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明縣令到國之砥柱》 章節(jié)介紹
《從大明縣令到國之砥柱》是書迷爭相拜讀的一部網(wǎng)絡(luò)小說,作者牛角的二師兄,故事情節(jié)流暢、細(xì)節(jié)扎實、人物豐滿、基調(diào)向上,充滿催人奮進(jìn)的正能量?!稄拇竺骺h令到國之砥柱》第10章內(nèi)容概述:弘治天子看到這張三狗的動作,也就覺得頗有意思,沒有興趣為難他.........
《從大明縣令到國之砥柱》 第十章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在線試讀
弘治天子看到這張三狗的動作,也就覺得頗有意思,沒有興趣為難他,直接問道,“既然你知道我們是貴人,又知道我們是京城來?!?/p>
“那你該知道我們身后的權(quán)勢滔天,那你為什么還要收我們的入城費?你就不怕你們知縣怪罪你們嗎?”
此時,蕭敬死死盯著這張三狗,就連馬車?yán)锩鎻埢屎蟮亩湟藏Q起來了。
她也想聽一聽,看一看外面的人,是怎么對待他兩個兄長的面子的。
雖然她出嫁了,但兄妹情誼還是無法割舍的,要是她聽到外面的人,對她兩個哥哥毫不在意,那她心里也是得難受的,回去肯定得對這一個弘治天子抱怨抱怨,起碼得斷了那個趙遠(yuǎn)松的前程。
雖然張皇后不喜歡干政,但是兩個國舅的臉面都沒有了,那就不止是打兩個國舅的臉面,那也是在打她的臉面。。
有了這弘治天子的鼓勵,張三狗的膽子也大了一些。
雖然身體還是佝僂著,看著無比的怪異,但終究還是鼓起了勇氣來。
他看著弘治天子和周圍的人拱了拱手說道:“這幾位貴人,并不是小的不愿意給你免去進(jìn)城的銀子?!?/p>
“但是我們在城門這里收銀,面對著商隊,從來就沒有不收入城費的道理?!?/p>
“幾位貴人的身份已經(jīng)足夠高貴了,要是這銀子能免的話,你們肯定是能免的?!?/p>
這話一說出來,旁邊的蕭敬,還有馬車?yán)锩鎻埢屎竽樕系谋砬槎挤啪徚艘稽c。
這張三狗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從來就沒有人能夠在這城門口不繳納銀子進(jìn)城。
既然如此,那就是沒有對他們歧視的說法在。
只是他們也是非常好奇,這張三狗還有什么說法,非要收這個入城費不可。
弘治天子也很是好奇,為什么從來沒有人能不出錢就入城?
這南來北往那么多商旅,恐怕還有一些朝廷上的官員,跟這一個鹿邑縣里面也是有來往的,難道那些人都是交了入場費嗎?
只看這張三狗說道:“幾貴人,我們知縣老爺曾經(jīng)給我們講過一個道理?!?/p>
“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也就是說這千里的堤岸,可能就毀在一個蟻巢上面?!?/p>
弘治天子這些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已經(jīng)慢慢的體會到了張三狗想要說的,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事情。
果然就看這個張三狗說道:“我們家知縣老爺說了,這正常的銀子就得收?!?/p>
“要是今天來了一個貴人,這入城的銀子免了,或者這個人跟我們家知縣老爺有點親戚關(guān)系,這銀子就被我們知縣也給免了?!?/p>
“那明天又會有別的知縣老爺?shù)挠H戚過來,后天可能又會有縣城老爺?shù)牧硗庥H戚過來。”
“這一來二去的,這規(guī)矩就這樣沒了?!?/p>
“到時候有些人入城不用交錢了,有一些人入城還是要有銀子?!?/p>
“這個不交銀子的人,便會變得嬌縱,以為高人一等,要交銀子的人,就在心里會產(chǎn)生厭惡,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是我們老爺想要看到的。”
“所以他告訴我們,無論進(jìn)城的是什么人,都得收這個銀子,就算是他爹來了,那這銀子也是得收的?!?/p>
弘治天子這些人聽到了這里,看著這擺著怪異之事的張三狗,卻突然沉默了起來。
他們都沒想過,這個事情竟然是這樣的。
這張三狗雖然只是普通的捕快,但是從他嘴里面說出的話,就如平地驚雷。
旁邊的弘治天子也是感慨,“好一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樣的大道理,一個知縣懂得,天下那么多的官員卻不懂?!?/p>
“不止是官員,就連我也沒把這個道理給理清了。”
他笑著指著張三狗,說道:“你這個事情說的很對,你們知縣說的也很好?!?/p>
弘治天子轉(zhuǎn)過身來,看向旁邊的牟斌說:“交銀子,我們進(jìn)城?!?/p>
弘治天子轉(zhuǎn)身回到自己的馬車上,臉上依然保持著開心的表情。
張皇后也有些奇怪,問道:“怎么陛下聽說張三狗的話,卻如此高興?”
