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逍遙金鱗 > 《逍遙金鱗》最新更新目錄第2章

《逍遙金鱗》最新更新目錄第2章

2023-10-06 11:16:05 作者:瀟淼
  • 逍遙金鱗 逍遙金鱗

    “金鱗獲罪降塵世;桃花紛擾困本性;待得奇方迷局明;普濟眾生歸仙境”醫(yī)藥公司一個普通的打工仔,無意間被金龍附體,更得到明代隱士的奇方,從此踏上了一條藥商之路,奇計制勝,敵手一個個望風披糜。從小小部門經(jīng)理,到分公司老總再到總公司董事長,到最后奇方破解,終成就一番事業(yè),開創(chuàng)最大的醫(yī)藥企業(yè)王國。美人在我懷中,敵手踏在腳下,唯我蕭遙獨尊商海。

    瀟淼 狀態(tài):已完結(jié) 類型:玄幻
    立即閱讀

《逍遙金鱗》 章節(jié)介紹

《逍遙金鱗》是一部玄幻類型的網(wǎng)絡(luò)小說,作者瀟淼文筆細膩,感情充沛,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生活質(zhì)感飽滿,語言流暢風趣。《逍遙金鱗》第2章內(nèi)容簡介:GSP檢查順利通過后,渝州批發(fā)公司質(zhì)管部支援的三位老師都撤走了。質(zhì)管部的工作也進入了正常軌道,按G.........

《逍遙金鱗》 第二章 偈語 在線試讀

GSP檢查順利通過后,渝州批發(fā)公司質(zhì)管部支援的三位老師都撤走了。質(zhì)管部的工作也進入了正常軌道,按GSP的要求負責起整個公司的質(zhì)量日常管理工作,由于GSP期間許多資料都是林香整理歸檔的,蕭遙給張總請示了一下,將她也留在了質(zhì)管部,這樣質(zhì)管部連蕭遙自己一共有了三個人,日常工作時,三個年輕人邊聊天邊工作,倒也輕松起來。

公司購銷存各環(huán)節(jié)里,來支援的人將公司人員帶熟練后,也逐步撤離。公司慢慢走上了正常軌道,銷量仍在每天創(chuàng)著新高,公司領(lǐng)導層成天都忙于應(yīng)付越來大的業(yè)務(wù)量和各環(huán)節(jié)人手嚴重不足的矛盾,幾乎每天都有新員工進公司。蕭遙他們也不得不隔段時間就組織新員工進行質(zhì)量管理方面的培訓和考核。

這一忙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蕭遙按張總的意思將GSP相關(guān)人員的獎勵申請交了上去,按張總的意思,得大易集團董事長簽字同意。蕭遙一聽心都涼了,沒過幾個月這獎勵是發(fā)不下來的。

蕭遙向張總請了幾天帶薪假,想回老家看看,張總體諒他們幾個月的辛苦,大筆一揮簽了字。

第二天,第二天一早,蕭遙給父母買了些補品,踏上了回老家的汽車。

蕭遙的老家在梓州一個鄉(xiāng)下小鎮(zhèn)金雀鎮(zhèn),離縣城還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倒不是有多遠,而主要是路況不好,汽車提不起速度。那里全是深丘陵地貌,雖不象山區(qū)那樣兩山夾一溝,但巨大的丘陵也是一個連一個,丘陵之間是河谷,一條條小河蜿蜒曲折地繞著一座座高大的丘陵,兩岸是沖積的平壩,一戶戶農(nóng)家就坐落在平壩到半山腰間。壩子上全部種的水稻和油菜,山上則是一片片隨山勢蜿蜒的梯田,種著玉米、紅薯、小麥等,再往高處山腰以上則是茂盛的樹林,近年來長江防護林工程的實施,山上的樹林越發(fā)茂盛起來,據(jù)說消失了若干年的兔子,獾等動物又多了起來,甚至有人稱見到過野豬。盛夏時節(jié),從車窗望去,滿眼的綠色,雖不是山清水秀,倒也顯得安寧靜謐。

