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 章節(jié)介紹
《父慈子孝》是一部史詩級的歷史題材小說,其火爆程度絕對橫掃網絡。在這本小說里,每一項都堪稱大師級,劇情設定、人物刻畫、場面描寫、臺詞對白等,都是經典。該小說(第六章曲轅犁與筒水車)內容介紹:嬴政環(huán)顧村口四周的農田。在農田里,村民在辛苦勞作著.........
《父慈子孝》 第六章 曲轅犁與筒水車 在線試讀
嬴政環(huán)顧村口四周的農田。
在農田里,村民在辛苦勞作著。
有的在給田里除草,有的在給農田澆水。
嬴政問道:“這種的都是土豆嗎?”
趙毅回答道:“沒有,村里土豆的種植比例是三分之二?!?/p>
“不過你放心,今年土豆的總產量大概有二十萬斤。夠你賣的?!?/p>
嬴政聽到這話嘴角頓時咧的AK都壓不住。
一個村的土豆就能總產量二十萬斤!
這糧食產量都抵得上一個小縣的糧食總產量??!
這要是日后推廣到整個大秦種植,那么大秦將不會再有人餓肚子!
甚至還可以讓一部分成年男子不再從事農業(yè)種植編入軍隊,
這樣大秦便有更多的兵力可以向四周征戰(zhàn)開疆擴土!
此刻嬴政在眼里見到的不是農田,而是大秦未來國運昌盛的希望!
是大秦解決饑荒的希望!
是大秦能再次開疆擴土的希望!
二十萬斤哪里夠賣!
要是有二百萬斤就好了,這樣就可以一下子推廣全國種植。
想到這里嬴政心里有點可惜。
忽然嬴政看到不遠處的農田在有人犁地。
一個人在指揮著牛犁地耕田?
不對!
怎么一人一牛就可以做到犁地耕田?
雖然嬴政身為始皇帝沒有種過地,但他對農業(yè)的種植技術很上心。
因為嬴政知道農業(yè)種植技術就是國家的基石,是國家的根本!
一個國家的人口有多少由糧食多少而決定,而種植技術則能直接影響糧食的產量。
因此他對大秦現(xiàn)在的農業(yè)技術水平是很了解的。
甚至嬴政還為了促使大秦農業(yè)技術進步,還頒布了法令。
對發(fā)明新的農業(yè)種植技術的人進行獎賞,并將相關技術推廣到全國。
而現(xiàn)在大秦普遍耕地方法是二牛挽犁。
兩頭牛拉著單轅犁,后面一個人控制著犁。
而牛的數量不能再減少了,如果減少犁頭就不容易控制導致耕地難以進行。
但現(xiàn)在在他眼前出現(xiàn)了一牛一人便可犁地。
這說明趙毅這村子里有新的農業(yè)技術!新的更高效的耕作農具!。
如果這技術推廣到大秦。
就相當于大秦多出一半的耕地用牛。
可以讓大秦的種植面積再擴大一倍!
在加上那土豆的話,能讓大秦的糧食年產量翻好幾番!
嬴政連忙問道:“趙小子,為啥你村里一個人就可以控制牛耕地?”
趙毅不以為意道:“哦,那是曲轅犁,當然可以一人一牛犁地了?!?/p>
“曲轅犁?可是好東西,能賣嗎?”
“能賣!不過價格不便宜哦。”
趙毅自然不會放過賺渣爹錢的機會。
而且趙毅也需要錢。
不過趙毅賺的錢不是拿來花,而是拿去回爐重鑄充當金屬原料,拿去搞別的東西。
而趙毅也知道曲轅犁的價值。
目前大秦現(xiàn)在所用的都是長直轅犁,耕地時需要多頭牛拉動,而且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耕地效率不很高。
而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并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于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jié)省人力和畜力。
但是這曲轅犁東西很容易仿制,只能靠偷偷制作一大批一下子賣出去賺一波錢。
而這樣需要有資源有渠道才能弄的了。
趙毅可沒有閑工夫搞這個。
“你說!”
“500上幣!”
嬴政一口答應:“沒問題!”
才五百上幣而已!
就能得到讓大秦多出一倍耕牛的曲轅犁。
簡直血賺!
要知道嬴政平時賞賜別人的上幣都是按千算的。
五百上幣對于嬴政來說根本是灑灑水。
趙毅立馬答應:“成交。等一下我會把曲轅犁的制作圖給你?!?/p>
這下趙毅知道自己這渣爹肯定不是一般有錢。
五百上幣的交易毫不猶豫的。
要知道大秦的錢幣是分上幣、下幣兩種,
上幣為黃金,下幣為銅。
1上幣即1鎰,1鎰20兩,20兩黃金可買粟100石。
而在大秦一個人每年的口糧消耗平均數為20石,
也就是五百上幣相當于二百五十人一年的飯錢!
夠養(yǎng)活八十多戶家庭!
不過趙毅對于賣出曲轅犁并不在意,因為系統(tǒng)連蒸汽機都給了。
拖拉機還會遠嗎?
曲轅犁?
不過是舊時代的產物罷了。
交易雙方都認為自己血賺。
嬴政不經意問道:“你們這曲轅犁是怎么來的?”
他打算問清曲轅犁的來歷,好找機會將曲轅犁的創(chuàng)造者收為自己所用。
為大秦研發(fā)新的農具。
“我想出來的。”
嬴政懷疑的看著趙毅,“你?”
“當然,我搞出制作圖,然后交給木匠打造出來的?!?/p>
對于這個回答,嬴政并不這么懷疑。
畢竟趙毅這人小鬼大的樣子,又極有可能是天上仙人下凡轉世,造出如此耕地神物還真有可能。
嬴政現(xiàn)在看趙毅是越看越喜歡。
在短短一天多的相處里就能給自己這么多驚喜。
感覺趙毅就是上天送給他的福星。
唯一有一點不好就是這小子不安分,總想造反謀害朕!
嬴政發(fā)現(xiàn)曲轅犁后繼續(xù)觀察旁邊的農田。
因為他覺得趙毅這村里既然都有曲轅犁了,指不定還有其他新式農具呢?
很快嬴政就有了新發(fā)現(xiàn)。
農田里面的灌溉設備也不一樣!
有個大輪子在河水的沖擊下不停的轉動將水從河里運到高處。
要知道大秦的灌溉方式就只不過是建引水渠。
但農田一般都是在高地。
因為如果在低處,就會有被洪水淹沒的風險。
要是被淹了,就代表著絕收。
但是所以最后還是要靠人把通過桔槔把水一點點挑到高地農田灌溉。
桔槔是利用杠桿原理的人力提水機械,橫桿的一端系提水桶,用手操縱橫桿另一端的升降以取水。
現(xiàn)在趙毅的村里只需要靠河水便可以自動把水引流到高地上了。
即節(jié)省了人力,又可以擴展耕地的面積。
這個東西加上曲轅犁,可以讓大秦的耕地面積擴大一倍!
嬴政指著水車問道:“那個引水的大輪子又叫什么名?看起來挺巧妙的。”
“筒水車。”趙毅介紹道。
嬴政悄悄記下名字,打算回去讓大秦工匠仿制然后推廣到整個大秦。
他感覺遇到趙毅后,大秦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村頭有人注意到趙毅回來了。
于是立馬過來迎接趙毅。
“村長你回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