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終結(jié)者》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一杯咖啡,仔細品嘗則回味無窮。這部小說名叫《大清終結(jié)者》,是當前炙手可熱的一部佳作。《大清終結(jié)者》第8章主要內(nèi)容:燕山,一處河谷內(nèi)。慘烈的廝殺持續(xù)了一柱香的時間,才算堪堪結(jié)束。周啟渾身浴血,人都殺麻了。身上的甲破了,到處是缺.........
《大清終結(jié)者》 第八章 是誰在造本汗的謠 在線試讀
燕山,一處河谷內(nèi)。
慘烈的廝殺持續(xù)了一柱香的時間,才算堪堪結(jié)束。
周啟渾身浴血,人都殺麻了。
身上的甲破了,到處是缺口。
韃子的包圍圈越來越小,他已經(jīng)不能像之前那樣隨意跑了,很多時候避不開,不得不和搜山的韃子軍拼命,這是一支三百多人的韃子軍,不是漢人軍,不是蒙人軍。
而是純種的韃子軍。
幾天下來,周啟擊敗小股的韃子漢軍,收攏了一百多漢軍。
利用皇太極逼的這些漢軍軍卒只能跟著他一條走到黑。
這次跟這伙韃子軍拼命是沒辦法。
他一個人想走就走,避開自然很容易。
可帶著一百多人就沒那么方便了。
實在避不開了,就只能拼命。
本來都做好了手下人拼光的準備,沒想到這伙韃子軍并沒想象中的那么善戰(zhàn),在傷亡超過五分之一后,這伙三百多人的韃子軍也崩潰了,有的投降有的逃跑。
比第一次遇到的那支幾十人的韃子軍差遠了。
周啟感慨,看來并不是所有韃子兵都有死戰(zhàn)之心。
問過皇太極后,才知道第一次遇到的那股韃子軍是皇太極的親兵。
這就說的通了。
雖然擊潰了韃子兵,但手下的傷亡同樣不小。
一百多人,戰(zhàn)后減員超過了一半。
剩下的也人人帶傷,沒有一個完好的。
這還是他沖鋒在前,不然一百多漢軍對三百多韃子軍,別說拼命了,這些俘虜?shù)氖窒屡率沁B廝殺的勇氣都沒有,而且傷亡人員里,直接陣亡的也高達一半。
可見韃子軍的戰(zhàn)斗力有多強。
這個陣亡率太高了。
周啟一邊讓人打掃戰(zhàn)場,清點戰(zhàn)利品。
一邊頭疼那些傷員咋整,輕傷的好辦,就沒計算傷亡。
重傷的就很麻煩了,有的被開膛破肚,有的則斷了腿。
直接拋棄不管,會影響士氣,也違背良心。
把傷員帶上吧,是嫌死的不夠快。
本來就在逃跑掙命,帶上這么多傷員還怎么跑?
當老大不容易。
太不容易。
要么輕裝上陣,失去一部分人心。
要么抓住人心,承擔巨大的風險。
到底改選哪條?
周啟頭疼無比,忽然發(fā)現(xiàn)做決定是如此的艱難。
最終,他還是決定帶上傷員。
雖然會拖慢轉(zhuǎn)移的速度,但為了人心不失,他覺的冒點險是值得的。
果然,當他宣布帶上傷員時。
所有人眼里都升出了光。
或許之前跟著他拼命是被逼無奈之舉,為了活命不得不拼命,而從現(xiàn)在開始,這些俘虜過來的手下卻多了幾分積極主動,就沖他肯帶上那些重傷的人員。
至少也是個值得追隨的對象。
皇太極則目光深沉,看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耐人尋味。
放棄那些傷員容易,帶上那些傷員卻需要巨大的勇氣。
而這種勇氣則是絕大多數(shù)人不具備的。
俘虜?shù)捻^子有二十幾個,剩下的都跑掉了。
周啟覺的,這些韃子俘虜也可以充分利用。
都殺了太可惜,這些韃子俘虜戰(zhàn)斗力要比漢軍軍卒強,有皇太極這個工具人,他不怕這些韃子不就犯,只要上了船,這些韃子俘虜就沒了回頭路。
得盡可能壯大己身,才有可能殺出去。
周啟果然將韃子俘虜押上來,將俘虜交投名狀。
語言不通不是問題,俘虜?shù)臐h軍中有不少精神女真語。
韃子俘虜們嚇尿了!