金雀鎮(zhèn)就在其中一座高大的丘陵的半山腰,很小的鎮(zhèn)子,百來戶人家,順著公路兩旁修建,每逢趕集的日子,四里八方的鄉(xiāng)親就背著自家產(chǎn)出的雞蛋、蔬菜等沿街擺著賣,換些豬肉鹽茶之類,然后呼朋喚友趕回家里。近幾年,年青一些的全部都結(jié)伴到沿海打工去了,老家基本上都是些老弱病殘。所以小鎮(zhèn)上最熱鬧的要算郵局代辦點了,因為在那里能取到兒女打工寄回的工錢,也能約好時間守在公話旁和遠方的兒女通個電話。每天經(jīng)由小鎮(zhèn)往返縣城的也只有兩三趟班車,早上經(jīng)過小鎮(zhèn)進縣城,下午再從縣城經(jīng)小鎮(zhèn)到下一站。小鎮(zhèn)的人們就這樣年復一年地安閑地過著日子,外面的世界仿佛對他們來說遙遠得無需關(guān)注。

蕭遙家就在小鎮(zhèn)上,以前是在離小鎮(zhèn)幾里遠的河對面半山腰,兒女都出去工作了后,父母就搬到了鎮(zhèn)上,用母親做裁縫掙下的錢在鎮(zhèn)口修了一個門面寬的兩層小樓。在家門口下了車,蕭遙遠遠地看見母親正專心地縫著衣服,父親正在門口和鄰居聊天。

蕭遙叫了一聲爸媽,父親迎了上來,接過了他的東西。母親也抹著眼淚跟了上來,還一邊責怪他不該浪費錢買這些東西。

半年多沒見,母親的頭發(fā)也白了些,也顯老了些。蕭遙責怪她不該還繼續(xù)這么*勞,父母只是說反正閑著也沒事,還不習慣。一邊端出飯菜,生怕蕭遙餓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蕭遙醒了,舒服地睡了一個晚上,這會兒精神特別好。小鎮(zhèn)的居民除了學校和政府里上班的人,大多還是做著農(nóng)田。所以都養(yǎng)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小鎮(zhèn)上了沒有路燈。一到深夜,整個小鎮(zhèn)沒有一絲亮光,沒有一絲聲音。只有閑不住的青蛙,鳴叫著陪伴沉沉睡去的小鎮(zhèn),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睡得特別的香。

吃過早飯,蕭遙問了一下,父親說沒什么農(nóng)活,于是說一個人出去逛逛。父親在后面說水觀音里有個算命的,聽說很準,讓他去試試。蕭遙聽了也沒放在心上。

蕭遙信步向一里遠外的寺廟走去。那座寺廟就叫水觀音。修在一處奇妙的地方。本來方圓幾十里都是起伏的丘陵,但偏偏那座山從中裂開,只剩一半筆立地矗立著,另一半則塌了下去,形成一個寬百來米的谷地和緩坡。

老一輩的人都說那是以前一只金色的鳥從遠處飛來,在那座山上停息,后來飛走時,一腳就把山蹬塌了半邊,所以這個小鎮(zhèn)就叫金雀鎮(zhèn)。蕭遙自然是不信的,在他看來應(yīng)該是很久以前的地震之類把那座山震塌了一半,但卻解釋不了為什么獨獨那一座山塌了,而其他附近的山卻沒有一點經(jīng)歷大地震的痕跡。

老人們還說,金雀飛走后,沒塌的那半邊山的半山腰就流出了一股泉水,有得了瘟疫的百姓喝了竟然病就好了。于是人們在半山腰鑿了個洞窟,供奉觀世音菩薩,那股水正好從菩薩座前的一個小井眼里流出。無論春秋冬夏,水流也不多不少,就那樣汩汩地流著。再后來,人們依山建寺,從陡峭的山崖一直建到谷地里,在他們看來普灑甘霖救塵世的自然是千手千眼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了。所以命名水觀音。香火也慢慢鼎盛了起來,最鼎盛時據(jù)說該寺住持竟然能統(tǒng)領(lǐng)蜀北大小上百座寺院,與蓉都郊區(qū)的石經(jīng)古寺齊名。

古寺歷經(jīng)風雨,可惜的是,在那個造反有理的瘋狂時代,和尚尼姑被強迫還俗,輝煌的寺院也被付之一炬!小時候蕭遙去玩時還能看到谷地里雨水沖刷出的斷磚殘瓦。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于是又起了修廟建寺的念頭,鎮(zhèn)政府也從旅游角度考慮,樂得支持民眾意見,于是新的寺院一間間被修了起來,一眾善男信女也在幾個僧人的帶領(lǐng)下成天敲起了木魚擊起了罄。

