃的還是老百姓。這個家家底薄弱,哪經(jīng)得起戰(zhàn)亂折騰啊。
待小叔下晌,初秋忙找了個機會打聽具體的國號和皇室。
宋清亮把農(nóng)具歸整好,回頭好笑地看著她:“昨日安兒還問我來著,秋兒咋突然也好奇這些事了?”
宋初秋只輕描淡寫地表達了自己的好奇心。
宋清亮左右瞄了瞄,樣子頗為小心謹慎,壓低聲音道:“現(xiàn)在是興正十三年,皇上是楊靖康那老家伙?!?/p>
印象中只有隋唐的皇帝姓楊,而統(tǒng)共就只有三個皇帝,并沒有叫楊靖康的啊。
宋初秋又問,“那小叔是否知曉皇帝的兒子里有個叫楊廣的?”
宋清亮想了想道,“不曾聽過這名字。”說擺又拍拍她腦袋,“皇家之事百姓不可在背后討論,被人聽了告到衙門咱可要吃牢獄之苦,出了咱院門秋兒不可隨意問起。知否?”
宋初秋笑了笑,“秋兒知曉,小叔放心?!?/p>
不是隋唐就好,這下宋初秋放心了,想來自己是到了歷史記載懸空的朝代了。
書友評價
最近看小說有點上癮,其中安逸寫的小說《穿越之農(nóng)女當家》是我的最愛。短短一個月,已經(jīng)N刷了,對于這部優(yōu)秀的小說,喜歡的簡直就是愛不釋手,和我一樣的童鞋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