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 章節(jié)介紹
小說《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的作者眀智,是一名超群絕倫的當(dāng)代作家,眀智文筆揮灑自如,無以復(fù)加。《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3章內(nèi)容介紹:“原來主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論在意什么,它也是一塊破磚,主播這腦回路沒辦法解釋?。俊?........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 第3章 運氣逆天了 在線試讀
“原來主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論在意什么,它也是一塊破磚,主播這腦回路沒辦法解釋???”
“挺想替主播圓一下的,奈何本人沒怎么上過學(xué),請恕我詞窮……”
“好辦,如果是那胖子,他肯定會說:他山之玉可以攻石,這就是那塊‘石’……算了,我也編不下去了……”
“這還不如那支爛瓶膽呢……”
就知道會是這樣!
李定安嘆了口氣:“也恕我直言,貴居有沒有更為專業(yè),經(jīng)驗更為豐富的老師傅,能不能請他看一看?”
經(jīng)理也不生氣,就是有些牙疼:“有倒是有,但不論真假,收費都是一千起步……老板何必花那個冤枉錢?”
別說一千,就是一萬……嗯,卡上好像真沒有這么多?
但不管如何,今天必須要鑒定出個結(jié)果,因為這關(guān)乎以后能不能靠系統(tǒng)恰飯的問題。
“可以!”
“那你稍等!”
經(jīng)理有些無奈,起身離開。也就兩三分鐘,帶了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過來。
“幸會,鄙人姓關(guān),關(guān)德海,老板貴姓?”
“免貴姓李!”
老人打了聲招呼,坐到了沙發(fā)上,然后就像那位唐裝大哥附體,看看破磚,再看看李定安,再看看破磚,再看看李定安。
直播間里的網(wǎng)友又笑噴了……
來回端詳了足有一分鐘,李定安正要解釋,老人冷不丁的開口:“李老板的意思是,這石頭里包著東西?”
“老先生好眼力!”
“不是我眼力好,一塊水泥包著的石頭我能看出什么?只是第一次見花一千塊錢來鑒定一塊爛磚的,所以瞎猜!”
老人手一招,“拿箱子來!”
經(jīng)理低頭忍著笑,不大的功夫,抱來了一口工具箱。
老人一樣一樣的往外拿著東西,看到墊板、榔頭、鋼釬這幾樣時,李定安驚的心肝兒直顫。
但又不敢明說這是國寶,只好攔?。骸袄舷壬?,要不我自己來?”
老人頓了頓,把鋼釬遞給他:“也對!”
李定安沒接,在箱子里瞅了瞅,拿出了一把平口的鑿子,又抄起榔頭,然后對準(zhǔn)水泥與石磚的縫隙,輕輕一敲。
“嘩……”
水泥片爛成了好幾塊,露出了青灰色的石質(zhì),依舊斑斑點點。但依稀能看出,石頭上有刻字的痕跡。
“咦?”
經(jīng)理一臉驚奇,又聽“duang”的一聲,另一面的水泥也被李定安敲了下來。
背面也有字,但更為模糊。
“端盆水來!”
老人也來了興致,挑了一把毛刷,輕輕的刷了起來。
凹槽里的泥沙被一點一點的刷掉,又用水洗了兩遍,石塊上的字跡更加清淅。
“隸書?”
經(jīng)理低下頭,一個字一個字的辨認(rèn),“馬、思、思、之、艸……應(yīng)該是馬思思之墓吧,這是塊墓碑?但怎么是橫碑,還是左行,卻又是隸書?”
“確實有些怪!”
老人附合著,把石塊翻了過來,背面的字跡更為模糊,字也更少,只有四個。
如果橫著讀,是“革乃,命亡”,如果豎著讀,則是“革命,乃亡!”。
店員想了想:“看革命兩個字,應(yīng)該是民國的東西?!?/p>
“看著不像!”經(jīng)理拿出了手機,“我查一查!”
直播間里的網(wǎng)友沒閑著,也跟著查了起來。包括老先生也打開了手機,不過不是上網(wǎng),而是在翻一本有關(guān)墓志銘的圖冊。
但查了近十分鐘,誰都沒有查出個結(jié)果。
李定安覺得心好累:這樣查,就是查到明年也查不出個一二三。
不然早被人撿走了,還能留到現(xiàn)在?
還有那位店員,誰告訴你“革命”兩個字是民國才有的?
純屬誤導(dǎo)人!
