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氏宅斗手記》 章節(jié)介紹
當紅小說《慕氏宅斗手記》,其故事架構精巧富有張力,邏輯推演合乎情理,人物刻畫豐滿生動,語言風格老到成熟,堪稱佳作!《慕氏宅斗手記》第5章內容介紹:“退親?親家太太莫不是在開玩笑吧?”兩家親事定下來才不過十幾日,華家忽然就上門來說要退親,這實.........
《慕氏宅斗手記》 第5章 在線試讀
“退親?親家太太莫不是在開玩笑吧?”
兩家親事定下來才不過十幾日,華家忽然就上門來說要退親,這實在是讓人不明所以。
老太太坐在中間,看著華家夫人以及華家嫁出去的姑奶奶華氏,目光冷峻。
華家姑嫂今日是來退親的,出門時就料到一旦說明來意,慕家不會給她們好臉色。但想到幾日前剛從汴京傳回來的消息,她們就等不及,這慕家嫡長女,華家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娶進門的。
華夫人端了端氣勢,說:“這句親家太太我們可當不得!旁的話咱們也不多說了,大家也都是直率人,從前就算我們有眼無珠。眼下要緊的,是這退親一事,該是個什么章程,還望老太太心中有數(shù)?!?/p>
從前華家為了與慕家結親,但凡見了慕家老太太或者家里的夫人小姐,面上都是和顏悅色親切熱絡的。兩家定了親事的這些日子,華家上下更是歡天喜地,處處捧著慕家。
然而今日華家老夫人上門,神情話語之間無不倨傲冷淡,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老太太臉色鐵青,冷聲道:“當日是你們巴巴請了媒人上門提親,如今莫名其妙又來退親,莫不是當我慕家好欺負不成?我倒要問問,你們這到底是什么意思?!?/p>
“這話道應該我們來問問您了,兩家結親,本是喜事,慕家卻對我們刻意隱瞞,這又是什么意思?”
“刻意隱瞞?”老太太冷笑:“笑話,我慕家堂堂正正,有什么可隱瞞?”
伊人與玄黎之事,鬧得滿城皆知,她不信華家一無所知。
他們當日上門提親,本應心中有數(shù)才對,如今卻來退親,難不成還想賴他們一筆?
眼見兩人一言不和便要爭吵起來,華家姑太太白華氏拍了拍長嫂的膝蓋,安撫她不要鬧僵起來。
她自己嘆了嘆氣,對老太太說道:“慕家嫂嫂還請息怒,此時要說有錯,咱們兩家都有。說句不好聽的,這赟都城就這么點兒大,來來回回,也就是這么幾家人。咱們兩家鬧的不好看,外頭有的是人落井下石看笑話。然而兩姓姻親,不是小事,慕家也實在不該隱瞞。自然我家哥嫂也有過錯,他們光顧著心熱,卻沒打聽清楚,這才貿然上門提親。哎,都是孽緣,與其往后再生心結,還不如趁此機會早做了斷的好?!?/p>
老太太聽著聽著,終于覺得不太對頭了。
她沉聲問:“你說我慕家隱瞞,我慕家終究隱瞞了何事?別說我家伊人與玄氏大公子來往密切之事,伊人自小長在玄家,與玄家太太親生女兒也沒甚區(qū)別了,若早與玄公子有什么,也不必回赟都了?!?/p>
說玄家夫人待伊人似親女,這話可就是給臉上貼金了。然而就從前玄黎對伊人的態(tài)度,外頭都有耳聞,慕家這話道還是能說的出去的。
至于伊人愛慕玄黎一事,此時人盡皆知,慕家無需隱瞞,也隱瞞不了。
白華氏盯著老太太看了半晌,察覺對方神情真切,似乎當真不知汴京之事。
她想了想,輕聲道:“慕家嬸嬸當真不知,何太后已經放出話來,要讓慕姑娘生不如死?”
“什么?”老太太驚道:“這話怎么說來?”
看來不是慕家刻意隱瞞了,華氏姑嫂解氣之余,心中卻更堅定,兩家的親事必須解除。
不過慕家既然不是刻意隱瞞此事想要肯害華家,她們的態(tài)度也不必那般咄咄逼人了。
于是她道:“我們兩家,也是來往多年的,我家為何要與慕家結親,相比咱們心里都很清楚。咱們這樣的人家,作事不能光憑喜好,否則族中那么多人的命運就在旦夕之間了。所以兩家的親事,是不得不退了,此事我們羞愧,卻也請嫂嫂體諒一二。之前得到消息時,我們且以為是慕家有意隱瞞,我家大嫂一時心中氣憤,說話不太好聽,還請慕家嫂嫂不要計較。此時想來,慕姑娘剛從汴京回赟,這些日子也甚少出門,想必有些事,她也沒來得及告訴家里。但太后震怒不是小事,慕姑娘卻是不該隱瞞的。”
老太太心驚,伊人居然得罪了何太后,還被放出話來要狠狠懲治她,那可如何是好?
難怪回來這些日子,她總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什么人也不見,哪兒也不去,卻原來是心虛害怕,不敢見人。
呀!那可惡的死丫頭,這是要把慕家害死呀!
