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6》 章節(jié)介紹
在都市題材的小說中,《重返1986》堪稱典范。這也是作者李想想良心打造的優(yōu)秀作品,不容錯過!《重返1986》第4章簡介:葦塘是個好地方,就在鎮(zhèn)子邊上。夏天這里有魚,有蝦,有蟹,還藏著野雞,野鴨和水鳥。秋冬時遍地的枯黃葦葉,又能摟回家燒火做飯.........
《重返1986》 第4章 在線試讀
葦塘是個好地方,就在鎮(zhèn)子邊上。
夏天這里有魚,有蝦,有蟹,還藏著野雞,野鴨和水鳥。
秋冬時遍地的枯黃葦葉,又能摟回家燒火做飯。
武江山記得,再過二十多年,葦塘就成了濕地保護區(qū),鎮(zhèn)里的百姓再不能隨便進去。
但現(xiàn)在,卻可以隨意進去捕魚抓鳥。
兩人沒什么專用工具,在仲大古家翻出幾根鐵絲,找了一大塊冷布縫了個深口袋,
口子拿鐵絲圈固定,又吊了三根繩在鐵絲圈上,提起來能保證口子平穩(wěn)才行,然后綁了個掛鉤。
仲大古家里窮的啥玩意沒有,就剩半袋子土豆了,倆人在鍋里呼熟了幾個土豆一人啃了一個當早飯,剩下的裝兜里,拎著口袋,拿了個水桶就出了門。
路上走到別人家院外,武江山偷著拔了根粗竹竿,這玩意一會兒有用,當釣竿使。
農(nóng)村孩子小時候都下河摸過魚撈過蝦,因此早就練就了一套捕魚的本事,
兩個人沒有自行車,提著東西走了快兩個小時才走到葦塘里邊,
武江山想著掙錢的事,也顧不得休息,趕緊找了個好位置把掛鉤綁在竹竿上,撿了片寬葉子拴繩上當魚漂,
仲大古拿了個土豆出來捏碎了扔進去,然后又撿了塊石頭放到布袋里面,好讓袋子沉下去,
下了布袋還得等一會兒才能抬,兩人也沒閑著,繼續(xù)往深處走,去尋摸野鴨蛋去了。
“江山,你賺了錢想買啥???這里的魚也不值錢,你想掙錢,還不如咱們?nèi)グ抢F渣了?!?/p>
武江山一早把他叫起來下葦塘,仲大古也沒一點埋怨,他以為武江山是想要買什么東西,
兩人之前也為了買吃的解饞去想法子掙過錢。
葦塘里的魚蝦,誰家想吃就自己來釣,所以沒什么人會愿意花錢買的。
撿鐵渣雖然一斤才幾分錢,但扒拉一天也能掙上幾毛。
“哎,那能來得及么?我需要好幾百塊?!蔽浣胶嫌嬛?,加上來回車費,有個五六百差不多就夠了,先去把爺?shù)纳眢w檢查了再說。
仲大古驚訝的張著嘴,好幾百?他想都不敢想。
“我爺身體不好,我想攢點錢帶他去省城大醫(yī)院看看。”
聽武江山這樣說,仲大古才明白:“江山,你真孝順,不過咱們靠賣魚啥時候能攢夠?”
“沒事,我有辦法,咱們先整點試試,不行再說?!?/p>
武江山昨晚想了一夜,他沒什么本事,吃喝玩樂倒是一流,
重生之前混了好些年,后面想著年齡大了,不能老游手好閑,就弄了個路邊攤大排檔,
起初只有一個小小攤位,兩三張小桌,就他自己忙,炒菜洗碗,收錢收拾桌子都是他自己干,
后面擴大了些,有二十幾張桌子,還弄了個店面,搞起了海鮮大排檔。
所以,他做菜的手藝不錯,只是起步太晚了,競爭激烈,很難更進一步。
在遍地都是小吃攤的未來他都能靠這點手藝掙錢,難道在這樣全民剛剛能吃飽飯,食物種類匱乏的86年就征服不了他們的味蕾嗎?
