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漢的小農(nóng)妻》 章節(jié)介紹
《山里漢的小農(nóng)妻》的作者五女幺兒,在一氣呵成的痛快節(jié)奏中,越發(fā)使這部作品產(chǎn)生了無以倫比的魔力。它刺激了人們的感官,在閱讀上呈現(xiàn)出無窮的樂趣,促使這趟閱讀之旅,達到最高潮!(第六章調(diào)料)內(nèi)容介紹:第三條街叫做興華街,是縣城里最繁華的一條街道,.........
《山里漢的小農(nóng)妻》 第六章 調(diào)料 在線試讀
第三條街叫做興華街,是縣城里最繁華的一條街道,這條街既不像保安街那么高大上,也不想泗水街那般接地氣,是一條典型的城市街道。
街道兩旁都是商鋪,多為二層的小樓,什么鋪子都有:酒樓、布莊、醫(yī)館、銀樓、茶肆、當鋪、戲園子、賭場等等,甚至還有一家裝修華麗的妓院。
打聽明白后,沈若蘭當即決定,等到了縣城,就到興華街去試試運氣。
臨近晌午,馬車終于趕到了縣城,停在了泗水街的街頭上,趕車的回過頭,大聲吆喝說:“都該干嘛干嘛去吧,記住了,兩個時辰后在這集合,過午不候,回來晚了自己負責?!?/p>
話音一落,車上的人就開始紛紛下車,沈若蘭身子骨弱,怕意外受傷不敢跟人爭擠,等到大家都下去了,她才不緊不慢的下了車。
坐了一上午的馬車,腿和屁股都有點而麻了,下車后,她沒忙著走,先是站在路邊先活動了一下筋骨,活動時,恰好看到張二勇在車軸那邊解他的野羊呢,之前他在車上坐著時,沈若蘭只覺得他挺魁梧的,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這家伙長得可真高啊,足有一米八以上,身板兒還挺直溜的,這要是擱在現(xiàn)代,當個模特明星的絕對沒問題。
可惜他生不逢時,偏偏生在這個生產(chǎn)力低下的封建社會里,這里的百姓們連肚子都填不飽呢,誰又有閑心去關注和追捧一個男人的顏值呢?
無人欣賞,他也只能做個苦逼的獵戶了!
正嘆息著,張二勇忽然回國身來,兩人的眼睛不經(jīng)意的對在一起了。
沈若蘭想到人家還幫她付了三文錢的車費呢,不然她也沒法來這里,就扯開嘴角禮貌地對張二勇笑了笑,說:“張大哥,等回去的時候我就把那五文錢還你?!?/p>
張二勇本來已經(jīng)避開她的眼睛了,聽到她這么說,便又回看過來,道:“隨你吧。”
說完,他牽著羊走了。
臉上雖然淡淡的,但心里覺得老沈家的這個姑娘比他那個沒過門兒的未婚妻強得多,小姑娘雖然長的不咋地,但至少人家有教養(yǎng),懂感恩,性子看起來也開朗活潑。
不像那個嫌貧愛富的蠢女人,撒潑打滾兒、嫌貧愛富的,空有一副好皮囊,這樣的女人,打死他他都不娶。
……
興華街距泗水街不遠,繞過一座寺院和幾座民宅就到了,走路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到和泗水街相比,興華街可就氣派多了,平整光滑的青石板路,古韻十足的店鋪,熙熙攘攘得人群,看起來既繁華又熱鬧。
沈若蘭走在街上,一邊張望著一邊思考著賺錢的門路,此時已經(jīng)是晌午,正當飯口,街道兩旁的酒樓都飄出了誘人的香味兒,不斷地干擾著她的思路。
她摸了摸咕咕作響得肚皮,最后決定效仿穿越的前輩們,到酒樓去賣菜品,這樣的話既能到賺錢,又能順便填飽肚子。
不過,很多她熟知的小吃菜品都需要現(xiàn)代的調(diào)料烹制,想賣菜品,就必須了解這里有沒有她那些菜必須的調(diào)料品,若有,就一切都好辦了,若沒有,她就得重新尋找別的賺錢途徑。
為此,她特意去了一家門面挺氣派的調(diào)料鋪子,想考察一番。
這家調(diào)料鋪子應該是這條街上最大的一家調(diào)料店鋪了,里面寬敞明亮,裝修氣派,格局設計的跟藥店的格局差不多,都是迎著門口一個柜臺,柜臺里靠墻的地方立著一排頂?shù)脚镯數(shù)募茏?,架子被分成一個一個的格子,每個格子里都放了一個帶蓋的木盒,盒子里就裝著各種調(diào)料。
調(diào)料味重,帶蓋得盒子都掩不住,乍一進門,沈若蘭的鼻子就被各種調(diào)料的味道刺激得想打噴嚏。
這會兒,鋪子里只有一個顧客,是個穿著湖藍色綢緞直裰的中年男人,那男人看起來頗有點兒身份的樣子,連掌柜的屈尊都親自為他服務呢。
鋪子里還有兩個伙計,不過這倆伙計一個忙前忙后的拿調(diào)料給藍袍男人看,一個端著茶杯在一邊伺候著,根本沒人搭理她。
倒是掌柜的抬起眼皮撩了她一眼,看沈若蘭穿的破破爛爛的,人又黃又瘦,心里還以為她是叫花子呢,但因不能確定,所以沒直接趕人,只不語氣很不好的問了一句:“干什么的?”
沈若蘭當然知道掌柜的和倆伙計為啥這么對她,看衣敬人這種思想從古至今就一直存在,她是來辦正事兒的,犯不上跟這種嫌貧愛富得人置氣。
她走上前,拿出一個小紙包打開遞了過去,禮貌地問:“掌柜的,請問貴店有麻椒嗎?”
怕這里人對麻椒的叫法跟現(xiàn)代的叫法不一樣,她特意把空間里那盒水煮肉片里的麻椒挑出來幾粒,用油紙包了,遞給掌柜辨認。
掌柜的正忙著接待貴客呢,哪有空理會沈若蘭,只是出于好奇,他才瞄了沈若蘭手中的紙包一眼,就用鼻子‘嗤’了一聲,說:“這哪是什么調(diào)料?野草的草籽兒吧?!?/p>
不用問也知道,掌柜的這是不認得麻椒,連認都不認識,就更不可能有了。
這家調(diào)料鋪子是本縣調(diào)料鋪子中的大店了,要是連他們家都沒有,別的小鋪子就更不用說了。
看來,她賣水煮肉片和水煮魚的計劃泡湯了,因為水煮肉片和水煮魚里最關鍵的一味調(diào)料就是麻椒,沒有麻椒,水煮肉片和水煮魚跟燉的就沒啥區(qū)別,也就沒有市場價值了。
她沒有就掌柜的話來辯駁,既然沒有,就算掰扯明白了又有什么用呢?浪費口舌而已。
沈若蘭把麻椒包起來揣進懷里,又拿出一個紙包打了開來,遞到了掌柜的面前,說:“麻煩您再看看這個,這個您這兒有的賣嗎?”
這個紙包里包了七八粒孜然,是她在空間里存放著的那盒孜然雞胗里挑出來的,孜然看起來跟茴香字籽兒很像,只是茴香籽兒個頭略大些,是草綠色,孜然要比茴香籽兒個頭稍微小點兒,顏色發(fā)灰,像是風干了的茴香籽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