老太太心中已有怒意,但想到華家這般捧高踩低,也實在心意難平。
她呵呵冷笑一聲,道:“原來如此?。∪A家當日巴巴地跑了三趟,我慕家見你們心誠意切,這才忍痛確定將家中女孩嫁入你家。卻如今,不過聽到一些兒流言蜚語,便以為我慕家頃刻之間便要分崩離析了,于是迫不及待上門退親。這般見利忘義,聲色犬馬之人,我慕家的確高攀不得。然而退親一事且不可這般輕易說開,當初訂婚,有婚書告天地,有媒人牽紅線,如今既然要退,也當請媒人再坐中堂,為我們裁奪定斷以告天地。免得那日說出去,外面還道是我慕家言而無信,信口開河?!?/p>
見利忘義,聲色犬馬,言而無信,信口開河。
這一頂一頂?shù)拇竺弊訅合聛?,華家的名聲可就玩完了。
族中子弟這般汲汲營營,就是為了仕途順暢,若華家得了這么個名聲,那可怎么得了!
華夫人氣急不已,當場發(fā)怒。
卻被老太太叫來嬤嬤,硬生生將華氏姑嫂趕了出去。
兩人狼狽不堪,華夫人更是氣得跳腳,沒有了慕家人在,她只能對著小姑子生氣,道:“瞧她那張狂模樣,你還跟她低聲下氣,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看見沒,人家根本不領情?!?/p>
白華氏道:“這是也不能怪她,咱們家上門提了親,這才幾日,就又說要退親,換做任何人,心中也不痛快!如今只能求求任老太太,請她幫我們多說幾句好話?!?/p>
“早聽說那丫頭在汴京行事張狂,連邵陽公主的臉都敢打呢。從前有玄家護著,沒人能拿她怎么樣,如今沒有了玄家,何太后想要收拾她收拾慕家,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哎!都怪咱們沒想到這一點,差點毀了大孫前程。”
白華氏也很遺憾,華家上趕著與慕家結親,可不就是為了玄家么。之前還以為即便慕姑娘嫁入玄家不成,但她外祖父是玄大公子的恩師,她自己又是在玄家長大的,有這份情誼在,無論如何玄家也不會不顧及她。如今看來,卻是不盡如此了。
何太后既敢放出話來,顯然玄家已經放手不管她了,且玄家與汴京白氏已有婚約,白家那位,不曉得如何記恨慕伊人呢,若他家當真娶了慕伊人,不曉得要被怎樣為難。退親一事,當真勢在必行。
華家姑嫂懷揣著心事,回家復命去了。
慕伊人這里,卻是被老太太叫去問話。
“你在汴京時,可有與人產生齟齬?”
“邵陽公主與我不合?!?/p>
對所有人來說,她從汴京回來都才短短一個月不到。
而對伊人自己,汴京之事,卻已經相隔十四年,早就是前世舊事了。
所幸前世那些年,她在圖塔爾的馬棚里,在厄里木的棚坑里,遭受那么多磨難時,她總是會想汴京之事,靠著那些繁華舊夢才能支撐著活下去。因回想次數(shù)太多,許多記憶反而失真了,伊人不敢大言不慚,只好說一個最不會出錯的。
她與邵陽公主,在汴京時,的確水火不容。
邵陽公主是何太后的親女,是今上的長姐,她與邵陽不合,得罪何太后自然在所難免。
這件事慕家早就有所耳聞,但從前一直沒有放在心上。
一來邵陽公主再飛揚跋扈,很慕伊人之間也不過是女孩子自己爭吵打鬧,二來何太后從未出言干涉,他們便以為此事并不要緊。
卻忘了以前何太后不敢擅動,不過是礙于玄家臉面。如今伊人沒有了玄家撐腰,又從汴京回到了赟都,何太后自然再無顧忌。
老太太心中后悔,從前鞭長不及,沒有對孫女悉心教導,讓她養(yǎng)成這么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性。
可惜事已至此,再后悔于事無補。為今之計,只有早作打算,免得連累慕家。卻不知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
華家回去之后,左思右想,到底不想擔上落井下石之名??膳c慕家的婚事,又萬萬不能成真,這該如何是好呢?
華夫人與兒子商量之后,竟想出一個毒計,派人散播流言,道慕家女之所以回了赟都,是因為已經有孕在身。玄家突然舍慕家女另娶他人,其中緣由,恐怕正是在此。
華家只需對外說:既然慕家女已有身孕,那華家自然就不能奪他人子嗣了。
退親之舉,自然名正言順。
這樣既不會壞了自家名聲,又不會得罪玄家,更加讓何太后無處記恨,一箭三雕,明智之極。
不過兩日,慕家嫡女與人珠胎暗結之事,就傳得盡人皆知。
還有那好事之徒不嫌事大,竟然編起了打油詩,道:慕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一朝東風從窗至,珠胎暗結天下知。
慕家子弟在外行走,聽到有人傳自家姊妹閑話,一起之下,與人大打一架。
慕青則寡不敵眾,被打得頭破血流抬了回來。
老太太心疼不已,正欲上門講理,問了緣由,卻聽是為了伊人的名聲與人打起來。
又聽那小廝期期艾艾,把外面?zhèn)鞒拇蛴驮娔盍艘槐椋咸粋€不支,當場氣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