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諸葛亮,我助蜀漢一統(tǒng)三國》 章節(jié)介紹
《嫁給諸葛亮我助蜀漢一統(tǒng)三國》是胡說懟八道的一部優(yōu)秀巨作,該作品情感真摯、情節(jié)生動,既有扎實的現(xiàn)實情節(jié),又充滿浪漫的氣息,時刻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小說《嫁給諸葛亮我助蜀漢一統(tǒng)三國》第8章內(nèi)容概要:待得黃月英回家進(jìn)了書房,周揚(yáng)正和黃承彥匯報.........
《嫁給諸葛亮,我助蜀漢一統(tǒng)三國》 8那就限購吧 在線試讀
待得黃月英回家進(jìn)了書房,周揚(yáng)正和黃承彥匯報著事兒。
“家主,帶去的十張紙被蒯主簿發(fā)現(xiàn)了,蔡軍師便把他那兩張送給了州牧夫人,夫人又辦了賞花會……州牧還說,要到天子駕前給小娘子請功呢!如今,襄陽各家,好一些是直接跟在州牧的隊伍后頭來的。小人給龐家送完信,歇了一日,這才緊趕慢趕回來了?!?/p>
黃承彥點頭,“辛苦你了,不過……過兩天你還得辛苦一番?!?/p>
“但憑家主吩咐?!敝軗P(yáng)心里開心,雖說趕路辛苦,但黃承彥讓他做事,那是重視他。
聽了這些話,黃月英于是了然,估摸著過上兩天,來的人還會更多。倒是自己那便宜舅舅……后世評價不算好的蔡瑁,讓她挺驚訝的,幾句話,便讓自己那便宜姨母給她做了個廣告。
這些人啊,都賊精賊精的,史書上能留名的,真就沒個簡單的?。《蠛靡粫翰欧磻?yīng)過來,這不僅是劉表要給她請功,同樣也是劉表的政績。
內(nèi)心微嘆,她到底,還是得多適應(yīng)一下這群人,否則……要吃虧的,難怪劉表還運(yùn)了這么多糧食來呢,這些糧食,應(yīng)該就是謝禮,估摸著,其他幾戶人家送來的應(yīng)該也不止分子錢了。
“阿父,我回來了?!?/p>
“阿楚來了?”黃承彥臉上也多了些笑意,今天一天,他很忙,但也忙得開心。
“是?!?/p>
“作坊如何?”
“有李嬸和宋叔在,他們應(yīng)該很用心?!秉S月英笑笑,“周叔辛苦了。”
“小娘子客氣!”周揚(yáng)既不敢在黃承彥面前拿大,也不敢在自小聰慧如今才名遍布荊州的小娘子面前拿大。
“好了好了?!秉S承彥把閨女喊到跟前,“阿楚過來?!?/p>
“阿父,怎么了?”
只見黃承彥拿出一疊禮單,“這是你姨丈、舅舅、還有姐夫他們給你送的東西。”
黃月英隨后接過,先看的是劉表的,好家伙,三千石粟米,玉器十件,絲綢百匹……這么壕啊!
她就喜歡和這么壕的人當(dāng)親戚??!
再接著是蔡瑁的,襄陽的店鋪三間,玉器、絲綢若干,粟米千石。
而后是蒯家和龐家的,給的比蔡瑁的少些,但重在給了沔陽的田產(chǎn),兩家加起來有一千畝了。
還有陳氏、楊氏、習(xí)氏也各送了些,不過都不多。
“都是給我送的?”黃月英其實不太理解。
黃承彥見著閨女臉上的不解之色,便摸了摸閨女的腦袋,阿楚聰慧,可對男女之事并不在意,這幾家除了劉表,其他人什么意思,他難道不清楚?
