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長平》 章節(jié)介紹
作者百谷白的這部小說《公主長平》,是一部極具創(chuàng)新色彩的言情小說。作者走出以往言情小說的窠臼,用非同尋常的人物故事和精到的情節(jié)把握探索新出路。《公主長平》第5章簡介:用完飯,在幾個宮女的注目下,長平不得不去休息。她累極了,不僅身體累,心也累。.........
《公主長平》 第五章 夢回往昔 在線試讀
用完飯,在幾個宮女的注目下,長平不得不去休息。她累極了,不僅身體累,心也累??上氲饺缃颀R國的局勢,她就覺得睡不著。潛意識里總是清醒的,但是好歹躺在床上了也算是休息。
沒想到,之后倒也漸漸睡熟過去,沉入了夢鄉(xiāng)。
夢里,是長平十五歲那年,從邊關(guān)回京城。一路上她又悲又喜,悲的是父皇母后相繼離世,她這個女兒都不得見最后一面,也不能守在靈前盡一個女兒的孝心。
喜的是,她與京城闊別三年,終于能回家了,能見到皇兄了,父皇對母后情深不壽,后宮只有母后一個女人,孩子也只有一子一女。若是在普通人家也能占了個好字。
可放在皇家就單薄了些,朝臣沒少罵母后是妖后,蠱惑君心,動搖國本。
可從古至今,又多少帝王后宮三千,最后也沒養(yǎng)大幾個皇子。父皇雖然只有皇兄一個皇子,卻極出色,不僅文韜武略,連在朝堂上處理事情也極有口碑。
那些朝臣不忿的,只是自家的女兒沒辦法入宮,他們得不到榮寵罷了??善却蛑鵀閲鵀槊竦幕献?,也不嫌臊得慌。
父皇雖然不是胸懷大志的君王,卻也算得上明君,也極在意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稍诩{妃這件事情上,他卻強勢的選擇就堅持本心,護(hù)著皇后。
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被罵得多了,帝后也都不在意了,長平從小想著,她將來要招駙馬也要招個父皇那樣的。溫文爾雅,風(fēng)流俊逸。
可是她那時候完全沒有明白,母后愛的是父皇對她的專一和保護(hù)她時的強勢,并不是表面的風(fēng)流。
可惜,父皇天生有心弱之癥,盡管母后精心調(diào)養(yǎng),也才撐到四十出頭,那一年,她十二歲。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從邊關(guān)趕回來,后來形式所迫,皇兄干脆就讓她留在邊關(guān)。
母后是江湖中人,在朝中沒無根基,只是有一身出神入化的醫(yī)術(shù),可就是這樣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人,為了一個男人也甘愿做那籠中之鳥。
父皇走后,皇兄用鐵血手段才穩(wěn)住了朝廷,讓齊國沒有生亂。母后跟著操勞,人也漸漸消瘦??吹絻鹤幼龇€(wěn)了皇位,女兒在邊關(guān)也安康。她便沒了牽掛,在第二年病逝于宮中。
醫(yī)者不自醫(yī),她有那樣一生醫(yī)術(shù),為何偏偏不救自己?是救不了還是不想救?跟過她的宮人都說,皇后沒了皇上,活著便沒了意義。她分明是一心求死。
消息傳到邊關(guān)時,她坐在山上吹了半夜的冷風(fēng),山風(fēng)吹得她整張臉都麻木了,做不出一個表情。
她在想,母后真是瀟灑啊,瀟灑得有些殘忍,連她這個女兒都不管不顧的就走了。
她當(dāng)時是怨的,可這怨氣在見到皇兄之時都消散了。
她到京城那日,皇兄輕車簡從親自到城門口去接她。見到皇兄那一刻,她不顧身份的撲倒他懷里。
進(jìn)出城的百姓好奇的觀望,只以為是某個富貴人家的兄妹相見。只有鄭元知道,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的衣襟濕了一大片。
為了不出丑,他親自把長平抱上車,在城里兜了幾個圈子,又換乘了車,這才進(jìn)了宮。
阿婉去邊關(guān)的事,走得隱秘,回來的也隱秘,并沒有多少人知道。再則,大家也不會花心思去窺探一個不出色的公主。
回了宮,鄭元親自送長平到章臺宮,一番梳洗之后一同去了宗祠。長平對著先帝與太后的牌位哭的不能自已。
心里怨著,嘴上也不說,只是一個勁兒的哭。鄭元似乎看出她心中郁結(jié),輕聲與她解釋。
“父皇和母后走的時候,最放不下的就是你。長平,人世繁華羈絆良多,誰能一點都不留戀,父皇與母后并不是不想活得久一點,只是命運如此,她們也能力反抗。”
皇兄的話像一記悶錘重重的敲在長平心上。敲得她五臟六腑都移了位,生疼不止。
她哭的沒了意識,鄭元卻在她耳邊絮叨了許多。大概就是,太后走之前還在念叨,沒法看到她成婚生子,夫妻和睦。也沒法在她受了委屈的時候給她撐腰……
那天,長平在宗祠內(nèi),一直哭到無力。為了生老病死的無奈,為了母子分離的悲痛,也為了她誤會母后的愧疚!鄭元只是陪在她身邊,并未出言指責(zé)或勸說。
哭過那一次,長平又漸漸恢復(fù)了生機,逝者已矣,無力回天。她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活著,把父母的生命延續(xù)下去。
她找時間低調(diào)的去皇陵祭拜,回來之后關(guān)起門來過活,就好像宮里沒這個人。
其實那一日,鄭元還說了另一句話,只是她下意識的去忘記,可她的行為無不是表現(xiàn)著在意。若不是在意,又怎會刻意逃避。
鄭元說:“恐怕母后的心愿要一直落空了,長平你這樣優(yōu)秀,定然不會有被夫家欺負(fù)了回來求撐腰的那一日。”
“你去了邊關(guān)四年,也算沒有辜負(fù)母后她一片苦心,往后的齊國的江山有人守護(hù)了?!?/p>
說這話的時候,鄭元是平靜的,仿佛說的是別人的事,同他沒有半分關(guān)系。
長平卻不能不當(dāng)回事,那段時間她一直在翻母后留下的手札,希望從中找到治好皇兄心弱之癥的法子。
鄭元遺傳了先皇的心弱之癥,并且情況比之先皇更甚。雖然習(xí)武,卻也只是表面看著康健,只要心疾一發(fā),便是太后這個神醫(yī)也束手無策。
所以兩個孩子,先帝與太后都是一樣的教養(yǎng),就是為了防止有一天鄭元早早去了的時候,長平可以把齊國這個擔(dān)子挑起來。
可長平一直是抗拒的,她想要的只是像皇姑姑那樣做一個小女人,與丈夫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并不是江山朝堂。
再則,皇兄年紀(jì)輕輕,不能真的放棄了希望,天下之大,一定有人治得了他的心弱之癥。
他那樣優(yōu)秀,又那樣努力,將來若是治好了,定然是一個英明的君主,帶領(lǐng)齊國百姓走向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