可在屠刀的逼迫下,最后還是交了投名狀。
周啟逾發(fā)覺的,皇太極這個工具人的價值無量。
實在太好用了,他都有點不想交給朝廷了。
莫名想起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挾皇太極以令建奴……
想太多了,還是先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吧!
皇太極不是漢獻帝,自己也不是曹操。
必須盡快轉(zhuǎn)進,三里外一支韃子軍已經(jīng)趕過來。
韃子的大部隊就在附近,必須要盡快離開。
周啟輕裝上陣,沒再背行囊,都分給手下背了。
抬著傷員,一百號多人速度離開河谷。
然而沒過多久,迎頭又碰到一支韃子蒙軍。
沒什么好說的,直接就開戰(zhàn),這支韃子蒙軍不數(shù)不多,也就七八十號人,周啟依舊沖鋒在前,帶著近百號俘虜手下殺潰韃子蒙軍,俘虜了二十多個蒙古兵。
同樣用屠刀逼迫交了投名狀,壯大了隊伍。
相比漢人和女真人,蒙人對交投名狀的抵觸情緒不大。
對皇太極的畏懼也沒有漢人和女真人強烈。
此后兩天,又經(jīng)歷大小數(shù)戰(zhàn)。
周啟收攏了兩百多手下,漢軍占一半,女真和蒙人占一半。
晚上躲在一處山谷里苦熬了一夜。
第三天轉(zhuǎn)進時,韃子軍明顯少了。
一天下來,只遇到了一撥韃子軍。
周啟也沒個人商量,這些俘虜?shù)氖窒氯际悄坎蛔R丁之輩,讓他們揮刀子砍人或者干活都沒問題,但讓他們動腦筋,就有點強人所點,不如問道于盲。
搜山的韃子軍少了大半。
這不正常。
周啟猜測,應(yīng)該是明軍殺過來了。
韃子軍主力多半是去應(yīng)付明軍了。
不知道韃子內(nèi)亂了沒有。
皇太極手下那幫人,可未必都和他一條心。
周啟問皇太極:“聽說你搶了多爾袞老婆?”
皇太極不悅道:“胡扯,我豈會為了一個女人傷兄弟之情。”
周啟驚訝:“大玉兒不是多爾袞的青梅竹馬嗎?”
皇太極皺眉問:“大玉兒又是誰?”
周啟攤了攤手,道:“名字我忘記了,反正是個蒙古女人,科兒沁部的?!?/p>
皇太極愕然道:“你是說布木布泰吧,布木布泰是本汗的側(cè)福晉,何時叫大玉兒了?”
周啟八卦之心涌動:“我也聽人說的,聽說那布什么不是從小和多爾袞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嗎,所以都說你搶了多爾袞的老婆,難道是假的?”
“豈有此理!”
皇太極勃然大怒道:“是誰在造本汗的謠,離間本汗兄弟?”
周啟撇了撇嘴:“還本汗呢,你現(xiàn)在可是俘虜,等我把你交給皇帝,你能不能活到明年還兩說呢,我估計你的兄弟早就造反了,一點擺不正位置?!?/p>
皇太極沉默了,目光有惋惜。
卻唯獨沒有憤怒和憎恨恐懼等情緒。
周啟也不得不佩服,這確實是一代人杰。
若非立場不同,他真想……和對方交個朋友。
優(yōu)秀的人,身上總會有讓人學習的東西。
別的不說,只是這份心性就非常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