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家虎子,關羽不丟荊州》 章節(jié)介紹
末日星耀編著的小說《我關家虎子關羽不丟荊州》,題材為歷史類型,小說故事情節(jié)緊湊、內(nèi)容精彩,生活氣息濃郁,人物性格鮮明,有血有肉?!段谊P家虎子關羽不丟荊州》第10章內(nèi)容介紹:呃…合肥十萬送人頭?這兩句一出。滿座嘩然!倒不是這詩詞作的不好,不押.........
《我關家虎子,關羽不丟荊州》 第10章 在線試讀
呃…合肥十萬送人頭?
這兩句一出。
滿座嘩然!
倒不是這詩詞作的不好,不押韻。
實乃…四公子關麟的預判太過大膽、太過匪夷所思。
關興也怔了一下,還是繼續(xù)念道。
“少年志大雄心狂,十萬大軍壓曹疆。
張遼神勇無敵藏,落花流水吳軍殤。
自古兵家莫測亡,統(tǒng)帥三軍智勇匡。
政治鐵腕馭兵將,丟盔卸甲狼狽惶!”
“……”
聽到這兒,就連關羽的面頰上都不由得露出驚愕狀,特別是‘少年志大雄心狂,十萬大軍壓曹疆’、‘政治鐵腕馭兵將,丟盔卸甲狼狽惶’…
關羽的眼眸緊緊的凝起,心里嘀咕著,在“云旗”的眼里,孫仲謀就這么不堪么?
關羽本是挺傲的,從不把江東鼠輩放在眼里。
可突然,有那么一瞬間,他覺得關麟比他還要傲,關麟是不僅不把“碧眼兒”放在眼里,字里行間更是飽含嘲弄之意。
就好像這“碧眼兒”的存在,天生就是用來被嘲諷、被戲謔的!
這是好大的口氣?。?/p>
而此時,關興吟出了最后兩句。
“八百虎賁踏江去,十萬吳軍喪膽還。
孫十萬統(tǒng)兵翻車,張八百小兒止啼!”
兩個十萬!兩個八百!
統(tǒng)兵翻車!小兒止啼!
這是又一次強調…強調張遼的勇武與孫權的不堪么?
聽到這兒,整個正堂一片寂靜,所有人睜大了眼睛,嘩然一片…
就連關羽也是罕見的怔住了。
口中不自覺的喃喃吟道:“孫十萬統(tǒng)兵翻車,張八百小兒…小兒止啼?”
他猛地搖了下頭,丹鳳眼驟然瞪大。
他總算知道,為何關索不敢念了,為何關麟這小子要提前交卷了!
這小子不交卷,難道留在這里等著家法么?
“砰”的一聲,關羽一拳砸在桌案上。
“一派胡言!”
當然,關羽不得不承認,但從“詩歌、辭賦”的角度去看,中間幾句還作的挺好,押著韻腳。
比如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再比如‘八百虎賁踏江去,十萬吳軍喪膽還’,讀起來竟是朗朗上口…
甚至,一下子就被深深的記憶在腦中。
可這一切…
都是建立在一個“注定錯誤”大前提之上!
那就是孫權大敗,張遼大捷!
呵…
關羽突然覺得關麟這兒子“很傻很天真!”
孫權縱是再不堪,可呂蒙、陳武、甘寧、凌統(tǒng)、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蔣欽、賀齊…這么多江東勇將也不堪么?
就算這些人都不堪,可十萬兵打七千,絕對的兵力優(yōu)勢下,打的還是孤城一座,是孤立無援的合肥,再加上將帥不和。
用關麟昨日的話講——這仗,根本不用孫權統(tǒng)帥,就是栓條狗去指揮,也打贏了…
輸?
關羽實在想不通,這仗要怎么輸?
“呵呵…”
關羽心頭冷笑,感慨道:“這就是云旗口中‘學武救不了大漢’么?看來,他這文才也沒有強到哪去?”
關羽指著那竹簡,“一派荒誕之詞,安國(關興的字)…將你四弟這詞燒了!免得傳出去丟人現(xiàn)眼!”
“不可!”
哪曾想,就在這時,廖九公發(fā)話了。
他見關羽怒氣漸增,當即拱手道:“上將軍,不可…老夫出的這道題本就是預判合肥一戰(zhàn)的勝負、走勢,如今合肥一戰(zhàn)尚未開啟,孰勝孰敗也只是我等憑空推演,又豈能判斷對錯呢?”
說打這兒,廖九公頓了一下,再度開口。
“想當年上將軍與劉皇叔據(jù)曹軍于赤壁,曹軍號稱八十萬,孫劉聯(lián)軍合計不過五萬,不也是以寡敵眾,若是在赤壁戰(zhàn)前推演,又有幾人能推演出孫劉聯(lián)軍大勝呢?”
儼然…廖九公的話產(chǎn)生了一定的效果。
關羽那揚起的手緩緩收回。
廖九公曾是荊州時期諸葛亮的師傅之一,學識淵博,在關羽心中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當即,關羽頷首:“廖公所言極是,不過合肥局勢豈能與赤壁相比?也罷,且再等幾日,待得合肥局勢明朗,就知悉云旗這答案何等荒謬?”
