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位極人臣 > 【推薦】小說《位極人臣》第9章精彩分享

【推薦】小說《位極人臣》第9章精彩分享

2024-06-25 14:53:20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 位極人臣 位極人臣

    穿越大明,成了楊憲。時值朱元璋北巡揚州。開局一只雞。為了避免最后落得被同時五馬分尸與凌遲處死的悲慘下場。楊憲看了一眼手中的報曉公雞,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其燉煮成一鍋美味的雞湯。朱元璋:如果說楊憲連夜來回一百多公里買回報曉公雞,表達的是他對治理揚州的決心。那么冒著忤逆圣意的風險,也要把公雞殺了,做雞湯給百姓們喝,就證明他有一顆真正愛民的心。

    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位極人臣》 章節(jié)介紹

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執(zhí)筆的這部小說《位極人臣》,情節(jié)設定環(huán)環(huán)相扣,處處設伏,氣勢磅礴讓讀者為之驚嘆,值得一看。該小說第9章內(nèi)容介紹:揚州府。楊憲看著眼前身著華服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一絲驚訝的神色?!霸趺?,楊卿見到我很驚訝?”年輕人開口笑道。“下官.........

《位極人臣》 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 在線試讀

揚州府。

楊憲看著眼前身著華服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一絲驚訝的神色。

“怎么,楊卿見到我很驚訝?”年輕人開口笑道。

“下官楊憲,拜見太子殿下!”

“楊卿無須多禮?!敝鞓诵σ饕鞯乜粗鴹顟棧?。“這才幾月時間不見,揚州城已經(jīng)大變樣子,楊卿你可是大功臣?!?/p>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太子朱標。

原本按照楊憲自己估算,朝廷真要派人來的話,應該也是要到秋收的時候。

這個時間節(jié)點過來,楊憲一下子反而猜不到對方用意。

朱標提議去揚州新設立的鹽場看一看。

楊憲自然從善如流。

一路上,二人有一茬沒一茬聊著,君臣和睦。

不得不說,朱標確實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讓人很難不心生親近。

而楊憲也通過聊天的一些細節(jié),推算出了朱標此行的目的。

好家伙,朱標竟然是來和他請教大明開中法的弊端。

僅僅只是通過自己奏折上寫的一些只言片語,便能夠看到這么遠,不愧是朱標。

對此楊憲并未保留,他本就是歷史網(wǎng)文愛好者,直接將后世網(wǎng)上看到的那一套說辭說了出來,言明各種利害。

朱標聽得很認真,時而皺眉,時而點頭,時而又是直接提出他自己的看法。

楊憲都一一作答。

“殿下,鹽場就在前面了?!睏顟楅_口道。

“好,就讓我看看楊卿親自經(jīng)營的鹽場。”朱標開口笑道。

反正此行的目標他已經(jīng)達到了,心情格外愉悅。

朱標已經(jīng)清楚看到了問題所在,只是開中法短時間內(nèi)不可能取消,邊地戰(zhàn)事緊張,缺糧問題一日不解決,開中法就一日不能取消。

可糧食問題總有解決的一天。

因此朱標對于揚州此行,已經(jīng)心滿意足。

只是等到他看到鹽場工作情況,還是大吃一驚。

朱標在看過楊憲的奏折后,花了不少的時間才終于搞清楚新的制鹽之法,楊憲在奏折中只是寫了原理方法,并未詳細到使用何種器具,很多東西都需要他們自己琢磨。這也是為什么朝堂,還未將這套新的制鹽之法,向全國推廣的原因之一。

在鹽場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器械設施后,朱標都會恍然大悟,在心中生出原來還能如此的想法。

對楊憲就更加佩服了。

此時正是忙碌的時候,鹽場里的鹽工們忙碌的不可開交。

朱標看了一會兒,忽然皺起了眉頭。

他總覺得事情好像哪里有些不對勁。

鹽場里的鹽工們雖多,但卻沒有絲毫雜亂。

有專門從鹽壁上敲鹽礦的,有專門將鹽礦敲碎的,有專門研磨的,還有專門溶解過濾......

他腦子忽然浮現(xiàn)出一個詞,流水!

對,整個制鹽過程就如流水一樣順暢,有條不紊。

朱標又是站在一旁了一會兒,明顯看出不凡之處,卻一時想不通其中訣竅。

“楊卿,我瞧著你這鹽場好像與別地鹽場有些不同啊?!敝鞓碎_口問道。

既然想不明白,干脆就不想了。

楊憲伸手抓起一小把精鹽放在手中,驗了一下品質(zhì)后,隨手將其拋了回去。

他伸手指著鹽場的鹽工說道:“要得到最后這雪白純凈的食鹽,需要采礦、敲碎、研磨、溶解、過濾、解析這幾個步驟,我把這些步驟全部劃分,每人只負責一個步驟,這樣非但能提升效率,還能提高質(zhì)量。”

看到朱標仍舊聽得一知半解。

楊憲當即拍了拍巴掌,示意鹽場內(nèi)的鹽工們?nèi)客O隆?/p>

沒有什么講授,比親自演示更加清楚了。

“小李,你帶5個年輕人,按照你們一開始的法子制鹽?!?/p>

“老孫,你同樣帶5個人,按照我教給你們的方法做事?!?/p>

楊憲分別朝其中兩個人喊了話,一個年輕人和一個上了年紀的大漢應了一聲,開始聽命行事。

“來人,豎一炷香!”

楊憲見眾人準備妥當后,讓人在一旁豎起了一炷點燃的香。

然后,比賽開始了。

鹽場內(nèi)兩組人開始忙碌起來。

朱標明白楊憲的用意,因此他看的格外認真。

在他看來,明顯是那個叫做小李的年輕人那隊看起來更有優(yōu)勢,因為這隊人無不是青壯勞動力。

反觀老孫頭那邊,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

也正如朱標所想,無論是敲鹽礦還是搬運研磨,明顯都是年輕人那隊更有優(yōu)勢。

但卻架不住老孫頭那隊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工作流程,一開始或許還不明顯,不過時間越久,流水線工作的優(yōu)勢便越明顯。

沒過多久,兩邊便是拉開了差距。

一炷香燃盡。

老孫頭這隊人制好的食鹽數(shù)量竟然是小李他們的五倍之多。

這么明顯的結(jié)果放在眼前,別說是朱標了,就算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怕是也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來如此。”

朱標眼中露出精光,驚奇道:“只不過簡單改變了一種生產(chǎn)模式,生產(chǎn)的速度竟然提升了足有五倍之多!”

如果將這種模式在全國鹽場推廣的話,那速度效率豈不是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朱標看著自己身旁的這個男人,忽然想起對方在奏折里寫的一句話,結(jié)合此時此刻看到的場景,不由得肅然起敬。

“微臣希望能夠看到一個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

當時正是因為看到這一句話,才會讓朱標無條件相信楊憲,愿意在奉天殿為他站出來。

一個能夠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個有著如此高遠志向的人,一個整顆心只裝著百姓的人,又怎么會為了所謂的虛名去平白糟蹋百姓的稻苗呢。

之前歷朝歷代,鹽對于百姓來說都是奢侈品。

并非說百姓買不起,買得起和日常用得起是兩個概念,對于百姓來說糧食永遠是第一位,活下來永遠是第一位,至于過得好不好那要往后稍稍。

而如果這種生產(chǎn)模式能夠得以推廣,再加上新的制鹽之法,那么整個大明產(chǎn)鹽的量將會提升數(shù)十倍之多。

楊憲奏折里的愿景,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實現(xiàn)。

眼前這個男人,不僅說到,而且做到。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