他想了想,輕輕的敲了敲桌子,聲音低不可聞:“老先生,芣苢,漢廣!”
老人愣了愣,但隨即,就像是屁股上扎了針,“騰”的站起,把石塊抱了起來。
眼睛里冒出了光,先是看,后是摸,之后是敲……再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想的越多,老人的神情就越激動,花白的胡須止不住的亂顫,嗓子里像扯著風(fēng)箱。
沒人敢打擾,只是靜靜的等著。許久后,他才戀戀不舍的放下石磚:“李老板,這是不是……是不是最早的那一部?”
看來是真的了!
李定安心滿意足的點點頭:“對!”
老人閉上了眼睛,雙手卻止不住的顫:“國寶……這是國寶!”
……
李定安提醒老先生時的聲音很低,網(wǎng)友們沒聽到什么“芣苢”,但之后的“國寶”兩個字,卻聽的清清楚楚。
一剎那,直播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但隨即,就像炸了的魚塘,濺起漫天水花。
“一塊破磚,怎么就成國寶了?”
“網(wǎng)上翻遍了,就沒查到叫馬思思的名人?!?/p>
“劇本,肯定是劇本!”
“對,絕對是演的,不然主播怎么知道磚上有字?那玩意被水泥包的嚴(yán)嚴(yán)實實,除非他長了透視眼?!?/p>
“看著不太像演的,我查了一下,老殘居的名氣還是挺大的。那位老先生其實就是老板,姓關(guān),知名的字畫類鑒定專家,還上過京城臺的鑒寶節(jié)目?!?/p>
“真是國寶?那能值多少錢?”
“沒辦法估量,因為大多都禁止交易,比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所以,這樣的東西敢私下賣,足夠把縫紉機踩到冒煙?!?/p>
“想什么好事,還縫紉機?吃一斤花生米都不夠……”
剛說到這里,“唰”的一下,直播間突然就黑了屏。
“我靠,不會真的是國寶,還是禁止交易的那種,不然主播關(guān)什么攝像頭?”
“連聲音都關(guān)了,擺明是怕留下證據(jù)!”
“說不好,但狗主播肯定是有想法了!”
“那怎么辦,報警?”
“只是咱們在這里胡猜,報什么警?說不上就是劇本,演的……”
李定安要用手機查資料,所以暫時退出了直播間,還不知道竟有網(wǎng)友準(zhǔn)備打110。
他搜了搜,找出了幾張圖片:“老先生你看,這是現(xiàn)存于西京碑林的熹平石經(jīng):
石經(jīng)碑面無縱橫界格,一字隸書直下行文。每行字?jǐn)?shù)雖不盡相同,但每個字的大小、行與行、字與字之間一絲不差,和桌上這塊也一模一樣。
你再看這兩張,這是現(xiàn)存于國子監(jiān)的清十三經(jīng),據(jù)說多數(shù)都是按照古籍仿刻的熹平石經(jīng),雖是楷體,但字?jǐn)?shù)排序應(yīng)該是一樣的……”
經(jīng)理和店員彎下腰,看著手機里的圖片,大氣都不敢出。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不可求思……不可方思……言秣其馬……
前兩句出自詩經(jīng)中的《芣苢》,后三句出自《漢廣》,都是豎行。但如果當(dāng)成橫行,再從左往右看,最底下那一行字就是“馬思思之苢”。
前四個字的順序和石磚上的一模一樣,第五個字只剩了一個草字頭,明顯就是“苢”。
再看另一張:革而當(dāng),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
這句出自易經(jīng)中的《彖傳》,《革卦》,石磚背面能看清的就只有“乃亡”,“革命”。
看到這里,經(jīng)理頭皮都麻了:熹平石經(jīng)是中國第一塊碑經(jīng),不但是楷書鼻祖蔡邕手書并親自主持雕刻,只說史上第一部石刻的儒家典籍,就可謂是開歷史之先河,根本不能用錢衡量。
加上流落國外的,存世的攏共就沒有幾塊,所以是當(dāng)之無愧的國寶中的國寶。
但輕輕松松的,就被這年輕人給撿到了?
“之前上面包著水泥,老板怎么看出來的?”
李定安眼都不眨,張嘴就來:“以前去過西京,逛過碑林,所以有印象。早上看到這塊磚上的斷茬和西京的碑石很像,就買了下來……原本只是碰運氣,也確實沒想到……”
這……好像能解釋的通,但這運氣,逆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