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道,是介于西南三國間的一處無主之地。
這里山脈綿延,地勢險峻,不但氣候宜人,更有無數(shù)谷地深淵。
往西是天玄宗坐鎮(zhèn)的翠屏山。
南臨吳越國,是青云門地盤。
東面則是大晉王朝,背靠無極門。
與北方接壤的則是百妖山脈。
在百妖山脈盡頭,就是那兇名赫赫的十萬大山。
這里說是無主之地。
其實是三大仙門與妖族的緩沖地。
由于沒有大型仙門坐鎮(zhèn),這里漸漸演變成散修的聚集地。
兇險自是免不了,但也分布有諸多小型靈脈,也算是一處難得的修行場所。
星竹坊市,位于蒼南道北部邊緣。
因周邊種有大量楠星竹而得名。
楠星竹只是一種低階靈植,卻是制作符紙的一種主材料。
因此在星竹坊市中,從事煉制符箓的散修很多。
這些楠星竹是有主之物,就算再羨慕,也只能老老實實去購買。
對于整個蒼南道,星竹坊市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地方。
但是這里臨近百妖山脈,南來北往的散修并不少。
就連三大仙門以及各大修仙家族,也時常會有弟子前往百妖山脈中歷練。
如果幸運,你甚至還能見到高階修士的身影。
........
這天一早。
位于坊市東南角一處地攤上,孤零零的三株低階靈草,終于賣了出去。
坐于攤后的少年,臉帶喜色,連忙將地毯小心疊起。
又從懷里拿出個成三角形的小符箓。
并將丹田里微乎其微的一縷法力注入其中,隨白光閃動,地面的東西也消失不見。
為這三棵低階靈草,少年可找了足有一個月。
像這類低階靈草的價值并不高,哪怕煉制成丹藥,也只對煉氣三層以下修士有用。
只堪堪賣了五顆下品靈石。
想到納物符里的靈石,少年臉上笑意又濃了一分。
“小辰啊,看你笑得這么開心?!?/p>
“是不是,又要去購買潤脈丹?”
少年側頭看向左邊一個赤臉漢子,連忙點頭:
“是啊,終于又能再買一粒?!?/p>
這紅臉漢子不知是感慨,還是惋惜,只是笑搖頭道:
“牧老頭收了你當徒弟,還真是福氣。”
“不過你也該有十三歲了,要知道修煉得趁早,不要總想著去買潤脈丹。”
“那東西除對經(jīng)脈有點滋潤作用,對提升修為沒有一點益處?!?/p>
“你停在練氣一層,已有三年了吧?!?/p>
“也是時候為自己打算打算,別錯過最佳時段,就像叔這樣,最后只能在這里空耗時光?!?/p>
少年整了整衣衫,很禮貌的對這赤臉漢子行了一禮:
“謝吳叔提醒,小子會銘記于心?!?/p>
說完一溜煙的,向不遠處一間鋪子里跑去,顯然并沒聽進去。
離開坊市,穿過迷霧法陣,少年沿著山間小道越走越遠。
不是他膽大包天,不怕打劫。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修仙界里,打家劫舍是家常便飯。
為靈石,功法,法器等修行資源,殺人越貨也再正常不過。
只是他全身上下只有一枚納物符,以及一枚潤脈丹,寒酸的已經(jīng)不能再寒酸。
如果這樣還能被打劫,那還不如一死百了。
納物符可不是儲物袋,只是符箓中的一種,有使用次數(shù)。
像他身上這種低階納物符,最多能使用十次,十次過后,會自行崩塌,根本不值錢。
哪怕再窮酸的修士,也能人手一枚。
等離開坊市,少年所行路徑越來越偏僻。
期間經(jīng)過好幾條山間小溪,并不時從溪水中拉出幾個魚簍子。
這些魚簍子是他昨天放下的。
沒過一會,少年從簍子里摸出一條大青魚以及一只老鱉。
“收獲還不錯?!?/p>
“師父教的方法,還真方便?!?/p>
昨晚下簍子時,他只是往里面丟了點碎饅頭。
結果不到一天功夫,不光得了條大青魚。
看著手中正拼命掙扎的老鱉,只怕有三斤左右,這可是大補之物。
繼續(xù)又走過十幾里山路。
少年所走行徑變得越發(fā)古怪,也沒再繼續(xù)深入山中。
而是沿著山腳,東走一圈,西走一會。
足足繞了七八個山頭,才沿一條肉眼難辨的小道,進入深山之中。
接著又翻過兩座山頭,來到一處人跡罕見的小山谷。
這座山谷有些古怪。
越往山谷的深處走,就會變得越陰冷。
就連地面生長的雜草灌木,也是稀稀落落。
等走到山谷盡頭,這里環(huán)境已截然不同。
顯得十分荒涼。
目中所及只有些枯黃干草,與一些黑色的怪石頭。
修士與凡人不同,哪怕是練氣一層的小修士,肉身也被靈氣滋養(yǎng)過。
不說能寒暑不浸,至少對冷熱的抵御能力大幅提升。
可到了這里,少年還是被冷得打了個哆嗦。
連忙催動法力在經(jīng)脈里緩緩流轉,這才將寒意驅除。
等走到山谷盡頭。
來到一處不起眼的巖壁前。
少年先左右看了看,接著身形一晃,溜進一處很隱蔽的石縫里。
石縫被雜草覆蓋,不近看,根本無法察覺。
這條石縫勉強能讓成人側身通過。
等進去兩丈后,通道漸漸變得寬敞,等到十丈之后,徹底變成個天然溶洞。
溶洞高有兩丈,垂落著一些鐘乳石。
寬則有二十來丈。
與大多溶洞不同,這個溶洞并不潮濕,除干燥,就是更加陰冷。
“師父,我回來了!”
因潤脈丹以及魚獲的關系,少年性子顯得很高。
才剛剛走進這片溶洞,就對前方一間茅草屋高聲喊道。
在這片溶洞里,共有三間這樣的茅草屋,全部出自他師父手筆。
雖然少年喊得很大聲,但草屋里并沒有任何動靜。
對這種情況,少年早已習以為常。
師父一向如此,這些年對他也是不冷不熱。
至于原因,他也十分清楚。
少年從沒埋怨過師父,畢竟他的命都是師父給的。
少年可不是出生在蒼南道。
也不在西南三國境內(nèi),而是距離這里很遙遠的一個地方。
那里是真正的亂地,正值仙門大戰(zhàn)。
如果只是仙門間大戰(zhàn),至少還不會禍及凡人世界。
可到了后來,竟然連邪道、魔道也被牽扯進來。
于是仙門打仙門的,凡人開始打凡人的。
邪道與魔道則更甚,不但打仙門,最后連凡人世界也一起帶上。
于是整個世界變得民不聊生,遍地都是逃難的災民。
被師父撿到時,少年已經(jīng)是奄奄一息。
要不是師父,他在五年前就已經(jīng)死了,又豈能埋怨。
書友評價
我是一名宅男,閱盡網(wǎng)絡小說無數(shù),但最新的這部小說《邪道修士收留我,我當個大帝回報他》深入我心,多么希望這樣優(yōu)秀的作品能在熒屏上呈現(xiàn),分享給更多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