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xué)網(wǎng) >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大江大河 著)最新章節(jié)無需充值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大江大河 著)最新章節(jié)無需充值

2023-11-06 17:09:43 作者:大江大河
  •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五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氐酱竺鳟?dāng)縣令,宋隱就再也沒有缺過錢。每年給朝廷的奏折:官道年久失修,百姓餓死,流寇橫行......直到有一天,朱元璋來到了沛縣。這條官道,能并排跑下八輛馬車?縣衙的糧倉,稻米都堆得裝不下?縣令的馬車,比朕的御駕還要豪華?宋隱,大明第一貪官!休要狡辯,拉去午門砍頭!然而!馬皇后:重八,不行啊,宋隱讓地方上的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朱標(biāo)太子:父皇,我要拜宋隱為大明國師,你饒他一命吧!燕王朱棣:不如將宋隱發(fā)配到我燕王府?

    大江大河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章節(jié)介紹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是大江大河寫的一部小說,大江大河將小說中的人物宋隱朱元璋刻畫的入木三分,如躍紙上,令人感同身受?!洞竺鳎何迥旯房h令震驚朱屠夫》第1章簡介:“皇上,沛縣百姓苦啊......”“茅草屋被大風(fēng)吹破,一半的百姓露宿街頭.........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第1章 在線試讀

“皇上,沛縣百姓苦啊......”

“茅草屋被大風(fēng)吹破,一半的百姓露宿街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天只能喝一碗面糊糊充饑......”

“每當(dāng)微臣看到百姓的凄苦,便心如刀絞,痛的晚上睡不著覺!”

沛縣縣令宋隱,正在給大明皇帝朱元璋寫奏折。

“田地的貧瘠令人無法想象,農(nóng)戶辛苦勞作一整年,收獲的糧食竟然還沒有播下的種子多!”

“微臣不得不開倉放糧,可縣衙的糧倉里,也空蕩蕩的一顆谷子都沒有!”

在一旁的師爺揉揉眼睛,縣令大人簡直睜著眼說瞎話啊。

“大人,沛縣可是連續(xù)五年大豐收,今年的產(chǎn)量又創(chuàng)新高!”

“糧食堆不下,必須要去隔壁幾個縣剿匪,多抓些賊人回來建糧倉!”

“哦!”

宋隱將毛筆蘸蘸墨水,繼續(xù)寫道。

“縣里盜賊橫行,縣衙關(guān)滿了囚犯,仍舊不斷的有山賊,掠劫百姓,屢抓不止......”

隨即抬起頭問道。

“師爺,縣衙大牢里,現(xiàn)在還有多少犯人?”

“回大人,從您上任半年后,百姓豐衣足食,生活富足,沛縣再也沒出現(xiàn)過賊人,獄卒閑年年白拿俸祿,慚愧的想要辭職了?!?/p>

“附近的百姓,拖家?guī)Э?,懇求落戶在本縣,登記的人每天在衙門口排起長隊,光是上半年就增加了一萬戶!”

“好,爭取下半年再來一萬戶!”

宋隱大喜,繼續(xù)寫道。

“縣里官道年久失修,道路崎嶇不平......”

“稅賦嚴(yán)苛,人口逃亡嚴(yán)重......”

自從穿越到了大明初年,宋隱每個月都要給朝廷寫一封奏折,報告情況。

他本來高中畢業(yè),在廠里打螺絲,因為加班過度,眼睛一閉就變成了一個平凡無奇的古代縣令。

現(xiàn)在的皇帝,是殺官不眨眼的朱元璋。

做官難!

每個月寫的奏折,能不能順利送到朱元璋手里,宋隱不關(guān)心。

只要朝廷別有事沒事加稅,皇上別懷疑自己貪錢就成。

所以要哭窮??!

咱沛縣都窮成這樣了,就算想貪,也摳不出一文錢!

宋隱在奏折中,從各個方面,詳細(xì)的論證了沛縣的貧窮,這事兒他已經(jīng)干了五年,駕輕就熟。

“大人,您將沛縣治理的繁榮昌盛,卻不宣揚出去,朝廷如何會知道,您自己又如何升官發(fā)財呢?”

師爺為宋隱不平。

“升官有什么用,伸頭就是一刀!”

宋隱一副看傻子的神情。

他把沛縣搞的跟世外桃源一般,不就是為了躲避明朝初年的戰(zhàn)火,不卷入靖難之役。

安安穩(wěn)穩(wěn)的躲在偏僻的小地方當(dāng)霸王,多爽!

