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奸臣,他一心求死》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主角,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他們的感受。這正是小說《滿朝奸臣他一心求死》中的主角寧玦嘉靖。第10章主要內(nèi)容介紹:寧玦家的門板狠狠的撞在了孟沖的鼻子上。孟沖只感覺到鼻頭一酸,身子便本能的往后一退,而后眼.........
《滿朝奸臣,他一心求死》 第10章 諍臣??! 在線試讀
寧玦家的門板狠狠的撞在了孟沖的鼻子上。
孟沖只感覺到鼻頭一酸,身子便本能的往后一退,而后眼淚便從眼角溢了出來。
“你!寧玦!你敢撞我?!你知道老子是誰嗎?”
“你tm愛誰誰!”
說罷,寧玦便徹底不再做聲。
項上人頭?
寧玦巴不得今天晚上來兩個黑衣人直接把自己砍了。
開門就更不可能了。
寧玦搓著手一溜小跑著回到了臥房,便再次蒙上了被子。
隆冬臘月的大明還能有比炕頭更溫馨的地方?
躺在被子里的寧玦決意不再管門外那兩個鐵憨憨,但是就在寧玦閉上眼的那一刻,腦海里卻不由得浮現(xiàn)出了門口放著的那一株花。
“在大明竟然有人敢養(yǎng)毛地黃,真出了事怕是驗尸都驗不出?!?/p>
寧玦倒也懶得管這破事,畢竟那主仆二人看樣子歲數(shù)也不小了。
而后便試圖讓自己重新入睡。
只可惜吹過冷風(fēng)的寧玦早就已然睡意全無了,躺在床榻上打了幾個滾后,寧玦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自己發(fā)現(xiàn)了“二龍不相見”的秘密,但是壓根沒有人知道,自己豈不是白發(fā)現(xiàn)了?!
直接寫成奏本給嘉靖,嘉靖真把那幫人查抄了,自己豈不是更難死了!
發(fā)現(xiàn)bug的寧玦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
“不成,得想個辦法,最好是立竿見影的那種?!?/p>
朱載壡主仆二人呆呆的站在寧玦家門外。
孟沖打死也沒想到,自己兩人風(fēng)塵仆仆的在京師轉(zhuǎn)了一上午,最后竟然是這樣一個結(jié)果!
“公子……”
孟沖滿臉委屈的看向了朱載壡,朱載壡的臉色卻拉了下來。
“混賬東西!寧秉憲乃是諍臣,連陶神仙都不怕的人,你指望三言兩語便駭住寧秉憲嗎?。俊?/p>
“公子,小的該死,但小的也是氣不過,您是千金之體,這般折尊下問,他寧玦竟敢如此待您……”
不待孟沖說完,朱載壡便直接打斷道:“閉嘴!今日之事,便壞在你這張嘴上了,你難道還沒長記性嗎?!”
看著寧玦家緊閉的大門,朱載壡的雙眸中卻泛出了些許光彩。
“不問來路,不阿諛權(quán)勢,不置奴仆,有匡扶朝綱之志,好一個寧秉憲??!”
昨日朱載壡的時候,還好奇寧玦是不是真有宮人們傳言的那般剛正不阿。
而經(jīng)過今天的這一番經(jīng)歷也不難看出。
寧玦雖不及那些清流先生們滿口仁義道德。
但是這恰恰說明了寧玦就是這樣耿直的稟性,不是活在經(jīng)典里的神,是個活生生的人。
反而使得朱載壡對寧玦平添了幾分好感。
捂著鼻子站在側(cè)旁的孟沖見到朱載壡這么說,也便不敢再替自己開脫。
“公子,那咱們現(xiàn)在該干嘛去?。俊?/p>
“還能干嘛,回宮!”
