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大唐》 章節(jié)介紹
男頻小說《傳送大唐》,其情節(jié)推進把控有度,而且作者余秦唐文筆細膩,體現了不凡的文學功底與造詣。?該小說第5章內容介紹:陳平安道:“不錯,千古一帝?!薄氨菹拢辛送炼购陀衩走@等高產的農作物,大唐人口將會再度提升,也不再忍受饑餓。糧食乃是百姓生.........
《傳送大唐》 第5章初生的大唐王朝 在線試讀
陳平安道:“不錯,千古一帝。”
“陛下,有了土豆和玉米這等高產的農作物,大唐人口將會再度提升,也不再忍受饑餓。糧食乃是百姓生存之本,也是國家安寧的保障,有了充足的糧食,矛盾也就會少很多,民富而國強,到時候,大唐將會更加興盛。”
“除此之外,還有教育、科技、民生、醫(yī)療、商業(yè)等制度的奠定,以及最關鍵的大唐國家制度建設?!?/p>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就算是三天三夜可能也講不完。
陳平安又不是專業(yè)導師,能夠把現代化各行各業(yè),甚至是行政制度講的非常透徹。
所以,陳平安高談闊論,李世民一頭霧水。
一個時辰過去了。
陳平安喝了三壺白開水,去了茅房兩次。
李世民自己動手揉了揉太陽穴,他覺得自己被陳平安這么一說,思緒完全混亂,收獲很多,卻又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整理,為自己所用。
“朕想靜靜?!?/p>
陳平安停止說教,抿了抿嘴,抱拳道:“喏。”
李世民未曾抬頭,直接揮揮手,吩咐道:“你這段時間便好生地在興慶宮種好土豆,然后把大唐之史冊寫出來,直接交給朕,朕想看看,還有……還有往后歷史,以及千年之后,你所在的王朝之制度、繁榮之象等?!?/p>
陳平安再度躬身道:“喏?!?/p>
李世民想要看一看大唐未來會如何走下去,也想要看一看唐朝之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最主要的還是想要看一看一千年后的中原又是何等之景象。
看完之后,或許也會有更大收獲。
等到陳平安離開大殿,又過去了半個時辰,快到晌午了。
李世民才抬起頭,深呼吸一口氣,叫道:“來人,傳高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程知節(jié)、尉遲敬德等前來覲見!”
……
陳平安離開大殿,早上那位中年宦官就恭敬地迎了上來,小心翼翼地抱拳躬身道:“先生,奴名郭安,城郭的郭,安寧的安,以后若有什么事情,先生盡管吩咐,奴能做的,會立即去安排,也會立即上稟圣人定論?!?/p>
陳平安點了點頭,又想起來什么,問道:“怎么不見昨晚那位老……宦官?”
他本要問昨晚的那位老太監(jiān),又想起來,唐朝時期沒有‘太監(jiān)’這一說法。
郭安微微躬身跟著,一邊走,一邊回道:“張大力士去守皇陵了。”
陳平安“哦”了一聲,若有所思。
回到興慶宮,這邊又多了好幾名護衛(wèi),穿著戰(zhàn)袍盔甲,一個一個神色莊嚴肅穆、身姿挺拔,看起來就不是普通兵卒。
陳平安對此表示理解,也沒有在意,讓郭安安排人搬來了大水缸,又讓他去弄來最肥沃的土壤,填到水缸中,還去茅房那邊挑來夜香,六個紅皮大土豆已經切好,在他的講解下,讓郭安埋在漚了肥的水缸中,最后澆了點水。
土豆已經種下,靜待出芽。
做完這些,又把玉米棒拿出來,放在向陽的地方晾曬,這是超市買的玉米,也不知道是不是從凍庫中拿出來的,更不知道以后種下去會不會發(fā)芽。
只能說,事在人為,先晾曬著,防止變壞發(fā)霉,等到三月初春之后,再剝下來,一顆一顆種下去,最后和土豆一樣,靜待發(fā)芽。
做好了這些,陳平安拍了拍手中的灰,然后背著手,看著水缸和簸箕。
看了一會兒,才回到二樓,繼續(xù)書寫唐朝歷史。
……
“陛下,此消息可當真?!”長孫無忌直接站出來,急切地問道。
李世民嚴肅地點了點頭。
然后抬眼看向了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神色之中稍顯復雜,把兩人都看得微微一愣。
尉遲敬德見此,也連忙站出來,抱拳道:“陛下,臣愿領兵前往冀州,把羅藝此賊抓來問罪!”
羅藝在投靠了李唐之后,就被李淵賜姓“李”,可以說是國姓,還加封為燕郡王、開府儀同三司,可以說是非常大的恩典。
然而,羅藝武力很強,卻性桀狡黠,剛愎不仁義,投靠李唐之后,支持的是隱太子,和還是秦王的李世民關系并不怎么好,甚至是還有點兒仇怨。
誰能算到,最后是李世民登基為帝。
羅藝剛愎自用,開始害怕李世民事后清算,找他麻煩。
歷史上,羅藝暗自招兵買馬,最后于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假稱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勢占據了豳州。
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七日,羅藝謀反的消息,怕是不久之后就會傳來京師長安。
不過,經過陳平安的提醒,李世民算是提前幾天知道消息,可以早做部署。
李世民本想要換個人去平叛,可又一想,自己身邊還能派出去的人,并且聲望比較高,可以鎮(zhèn)住羅藝,讓羅藝的部下們反戈一擊、棄暗投明者,也就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
在這件事情,沒有必要做什么嘗試。
當機立斷,直接對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說道:“輔機、敬德,你二人立即帶兵前往冀州,告訴羅藝,他謀反的消息,早就被部下們傳來京師。他此舉乃是逆天而行、失了人心,若識相,便自縛前來京師。朕看在往日之功,饒他不死?!?/p>
吩咐完,李世民又解釋道:“羅藝部下已經有不少人不滿他在天下太平之時,以一己之私,謀反求榮。朕能得到消息,也是羅藝的部下聯名上書,秘密送來京師,你們可聯絡他們,兵不血刃,快速平叛?!?/p>
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聽完,立即抱拳躬身道:“喏。”
等到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兩人帶著李世民的書信、虎符前往北衙率兵,離開大殿之后,李世民又看向了高士廉、房玄齡、杜如晦三人,悠悠地問道:“諸卿,爾等可信這世上有仙人嗎?”
高士廉三人愣了一下,杜如晦是第一個反應過來,并且站出來,大聲道:“陛下,始皇帝五次東巡,且讓徐福出海尋仙山、仙人,未果,死于道上,以至于讓奸臣趙高、李斯得以掌權,秦爺因此二世而亡……?!?/p>
杜如晦從秦始皇說起,各種典故是信口拈來,更頭頭是道,總之,三個字,臣不信。
不僅僅是不信,還要勸說李世民也別相信,子不語怪力亂神,不能因為虛無縹緲的仙人,而庸政懶政。
杜如晦剛說完,房玄齡就站出來,躬身道:“臣附議!”
高士廉瞄了眼李世民的神色,見他并沒有陰沉著臉,也沒有很不高興的樣子,便也站出來,躬身道:“臣附議!”
李世民起身,笑著上前,一一攙扶起高士廉三人,說道:“好,都起來吧,朕也就隨口問問,真要是有什么仙人,以秦皇漢武之功,定然是能見得。朕就算是想,那也應該建盛世大唐,功比秦皇漢武,才能有尋得仙人之機吧?!?/p>
聽了李世民這話,高士廉三人暗自松了一口氣,又更為恭敬,我們沒跟錯人。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