“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睜開眼看到十幾個美嬌娘?!?/p>

“有錢在哪都瀟灑,懂嗎?”

“大人高見!”

師爺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反正布政司都沒咱大人貪得銀子多!

晾干墨跡,封好奏折。

“送去驛館。”

宋隱打了個哈欠,奏折寫累了,要出去放松放松。

“再通知怡紅院,今晚我過去,花魁頭牌都給我留著。”

“大人,您每日左擁右抱,喝酒聽曲,實在有損聲譽......”

師爺苦口婆心。

宋隱拍案而起,“本大人辛辛苦苦搞建設(shè),為沛縣繁榮操碎了心,還不能享受一下?”

此時,通往沛縣的官道上。

一輛普通的馬車,緩緩前行。

上面不是別人,正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有皇后馬秀英。

跟隨在身旁的,還有長子朱標(biāo)和次子朱樉。

護(hù)衛(wèi)和車夫,則是神機營喬裝改扮的。

“老爺,離沛縣不到兩里地了?!?/p>

“要是沒記錯,這次應(yīng)該能找到真正的祖地?!?/p>

馬秀英語氣中帶著對祖先的崇敬。

因為微服出巡,所有人都改換了稱呼,朱元璋被稱為老爺,馬秀英自然而然是夫人。

“嗯,我小時候聽爹說過,就是沛縣!”

朱元璋點點頭。

祖地,還有祖墳,象征著一個家族的興衰。

對于新生的大明王朝,甚至可以說是龍氣所在!

這次朱元璋回鳳陽祭祖,然后悄悄帶著一家四口,尋找他們老朱家真正的祖地。

朱元璋的確是在鳳陽出生,但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從別的地方逃荒到鳳陽的。

好在朱元璋隱約記得父親曾經(jīng)提起過沛縣。

“沛縣是個好地方呀!”

“當(dāng)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在沛縣起兵,建立了大漢王朝!”

“咱確定祖地后,好好修繕一番,定能護(hù)佑大明王朝?!?/p>

大漢,一直是歷史上強盛王朝的代名詞,為人向往。

從現(xiàn)在華夏的百姓都自稱漢人,就能明白漢朝的影響力。

朱元璋露出一絲笑容。

他驅(qū)逐韃虜,一生致力于恢復(fù)華夏,自然希望大明能像漢朝一般,成為華夏衣冠的代名詞。

“爹,您快來看,這路和咱們走的不一樣!”

兩個兒子朱標(biāo)和朱樉,忽然驚呼出聲。

朱元璋不悅。

次子咋咋呼呼就算了,太子朱標(biāo)向來穩(wěn)重,也跟著一起毛躁了!

“什么路不一樣,官道有好有壞,大驚小怪......”

他的話音戛然而止。

眼前是沛縣的界碑。

“美麗沛縣歡迎您!”

兩丈高的界碑上,是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界碑這邊,破爛的官道,崎嶇不堪,兩輛馬車交錯都費勁。

界碑那邊,一條平坦筆直的大道,兩旁一棵棵聳立的青松,路面上并排走八兩馬車不成問題!

比皇城的路還寬敞,還整潔!

朱元璋驚了。

馬車行駛在上面,平穩(wěn)的沒有沒一點震動,舒服至極。

微風(fēng)吹來,兩旁的稻田泛起金黃色的波浪,稻香陣陣,每一株稻穗,都飽滿的下垂。

收割稻谷的農(nóng)戶,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坐在一架奇怪的農(nóng)具上,腳踩著踏板,一邊前進(jìn),一邊收谷子。

“這是什么路,那又是什么農(nóng)具?”

朱元璋一家四口,都伸出了腦袋,驚奇的看著一切。

“第一次來沛縣?”

旁邊,一個趕著毛驢拉車的老漢笑道。

“這路是縣令設(shè)計建造的,名叫馬路!”

“沛縣一共有四縱四橫,共八條這種大馬路,其他小馬路不計其數(shù)?!?/p>

“農(nóng)具叫做人力收割機,四個人一天能收割十畝稻田!”

“縣令還說了,以后造出機械收割機,一個人一天就能收一百畝!”

朱元璋倒吸一口涼氣,一天收一百畝!

那怕是仙家的法寶吧!

現(xiàn)在這個人力收割機,四個人一天收十畝谷子,也是聞所未聞的奇跡!

還有馬路......

看老漢臉上自豪和幸福的笑,不會騙人。

朱元璋也跟著露出笑容。

“你們的縣令,是個好官!”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