他們家阿楚,十二歲了,是不小了,更別說,阿楚造紙的事兒,很快會傳遍天下。這幾家動了心思,也是正常,可惜……這事兒他最后也會聽他們家阿楚的意思。
“是啊,都是你的?!秉S承彥笑著,“都給阿楚當(dāng)嫁妝。”
黃月英無奈,“阿父,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這事兒我要自己做主?!?/p>
“當(dāng)然是阿楚做主?!秉S承彥自然應(yīng)下,這閨女,他疼到心尖上都來不及呢,再說了……這些天他和閨女也沒少討論,以后要做的事情,有點多。
“那就好?!秉S月英松口氣,“既然阿舅送了鋪子,那等周叔休息兩日,就帶人把楚紙鋪開吧,不過,若是襄陽的人知道有楚紙可買,定然會爭搶,以目前咱們作坊的產(chǎn)量,也不能完全鋪開?!?/p>
“是這樣,所以為父也沒有什么好法子。”黃承彥也是為難,襄陽世家不少,世家的底蘊(yùn)更是不少。如今朝廷早就已經(jīng)沒了樣子,劉表入荊州也沒動世家,所以……荊州的世家,只會是越來越有錢。
“那便限購,就每人限購五張中等楚紙或一張上等楚紙,每日就售賣五百張紙便可?!秉S月英直接拿了饑餓營銷的法子,“屆時便和買紙的人說,因著楚紙產(chǎn)量還未跟上,所以只能如此?!?/p>
一旁的黃承彥和周揚(yáng)聽的眼睛發(fā)亮,有道理啊!襄陽城里世家多,世家們家大業(yè)大,分支也多,誰家不得買點兒?那就限購。
黃承彥感嘆,“我們家阿楚,果真厲害。”
周揚(yáng)也點頭贊同,“可惜……”
是個女兒身。
但他很快一激靈,沒有把下半句說出來。
黃月英不解,“周叔說什么?”
周揚(yáng)搖頭,隨后趕緊道,“可惜楚紙產(chǎn)量略有不足。”
黃月英點點頭,是啊,時間太緊了,原本計劃明年才會擴(kuò)建工坊的,沒成想不到半個月,老父親就把錢糧都給備好了,這早一天動工,就能有好一些家庭過個好年。
新產(chǎn)業(yè)也能對舊市場更早一些的發(fā)出沖擊。
她要做的,可不僅僅是造紙。
“如今作坊里的楚紙,周叔盡可帶上?!秉S月英想了想,開口,“阿舅送了三間鋪子,地址相鄰,另外兩間先別開,等來年我自有打算?!?/p>
造紙,當(dāng)然不可能只造紙,印刷得跟上,以這個時代知識的珍貴程度,書本一旦開賣,帶來的沖擊,那是顛覆性的。
“那新紙定價幾何?”周揚(yáng)點頭,而后問了個問題。
“中等楚紙這樣一大張五錢,上等楚紙十錢。”黃月英想了想,定下了價格。
一張大的楚紙,長四尺,寬三尺,約合后世92cm*69cm大小。
周揚(yáng)不解,“這般便宜嗎?”
黃承彥倒是笑了,“紙張本不是什么精貴的東西,便宜是應(yīng)該的。”
“阿父說得對,我們要讓所有人想用紙,并且,用得上紙?!?/p>
黃月英笑笑解釋,若是價格太高了,那就相當(dāng)于只對世家大族開放,雖說前期主力軍肯定是他們,但做事眼光要長遠(yuǎn),再說了,紙終歸是消耗品,便宜些,才能長遠(yuǎn)。
當(dāng)然,主要也是,新紙的成本并不高,等新工坊產(chǎn)能上來,完全就是賺的。
她呢,也沒指望過一個工坊就能供應(yīng)整個荊州的紙張,到時候再選幾個合適的地址,宋叔他們這群最早的工人也都足夠管理一個作坊了,就可以繼續(xù)開新的工坊。更別說,有些工序,她和老父親早就打算好了以水力替代,均攤到每一張紙的成本上,會更低。
“家主和小娘子高義?!敝軗P(yáng)自然不再說什么,他只是個家仆。
“好了,你也辛苦,先回去休息兩天吧?!?/p>
“諾?!?/p>
見著周揚(yáng)離去,黃月英才看向老父親,“阿父以為,印刷何時可以開始?”
“至少等楚紙產(chǎn)量跟上來吧?”黃承彥笑著,“不然楚紙都不夠賣的。不過,這兩日得再選一些信得過的人加入造紙工坊,提升產(chǎn)量,歲首之前,為父要襄陽紙貴!”
