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運亨通》 章節(jié)介紹
蒼瀾執(zhí)筆的這部小說《官運亨通》,情節(jié)設定環(huán)環(huán)相扣,處處設伏,氣勢磅礴讓讀者為之驚嘆,值得一看。該小說第5章內(nèi)容介紹:為了迎接上級領導檢查,南漳縣招商局一改往日的散漫,大家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星期一的下午,一個戴眼鏡的高個子女孩來宣傳部報道。.........
《官運亨通》 第5章招商引資 在線試讀
為了迎接上級領導檢查,南漳縣招商局一改往日的散漫,大家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
星期一的下午,一個戴眼鏡的高個子女孩來宣傳部報道。劉麗萍給大家介紹:“這是劉旭陽,在傳媒大學讀大四,他在這里有三個月的實習。大家歡迎!”
“小楚,你好好帶他。”
“是,主任。”
“策劃案你多和小劉商議吧,年輕人思維開闊。”
“好的”。
劉旭陽走到楚耀嵐身邊,禮貌的鞠了一躬,叫了一聲“師父”。楚耀嵐笑笑,給她找了一個辦公桌坐下。
幾天后,省委領導如期而至。
近日,省局副局長段發(fā)林帶領考核科一行5人來南漳縣招商局,檢查了上半年招商引資工作。
段局長一行在支運德、劉麗萍等縣招商局干部的陪同下到中央廣場、國金中心、世紀薈萃廣場、陽光假日酒店、商貿(mào)廣場等7個項目現(xiàn)場實地檢查。
考查當天,下起了小雨,工地上一片泥濘。支運德拿過劉麗萍手中的雨傘遮在段局長頭上,并不時匯報工作:
“截止目前,南漳縣完成招商引資項目29個,其中新建項目17個,續(xù)建項目12個,億元以上項目7個,實現(xiàn)到位資金44.8億元,占年度任務的72.2%,省際到位資金26.5億元,占年度任務的61.6%,外資到位40萬人民幣,占年度任務的0.8%。實現(xiàn)了招商引資項目數(shù)量和質(zhì)量雙突破……”
“做的不錯!不過,項目數(shù)量和質(zhì)量雙突破,怎么個突破法?”支運德沒有思想準備,頓時卡殼了。
一旁的劉麗萍看形勢不對,趕緊回答到:
“段局長,南漳縣的項目都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很有特點:一是在土地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產(chǎn)業(yè)化項目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二是在商貿(mào)三產(chǎn)項目上,不僅引進了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在商貿(mào)三產(chǎn)項目招商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這也極大地提升了南漳的知名度。同時,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繼續(xù)突出重要產(chǎn)業(yè)招商,為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注入強大活力。
說完,劉麗萍子趕緊打電話給楚耀嵐,要他送來了招商項目的考察報道。
“嗯,看樣子你們做了不少功課,看來,我這趟不虛此行?!倍尉珠L說。
“你叫什么名字?”
“段局長,我叫劉麗萍,是南漳縣招商局宣傳部主任。您叫我小劉就可以了。”
“恩,不錯,工作干的很細致!”段局長夸道。
“你這個女娃,頭發(fā)都澆濕了。傘還是留著自己用吧,我這個老頭子用不著?!闭f完,段局長拿過支運德手中的雨傘,遞到劉麗萍手里。
劉麗萍瞬間漾起一股暖流,仿佛來自父親般的慈愛。自從父親出事后,劉麗萍再也沒有過這種感覺。
在寒風冷雨中折騰一天,檢查小組終于完勝了考核任務?;氐骄频辏н\德早已在陽光花園酒店定下了豪華包間。
第二天,劉麗萍因為昨天應酬的太晚,上午晚一點去辦公室。楚耀嵐正在和劉旭陽一起,手把手教他公文的格式和寫作技巧。
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聲響起。
“楚耀嵐,你是怎么工作的,不是要你們招商一有進展就及時跟我匯報嗎?”打電話的正是支運德。
楚耀嵐明白,支運德,指的是檢查當天給段局長送去的項目調(diào)研資料。因為這個資料,支運德在段局長那里丟了臉,卻讓劉麗萍出盡了風頭。但劉麗萍又是他看中的女人,支運德不好發(fā)作,只好把氣全撒在楚耀嵐身上。
“支局長,實在對不起,這個項目調(diào)研資料我本來就是準備呈給您審閱的,但我覺得還不夠完善,想再修改一下,昨天領導要的又急,所以……”
“少廢話!做錯了事情還狡辯!”
“是,局長,我一定注意,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
“劉主任來了要她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是,支局長。”
中午的時候,楚耀嵐把劉旭陽帶到一樓機關食堂吃飯。劉旭陽是實習生,沒有飯卡和補貼,楚耀嵐就用自己的卡幫劉旭陽刷了一個番茄炒雞蛋、一個鹵藕牛肉,一碗粉絲湯。
劉旭陽感激的說:“師父,你對我真好。”
楚耀嵐也笑笑說:“大家都是同事,別師父師父的叫了。食堂的菜還習慣吧?”
“習慣。對了師父,咱們局長,是不是有點那個?”
“哪個?”
“就是有點小肚雞腸,不夠敞亮?!?/p>
“別瞎說!”
“本來就是,昨天的事情我都聽說了!”
“好了這件事別多想了,領導批評肯定有原因的!”
“好吧,師父,我聽你的!對了,劉主任好像人不錯呢!”
“恩,她是個好人?!?/p>
吃完飯,楚耀嵐就帶著劉旭陽熟悉環(huán)境,領辦公用品。到底是年齡相仿,才幾天時間,兩人就混的爛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