就這樣,關麟一個“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的答案引發(fā)的爭執(zhí)算是結束。
不過,“文才”的考驗還沒有結束…
眾子女還需要回答另外一個問題。
——江東使者借“湘水為界”的盟約,向關羽討要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荊州當如何應對?
其實這個問題與合肥之戰(zhàn)一般,關羽在心中已經(jīng)有了答案,憑他的性子,這三郡是絕不會拱手送人的。
而子女中關平、關興、關銀屏回答的也均是這個意思。
荊州是父親與伯父浴血奮戰(zhàn)拼殺下來的,如今伯父剛剛入主巴蜀,立足未穩(wěn),荊州是“根”哪!
怎能把根給讓出去呢?
關羽微微點頭,對他們的回答表示贊許。
倒是關索,提出了不同的建議,“父帥,孩兒以為…正是因為伯父與諸葛軍師在巴蜀立足未穩(wěn),而曹軍主力又在漢中,所以…湘水劃界的約定當履行啊!”
關索正要繼續(xù)去深入的講,關羽卻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說。
他如何不知道,如今巴蜀局勢的微妙。
曹操占據(jù)漢中,那隨時都可能南下。
偏偏大哥劉備剛剛入主巴蜀,且是以一個并不光彩的方式謀得益州。
短時間內(nèi)民心未定、軍心未定。
當此時節(jié)下,荊州是根,不容有失,這種時候…哪怕放棄三郡,也不能與江東發(fā)生直接的沖突!
倘若西線戰(zhàn)場受到曹操的壓力,東邊戰(zhàn)場又遭受孫權的攻擊,那就真的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這點,關羽如何不懂?
可他的性子,他的驕傲,豈能讓他將三郡城池拱手讓給江東鼠輩?
打從心底里,關羽瞧不起曹魏,更瞧不起江東。
剛剛想到這里,突然…關羽生出一個想法,他想看看關麟這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畢竟上一個問題,他的答案就已經(jīng)語出驚人。
這一次呢?
不由得,關羽內(nèi)心中對關麟的答案產(chǎn)生了許多好奇。
當然,前車之鑒,這次關羽不敢讓人念他的答案了,別又語出驚人,什么“孫十萬”、“張八百”、“統(tǒng)兵翻車”、“小兒止啼”的…
關羽決定他親自先看一看,把把關。
他朝周倉使了個眼色,周倉會意,連忙去取來關麟桌案上的另一封竹簡,遞給關羽。
關羽則云淡風輕的徐徐展開。
可僅僅只掃了一眼,他的臉就綠了。
胸腔中的怒火一下子就徹底點燃,火焰“蹭蹭蹭”的往上竄…就要燒到心口了!
…
——“咳咳!”
關羽驟然的一聲咳嗽,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父親…”
“將軍?!?/p>
關平與周倉同時張口,作勢就要去攙扶關羽。
關羽抬手,示意他們無恙,旋即長長的呼出口氣,這才讓心情平靜了一分,他真的差的被氣到了。
他再度把目光望向那關麟的“答卷”上,不由得深深的凝著眉。
上一道題,無論正確與否,這逆子總歸還回答了。
可這一次,呵呵…
他關羽也只能剩下“呵呵”了。
因為,在“湘水為界”的問題上,關麟的回答竟只有一句話: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而這八個大字的下面,還有一列類似于小孩子“吐槽”的篆體小字。
——“湘水為界,父親不給,難道孫權就不能搶么?
——“三郡,狗都不讓,可有答題的這會兒,城早沒了!”
這…
這!
“胡攪蠻纏!信口雌黃!”關羽氣的忍不住低吟一句。
心里嘀咕著,是自己這些年征戰(zhàn)沙場,疏于了對這兒子的管教,關麟這已經(jīng)不是“長歪的趨勢了”,是已經(jīng)徹徹底底的長歪了!
狗都不讓?
誰是狗?
還有沒有點禮義廉恥、孝悌忠信了?
“父親息怒,四弟他年幼無知…”關平連忙張口。
從父親的表情中,他大抵能猜到,四弟必定又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又、又、又、又氣到父親了。
“年幼無知?”關羽冷冷的一擺手,“即將及冠,還年幼?輕佻無威儀罷了!”
——輕佻無威儀!
這個評價一出,關平、廖九公、周倉心里均是“咯噔”一響。
當年,漢靈帝評價長子劉辯時,便用“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這樣的語句。
從那時起,“輕佻無威儀”這個辭藻幾乎與“頑劣、逆子”劃上了等號。
如今,從關公口中吟出,可見他對關麟的失望。
而盛怒之下的關公,哪怕是不說話…
可整個正堂的氣氛像是一下子凝固了。
廖九公連忙引關平、關興、關銀屏、關索向關公行禮告退。
一干侍衛(wèi)也被周倉屏退,就連周倉也大氣不敢出一下。
當然,周倉也很好奇,到底四公子寫了些什么?能惹得關公這般震怒?
終于,良久之后…
關羽開口了,他轉過頭,冷凝的目光直射向周倉。
“下午考武的狼都準備好了么?”
此言一出,周倉心頭一顫…他張了張嘴巴,卻又閉上,一時間,竟不知該作何回答?
正所謂:
慈母手中劍,游子身上劈。
父見兒未涼,抽出七匹狼。
在關公看來。
關麟這逆子,如果只是用家法,就太便宜他了。
該讓他長長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