朱載壡瞪了一眼孟沖,而后便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走去,臉上沒有半分氣餒,反而是愈發(fā)興奮了起來。
“漢昭烈三顧南陽方才請得武侯出山,我這才一請,不妨事。”
比起當(dāng)年的劉備,顯然朱載壡的心態(tài)要好得多。
畢竟劉玄德那會是惶惶若喪家之犬,而朱載壡則是天子欽定的儲君,寧玦又本就是大明臣子,朱載壡壓根就不必?fù)?dān)心寧玦不買賬,反而是更側(cè)重于寧玦的品性,確定了寧玦的品性,朱載壡的目的也就達(dá)到了,自然沒有多少掃興。
像是寧玦這等樣人,不管生在什么時候,都是一把無堅不摧的神劍,惟有德者方可持之。
對于儲君來說,這樣的神劍,就像是一個誘人的副本,不論技術(shù)如何,自己終究還是想試一試的。
不過這并不代表大明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有了天壇的那道雷,寧玦可以呼呼大睡,清流可以蠢蠢欲動,但總有人是要被嚇得睡不著的。
要說現(xiàn)在最心驚膽戰(zhàn)的人,其實(shí)并不是陶仲文,更不可能是嘉靖。
而是嘉靖朝勛臣之魁首,成國公朱希忠。
陶仲文說了,自己遭雷劈那是因為“僭祀寰丘”這才招致上天動怒。
陶仲文才僭祀了幾次?
只有這一次。
朱希忠僭祀了幾次?
終朱希忠一生,前后六十八次代天子祭祀,其中寰丘祭天三十九次,方澤祭地二十九次。
陶仲文去寰丘,那就是個業(yè)余愛好,朱希忠干這事那可是跟當(dāng)差點(diǎn)卯一樣,真正的首席大祭司。
這要是僭祀一次一道雷,朱希忠非得劈熟了不可。
此時的朱希忠,正滿臉焦慮的站在大明門外打轉(zhuǎn)。
“我說成公啊,您能別轉(zhuǎn)了嗎。”
高忠掌印御馬監(jiān),與朱希忠一起在大明門旁的廠直房當(dāng)值。
自從今日點(diǎn)卯之后,焦慮的朱希忠就壓根沒停下來過。
“高公公,我那可都是奉天子詔書去祀的,不能吧?”朱希忠哭喪著臉看著高忠。
高忠一拍大腿道:“對啊,不能啊!那您還擔(dān)心個什么勁兒??!”
“可是陶神仙不也是君父讓去祀的嗎?”
“啊這……”
高忠總不能說嘉靖的詔書時靈時不靈,只能寬慰道:“成公,您這不是好好的嗎,還擔(dān)心個什么勁兒啊。”
朱希忠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一回事,若是來兩個韃子,我倒是不怵,我就是怕這事,損了陰德??!”
“成公!我輩既食君祿,身家性命,皆為君父所出,你連區(qū)區(qū)陰德都不舍得?”
“命都能豁出去,陰德我定然舍得啊!”說到這里,朱希忠的聲量也不由得小了幾分,低聲道:“舍得歸舍得,不代表我不怕啊……”
別人說這個話,高忠或許會嗤之以鼻。
但是朱希忠說這個話,高忠不得不信。
嘉靖十八年天子南巡,行宮大火,在寢宮被燒塌之前,朱希忠那可是第一個沖進(jìn)火場護(hù)送著嘉靖躲進(jìn)了另一處火場。
雖然沒有直接把嘉靖救出來,起碼朱希忠當(dāng)時是唯一在火場里護(hù)衛(wèi)在天子身邊的人,后面才有了陸炳救主的戲碼。
據(jù)史書記載,朱希忠當(dāng)時是面無懼色,數(shù)次以身護(hù)主,這才事后壓過英國公張家,成了京師勛貴葵首。
這樣一個漢子,對于活著的仇寇,當(dāng)然是不怕。
但是那種玄而又玄的鬼神之事,朱希忠可就受不了了。
原因無他,這玩意兒開掛,你有勁兒也弄不死他。
看著朱希忠這幅模樣,高忠有些無奈的說道:“要不……讓陶神仙給您望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