黃月英也點點頭,沒有意見,但是老父親這思維,其實很適合做生意??!而后想了想,也是,老父親畢竟快五十了,再加上閱歷多,什么事沒見過?
“屆時四書五經(jīng)為基礎(chǔ),再加為父、尚長兄、水鏡、宋儒他們的經(jīng)義注解,就能開個頭了,后續(xù)再慢慢增加便是?!睂τ跁膩碓?,黃承彥壓根不怕。他本就出自士族,四書五經(jīng)那是基礎(chǔ),重要的是各代儒者們對經(jīng)義的理解和注釋。
現(xiàn)在也是有這樣的書店,但這書吧,終究還是竹簡多,用蔡侯紙抄的呢,又質(zhì)量堪憂,如今有了新紙,還有阿楚說的印刷術(shù),若不能帶起風(fēng)潮,他也就枉活這么些年了。
“阿父說的是。”對于老父親的謀劃,她自然是贊同的。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更別說在如今這個時代,交通不發(fā)達(dá),信息不通暢,就是極大的掣肘,但幸好,她那便宜姨丈保了荊州未來十年的和平,她至少還有十年時間茍起來發(fā)展。
十二月二十,荊州的第一場雪落了,群山綿延,覆上了一層白衣。
隆中。
一青年著白色素麻衣,站于屋檐下,喟嘆一聲,這世道,終究是吃人的,父母早逝,叔父也去世了,長兄又在外游學(xué),他如今一十又七,也是時候承擔(dān)起養(yǎng)家的責(zé)任了。
“兄長!二姊來信!”遠(yuǎn)處,又一名約莫十一二歲的少年手中拿著一個竹筒,背后背著一個更長的竹筒,在雪中一步步的跑了過來。
青年聞聲,看向自家小弟,待得對方站定,從他手中接過竹筒,打開,里頭是他二姊的信,一是問了問家中用度,說讓人送了些東西過來;二是如今承彥公家的小女兒造了楚紙,比蔡侯紙好很多,龐家也參與了一份子,所以拿了些過來;三則是問他,是否有意娶妻,她好相看起來。
青年看著自家小弟背后的竹筒,“打開。”
“兄長,這里頭是楚紙!”小少年嘿嘿笑著,“我已經(jīng)打開看過了,當(dāng)真是潔白勝雪!就如同山上的雪一般,好看的緊,能不能……分我一張?”
青年失笑,看著長竹筒里的楚紙,倒出,攤開,平整細(xì)膩,柔韌潔白,二姊的那封信,也是用楚紙書寫,墨跡未有分散,看著倒是舒適,“先回屋?!?/p>
“兄長,我聽聞,這楚紙是承彥公家的小娘子所造,年歲不過十二,只比我大了一歲呢!”少年嘰嘰喳喳的道,“我還聽說,襄陽那邊已經(jīng)有鋪子開了,售賣楚紙,一張中等楚紙不過五錢,一張上等楚紙不過十錢,就是每個人只能買五張中等楚紙或一張上等楚紙,每日限售五百張?!?/p>
青年聽聞,略有些詫異,“價錢不貴,卻無法全力供應(yīng)?產(chǎn)量不足?”
“對對對,人們都是這么說的?!毙∩倌贲s緊點頭,“照我說,產(chǎn)量不足就加派人手嘛!這般賺錢的生意,就該多賺些?!?/p>
“阿均,錢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青年見著自家小弟,開口,“那你說,楚紙定價是否過低了。”
“對啊,既然這么多人想買,那她定價高些,不是能多賺許多錢?”少年想也不想的便回答。
青年嘆氣微微搖頭,承彥公家小娘子不過十二歲便能造楚紙,阿均十一,卻依舊是個頑童,看起來,還是課業(yè)太少了。
倒是承彥公家的小娘子,聽聞才學(xué)淵博,自小聰慧機(jī)敏,而今又造了楚紙,名聲一日勝過一日,也不知如此才女,是個什么模樣了,若有機(jī)會,倒是要會一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