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行道》 章節(jié)介紹
有些小說,經典在于它的深度;有些小說,經典在于它的廣度。而牙牙樂的這部小說《凡塵行道》,打破了壁壘,讓許多不曾接觸網絡小說的讀者開始慢慢喜歡,這就是它的豐碑。經典章節(jié)(第八章天道應然)內容介紹:蜀山并不是一片群山,也算不上不毛之地。事實上,.........
《凡塵行道》 第八章 天道應然 在線試讀
蜀山并不是一片群山,也算不上不毛之地。
事實上,因為真正的蜀山,當世已經鮮有人知。或許是只有其中數座主峰才冠有蜀山之名。
蜀山之名響徹之時,尚且在數千年前。其時,諸事不定,三界動蕩,一些修為卓絕的之輩,定西而立,斷拒群魔,無名無號,也無由來。
世人后來以其輩位居蜀中群山,命之為蜀山。千百年間,有人嘆蜀山之人世間無雙。
也有人認為蜀山不過是徒有其表,而蜀山也在世人的閑談雜語中黯然千年,隱隱淡出于世間。
蜀山立派數千年,楚煥少時曾游歷蜀中,也見過不少蜀山修士。
雖然也是才俊非常,但是若是說到天下名門或許還是欠缺些火候。
那時,楚煥自認天資無雙,也從未加入世俗門派。對于蜀山,其實了解也不多。
直到道尊殿上,見到昆侖夏侯明,才對昆侖有所正視,連帶著對于蜀山也是高看了幾分。
柳如媚帶著楚煥,雖然帶著一只白熊,但是它一路上卻是被楚煥牢牢按著,一路上倒是乖巧許多。
一路御劍疾行,風行云隱,不過六七日,隔著云端便看到遠處巨大的宮殿。
但是卻也見不到絲毫的群山的影子,這里卻是一處寬闊的平原。
“這便是蜀山?”
飛劍之上,這幾天,楚煥看著遠處的宮殿,在飛劍上幾天倒是適應許多。
大概也有柳如媚特意控法,抵御寒風,控制飛劍,也未曾顛簸的緣故吧。
“天真.............................”
柳如媚看著遠處的宮殿,眼底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
“那里是蜀山外門,雖然有蜀山執(zhí)事,但是大都是蜀山香客自發(fā)組建,千百年來蜀山從未開過山門,尋道之人來往蜀山,有的就住在蜀山之外,有的一輩子就這么蹉跎了。”
“前派掌教有感于這些人向道之心,命門下弟子開設外門。原本不過一間聞道殿,后來歷經千百年,逐漸形成這巨大的宮殿群落.........................”
“你也別以為我是騙了你,我是師傅昔年在世間游歷帶到蜀山的。蜀山并不開山門,門下除了長老和首席弟子,其他人是不能帶人進入蜀山的。”
“就算是要入內門,也要在外門修行至結丹境才能進入內門,蜀山千百年歷來如此?!?/p>
柳如媚也沒回頭,似乎是安慰似的,解釋了一番。
“結丹?”
楚煥心中暗念了一聲,右手卻暗暗緊握,心思也從遠處壯闊的宮殿之中折返回來。
“這身體還有機會嗎?”
..................................................................
“師弟是認真的?”
一個穿著道袍的小道士,手中拿著一小截白玉尺,看著面前的人。
朱門之內,殿中未立神位,單單只是中間畫有一尊周天陰陽的卷軸。
殿中放著一鼎小香爐。
凝神香,靜氣凝神卻也平息不了萬千思緒。
“...............................”
無言的沉默,柳如媚此刻,卻也一時無措。沒想到她所想的下下簽,還是出現了。
原本只是看這少年,家園被毀,無依無靠,只是想給他個歸處。
在這里,但凡這少年有那么一絲半點兒的修行根基,日后修行求道,蜀山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歸處。
但是若是極其不討好,他生就平常,那這蜀山之中,卻只能是他長久的囚籠了。
凡人在這修士修行之地,雖然說不上生死之憂,但也斷然沒有出頭之日了。
“...............................”
沉默的不僅是柳如媚,還有摸著那截白玉尺的楚煥。
這截白玉尺,不過是尋常的靈玉。
玉中通靈,也暗藏真元靈力。但凡有些許靈力之人,便能感應靈玉,生出異像。
但是,楚煥沒有。
雖然已經明白請神咒的反噬嚴重,但是眼下的情況,卻是楚煥萬萬未曾想到的。
在飛劍之上,楚煥為避柳如媚的耳目也沒有修行。
到了這知客殿,探查真元之時,楚煥才發(fā)現,身上不僅是真元無法運轉,而是真元盡失。
元體之內,經絡盡毀之余,連帶著丹田氣海也全部毀去。
“早該注意到了,自己的呼吸,還有耳力目力,確實是下降了,神氣雖然未曾渙散,但是也不如當初那般凝練.............................”
楚煥心中一暗,卻是暗暗接受了這無言之局。
“你還愿在蜀山嗎?小家伙............................”
似乎是猶豫良久,柳如媚終于還是開了口。
楚煥低頭不語,雙肩微動,隨即卻是抬頭沖著柳如媚露出一個微笑。
“那是自然,我只能走下去了。”
修行根基盡毀,現在的楚煥不是只能寄希望于這蜀山,當真是世間名門嗎?
“那..........................便煩你帶這小家伙下去了。”
柳如媚看了看楚煥,心中黯然,隨即卻是招呼小道士道。
生死于天,世人有蜉蝣之志,也有泰山崩離之象,世界百態(tài),現在我算是品出其中一味了。
一念閃過,柳如媚心中難免一沉。
那道士似是習以為常,牽著楚煥的手就要離開,卻被柳如媚喚住。
“對了.............................”
柳如媚翻手招出一個小錦囊,從里面翻找了幾下,拿出了兩塊指長的白玉,似乎是猶豫了一下,隨即卻是交給了那小道士。
“外門弟子不是三四人住一起嗎?他年紀尚小,你給他單獨置一間吧?!?/p>
那道士接過白玉,恭敬道。
“師叔盡管放心,晚輩明白。師叔可還有什么要交代的?”
“...................................”
柳如媚心中一動,隨即卻是拉著楚煥,在他耳邊說道。
“我與你的錦囊,你不要輕易顯露出來,這本是一件納物法器,你在外門諸事小心,免得惡人惦記..................”
“對了,我這兒有個以前尋得的兩相知,真是萬分緊急之時,你可以拿著這兩相知,搖幾下我便會前來助你?!?/p>
一語話落,柳如媚將一個小小的黃銅鈴鐺塞進楚煥手里,隨即招手讓小道士帶著楚煥去。
.....................................................
“果然是無主之人啊,這正陽峰也真是窮得不行了,才兩塊靈玉...........................”
行過拐角,繞過四五處長廊。
似乎是見身后沒人,那小道士卻是從袖兜里拿出那兩塊白玉,隨手掂了幾下,又放進袋里,一點沒有把楚煥當生人的意思。
“...............................”
此刻楚煥卻是乖巧的跟在小道士身后,不發(fā)一言。
雖然這小道士年紀或許不過長他三兩歲的模樣,眼下楚煥卻是沒有絲毫想為柳如媚出頭的意愿,只是手中到底還是暗暗握緊了那小小的黃銅鈴鐺。
弟子廂房。
小屋不大,一床,一桌,四條長凳,一盞油燈,壁上也無掛像,床邊也無蒲團,看來只是作普通迎客廂房的模樣。
楚煥待小道士走后,喚進白熊,關上門窗。
片刻之后,才發(fā)現這半日來的第一聲聲響。
卻是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