思來想去,狐山鎮(zhèn)這地方,也就葦塘里有點寶貝,還不用花錢,正好解決了他現(xiàn)在兜比臉干凈的窘迫。
來這里弄點小魚小蝦小貝殼,武江山覺得憑他的手藝,怎么做都能好吃,
在這個時代做小食攤相信沒人能比他強,唯一擔心的就是做街邊小吃沒人敢嘗試。
狐山鎮(zhèn)這種地方,改革開放后的飛速發(fā)展在這里仿佛被按下了慢速鍵,足足比大城市落后了至少十年。
如今省城應(yīng)該已經(jīng)有人開上私家小轎車了,但在狐山鎮(zhèn)這里,
自行車還是家里的貴重大件,只有那些在大廠里工作的工人,攢上幾個月工資才能買上一輛自行車,可有幾個又舍得呢?
像仲大古這樣,家里連個電燈泡都沒有的,在鎮(zhèn)子周邊的村子里也比比皆是。
個體戶這個詞,老百姓也只是通過家家戶戶掛在屋角的廣播小喇叭里聽說過,根本不清楚代表著啥。
真正開始了下海經(jīng)商熱潮的時期,是93年之后,大批工人下崗,連公務(wù)員都有不少下海經(jīng)商的。
但在此時的狐山鎮(zhèn),普通老百姓誰會想著去做個體戶呢?只有那些走投無路,吃不上飯的,二流子之類的人,才會去做。
拿著穩(wěn)定工資的人,覺得自己端的是國家的鐵飯碗,根本瞧不上擺小攤的。
周邊農(nóng)村的人,則根本都還沒有那種做買賣的意識,自己種點小菜養(yǎng)點雞鴨偷著進鎮(zhèn)里換點糧票布票對他們來說就到頭了。
畢竟,投機倒把這個詞,現(xiàn)在還沒有過時...
武江山敢做狐山鎮(zhèn)第一個擺路邊攤的人,就怕沒人敢第一個嘗他做的吃食。
不過行不行,總得試試,眼下光有食材還不行,想要東西好吃,少不了多放調(diào)料,
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覺得這些小魚小蝦不好吃,那是因為舍不得下重油重料,
就像什么田螺,小龍蝦,其實就是嗦個調(diào)料味兒...
他跟仲大古兩人兜比臉都干凈,所以,還得先把調(diào)料錢給掙出來。
葦塘里野鴨子野雞不少,沒有獵槍很難空手抓到,野鴨蛋也不是誰都能撿到的,得有竅門,
這點,仲大古是行家,他以前沒飯吃,沒少來葦塘里找吃的。
在壩上走兩趟,尋摸著蘆葦少的地方,仲大古就能找到藏在下面的窩。
兩人在這一片兒轉(zhuǎn)悠了一個多小時,撿了十幾個野鴨蛋就再找不著了,這就是換調(diào)料的錢。
那布袋子下了這么長時間也差不多了,該提起來了,
這是個需要技術(shù)的活,提布袋子不能太快,太快了冷布里兜的都是水,
容易把竹竿給壓斷了,提的太慢里面的魚蝦又容易受驚跑了,
所以,速度要均衡,還要穩(wěn),武江山把袖子擼起來,兩腳岔開站穩(wěn)了,托著竹竿開始慢慢往上抬,
冷布密實,水出的慢,所以往上抬的時候得費點力氣,
也就武江山人高馬大自己一個人就成了,換了仲大古那身板,都夠嗆能抬的動。
兩人屏氣凝神,一點點的把布袋子抬起來,等口子離了水面,就不怕里面的魚蝦跑了,
武江山動作稍稍快了點,往后退了幾步,仲大古已經(jīng)順著壩梗下去抓了嘩嘩往外流水的布口袋往上抬。
等口袋抬到了壩上,里面水已經(jīng)流出一大半了,剩下的武江山就倒進了水桶,
稀里嘩啦的,又是鯽魚又是草魚還有青蝦和泥鰍裝了小半桶。
仲大古看了看,皺著眉頭:“這也太小了?!?/p>
“沒事,換個地方再來一回,咱們弄一桶就回去?!?/p>
對武江山的話,仲大古從來都沒有異議,提著沉甸甸的水桶和一兜子野鴨蛋就去尋摸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