蕭遙進入寺院,聽到隱隱的誦經(jīng)聲,心里也不由為之一靜,雜念盡去。

蕭遙沿階而上,經(jīng)過幾重院落,慢慢爬到最高處那個洞窟里,觀世音像已重塑金身,一手凈瓶,一手柳枝,仿佛正低眉注視著世間眾生。蕭遙記起老人們還說過,當年紅小兵們燒了寺院,還想進洞砸了觀音像,毀了泉井,誰知突然睛空霹靂,暴雨傾盆。有紅小兵發(fā)誓說他看見觀音菩薩雙目圓睜怒視著他,嚇得眾人作鳥獸散。這個洞窟才得以保留。

蕭遙從一邊拿起準備好的木瓢,舀了些許泉水喝了下去。清冽甘甜的感覺一直涼到心底。

蕭遙轉(zhuǎn)身下山,在一轉(zhuǎn)角處,果然看見一個攤子邊掛著一個白布幡,上書“鐵口神算”幾個大字,倒也鐵鉤銀劃,有幾分神韻。幾個善男信女,一臉虔誠,圍著一個白胡子老頭。

蕭遙來了興致,擠了過去,那老頭見蕭遙過來,雙目一睜,精光一閃即逝,蕭遙卻有一種自己被他看穿的感覺。蕭遙嚇了一跳,卻見他穿著一身破舊的道袍,不由失笑,“呵呵,和尚廟里哪里來的道士?”

那老道摸了摸雪白的長胡子,也不氣惱,望著蕭遙慢慢說道:“何處人境非仙境,遑論釋家與道家!”

蕭遙一楞,細細品味他的話,倒也對,修行之人,只要修心,無論在哪里都是福地洞天。

見蕭遙思索著點頭,老道問道:“小友可有興趣算上一命?”

蕭遙一想,試試也沒什么,于是點了點頭。報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老道閉起眼,雙手大拇指在其余四指上一陣風似的亂點,突然睜眼,精光大盛,仔細觀察起蕭遙的面相來。蕭遙幾乎不敢與他的雙眼對視。老道點點頭,取出一張黃紙,用毛筆在紙上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字跡倒與白幡上的一致。

蕭遙接過一看,是一首偈言,筆跡蒼勁,力透紙背:“金鱗獲罪降塵世桃花紛擾困本性待得奇方迷局明普濟眾生歸仙境”

沒頭沒腦的四句話,看得蕭遙摸不著頭腦,蕭遙問他是什么意思,老道卻閉目不答。半晌沉吟道:“小友不必多問,老道已泄天機!”,接過蕭遙手中的黃紙,折好,雙手捏著比了個奇怪的手勢,口中默念了幾句什么,額頭上竟然出現(xiàn)了汗水,老道擦擦汗,把黃紙又遞回給蕭遙,蕭遙試著打開,卻發(fā)現(xiàn)竟對折著粘到了一起。老道阻止了他的動作,說:“回去放在枕下,明晨自知!”說著不再理他,自顧著收拾攤子。

蕭遙搖搖頭,莫名其妙地拿著黃紙向山下走去。背后聽得老道說:“小友,老道再送你四句話:率性而為,乘勢而上,萬花叢中,本心不泯!小友好自為之罷!”,說完,丟下錯愕的蕭遙自行下山去了。

蕭遙楞了半晌,尋思著老道剛才寫的偈語和那四句話,半天不得其意。無意中見山下山門處老道正與支客僧人站在一起,兩人的對話隱約傳來。老道對知客僧人一禮道:“幾日多有叨擾,此間俗事已了,貧道就此別過!”,知客僧道:“莫非仙友已找到有緣人了?”老道笑而不答,目光不經(jīng)意地瞟了一眼蕭遙所在的地方,蕭遙只覺得隔了那么遠,自己仍感覺到老道眼里的精光。

眼見著老道順著小路走了,步子邁得并不快,可一眨眼的工夫,人已經(jīng)消失在了山道上。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