弘治天子心情很好,也愿意給張皇后解釋說道,這個趙遠(yuǎn)松很好,懂得什么事情應(yīng)該堅持,什么時候應(yīng)該變通,他起碼比那一個侍讀學(xué)士李元宗要強(qiáng)太多了。”
“朕一直想要為太子找一個合適的侍讀,以前朕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可是如今看來,朕已經(jīng)找到這個合適的人選了?!?/p>
“那一個趙遠(yuǎn)松治理一個縣知道變通,知道用天時地利人和,還知道什么事情應(yīng)該堅持,該講什么樣的規(guī)矩,這個是很難得的?!?/p>
張皇后這個時候也能夠理解了。
不過,弘治天子說的這個事情,剛好牽扯到了那一個李元宗。
那李元宗可把他們坑慘了,剛才他們還差點跟這個負(fù)責(zé)守城門的捕快發(fā)生了沖突。
剛才百姓們都是一片憤慨,若是剛才爆發(fā)了什么沖突,那可怎么了得。
那她和弘治天子,還有他們的兒子,都是這個沖突的受害者,亂民萬一傷害到他們又如何是好?
她心里早已對那個李元宗憤恨至極。
這個事情結(jié)束之后,她一定要勸弘治天子把那個李元宗給換掉的。
如今弘治天子對那個趙遠(yuǎn)松如此的看重,她倒是覺得剛好是個好機(jī)會,起碼這個趙遠(yuǎn)松比那個侍讀學(xué)士李元宗強(qiáng)多了。
而旁邊的朱厚照更是笑逐顏開。
別的不說,他就看中了那一個趙遠(yuǎn)松的斂財手段。
現(xiàn)在看來,那趙遠(yuǎn)松收的銀子。是投入到這個道路的修繕,還有剿匪當(dāng)中去。
萬一那個銀子不用投到修路上面了,如此一來,趙遠(yuǎn)松斂財效率不就極妙?
到時候趙遠(yuǎn)松收歸到他的麾下,為他做事,他的東宮就再也不怕沒有銀子了。
他還聽說這個趙遠(yuǎn)松喜歡親自上山剿匪,這就更對了他的心意了。
他就不喜歡那些文縐縐的官員,他喜歡這一種真的敢上場敢打敢殺的。
他一直想當(dāng)個大將軍,如今可算是有了同道之人了。
朱厚照的眼睛咕嚕嚕的一轉(zhuǎn),得想個辦法讓趙遠(yuǎn)松去剿匪的時候順便帶上他。
想了此處,這朱厚照不由得垂足頓胸,可惜的是他來得太晚了。
看這情況,好像這個縣里面的山匪水寇,已經(jīng)全部都被趙遠(yuǎn)松給剿沒有了。
他要是來的早一點,必然能夠跟這趙遠(yuǎn)松去好好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