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 >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李恪李二鳳在一起了嗎 大結(jié)局最新章節(jié)1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李恪李二鳳在一起了嗎 大結(jié)局最新章節(jié)1

2024-10-12 05:55:52 作者:天命在我
  •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

    穿越大唐,成為了蜀王李恪,深知玄武門繼承法,不流血就別想坐上皇位,李恪決定混吃等死,當個逍遙王爺。然而。李二鳳:李恪是我大唐麒麟子,封天策上將,允許開府!李二鳳:李承乾私德有虧,貶為漢中郡王,封李恪為大唐太子!李二鳳:李恪研發(fā)土豆,獻計滅突厥,平西域,功在大唐,傳......李?。焊富实鹊?,還有南洋、美洲沒占領(lǐng),皇帝你繼續(xù)當幾年再傳我吧!

    天命在我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 章節(jié)介紹

李恪李二鳳是小說《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中的主角人物,在作者天命在我筆底生花的創(chuàng)作下,他們不僅擁有了生命力,而且強大的個人魅力迷倒眾人無數(shù)?!洞筇疲盒溟T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第1章內(nèi)容介紹:“皇兒,等會兒在你父皇面前,.........

《大唐:玄武門繼承制,二鳳讓我當天策上將》 第1章 在線試讀

“皇兒,等會兒在你父皇面前,你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

“若能討得皇上的喜歡,立你為太子......”

“娘,孩兒明白。”

面對苦口婆心的貴妃娘親,李恪只能無奈嘴上先答應(yīng)著。

半個月前,從現(xiàn)代社會的五好青年,穿越到大唐初年,搖身一變成為李世民的兒子,大唐皇子李恪。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每天起床一睜眼,就有好多個美嬌娘排著隊來伺候......

這正是李恪夢中的生活!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母親楊妃,每日不停的給李恪灌輸著爭寵的觀念。

絮絮叨叨,不厭其煩。

爭太子?

咱就說自大唐自開國到滅亡,延續(xù)近三百年,二十多個皇帝,有幾個是太子正常繼位坐龍椅的?

玄武門繼承法,不流血能當皇帝?

更何況楊妃乃隋煬帝之女,妥妥的前朝遺孤......

母妃,請醒一醒,睜開眼睛看朝堂,放棄幻想!

李恪覺得以后去封地,當個太平王爺就挺好。

大唐初年能臣猛將扎堆批發(fā),開疆拓土,富國強民,壓根不需要一個皇子努力奮斗。

告別內(nèi)卷,擁抱幸福生活。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jiān)一聲通報。

楊妃整理了一下妝容,走出門口迎接,還給了李恪一個鼓勵與期待的眼神。

李恪只得跟上楊妃的步伐。

......

“臣妾恭迎皇上?!?/p>

“孩兒拜見父皇!”

“免禮,快起來?!?/p>

站在少年面前的,是天策上將,書法家,詩人,天可汗,唐太宗,文武大圣廣孝皇帝,李世民。

這是李恪第一次面見父皇。

盡管不想奮斗,但作為一個種花家的好男兒,誰人不敬仰漢唐雄風?

“千古一帝,李二鳳!”

李恪趁著起身的時候,悄悄瞅了李世民幾眼,心里不免有幾分小激動。

“千古一帝?”

李世民卻微微一愣。

“誰在說話?”

“李二鳳又是何人,好大的口氣?”

李世民分明聽到一個有些耳熟的聲音響起,不禁疑惑。

歷史上大一統(tǒng)的秦始皇,漢高祖,光武帝......可擔得起千古一帝這四個字?

亦或者是與民修養(yǎng)的文景?

征戰(zhàn)漠北,打通西域的漢武帝?

李世民覺得諸位前朝帝王青史留名,但真要論起來,或多或少都差了點意思,各有不足。

若有一位帝王,綜合他們的優(yōu)點,各取所長。

武可策馬平天下,文能治國安百姓,便可稱千古一帝!

“朕若能讓后人如此評說,此生無憾!”

李世民不動聲色,走進內(nèi)殿坐下,與楊妃說著些平常話,卻暗自琢磨著剛才那個聲音,心生向往。

可惜,老李家祖上只出過一位騎著青牛的千古圣人,并沒有出過千古一帝。

“皇上,恪兒學問大有長進,先生夸獎了他好幾回?!?/p>

這邊,楊妃與李世民拉扯了一會兒妃子與皇帝之間的禮儀,見李恪只是中規(guī)中矩的跟在后面,便有些著急。

這孩子,為娘真是操碎了心!

“昨天先生還夸恪兒詩寫的好?!?/p>

“哦?恪兒作詩大有長進?”

李世民心里在想著事,隨口問道。

他對皇子的教育甚為重視,不過這幾個孩子的水平,李世民心里還是有數(shù)的。

他也不指望老李家能出什么流芳百世的大詩人。

“二鳳該不會讓我現(xiàn)場作詩吧?”

李恪冷不防被母妃點名,心中慌得一比。

“二鳳?!”

李世民這回聽得真切,也看的清楚。

我兒李恪的聲音!

而李恪正恭恭敬敬的坐在楊妃身側(cè),一直很乖巧,根本就沒說話。

怎么回事?

莫非朕聽到的是恪兒的心中所想?

還有這等奇事?

那......李二鳳,難道指的是朕?

“恪兒,在耶耶面前不必緊張,將你昨日做的詩拿給耶耶看看?!?/p>

為了確定,李世民一遍說著,一邊仔細留意著李恪的反應(yīng)。

“孩兒哪里會作詩,每天只是跟著先生讀書寫字?!?/p>

李恪見父皇問話,只能硬著頭皮作答。

他還真沒說謊,來到大唐以后,李恪唯一用心做的事,就是練好毛筆字。

畢竟九年義務(wù)教育里,沒有從右往左,從上往下寫的毛筆字,高考也不考漢字書法。

“恪兒這孩子,就是太謙虛了?!?/p>

楊妃在一旁著急,趕忙抽出袖子里的紙,“昨天先生夸獎恪兒,臣妾便也不知是真是假,便留了個心,請皇上明鑒?!?/p>

“不是吧?我練字的紙,怎么跑到母妃那里去了,明明讓宮女丟掉了!”

“還拿給二鳳看......真社死!”

李恪只想捂臉。

“嘿嘿!”

李世民依舊沒有見到李恪張嘴,卻聽見了李恪心中無奈又尷尬的聲音,不由得有些好笑。

這孩子心里一直把朕喊二鳳,真是沒大沒小。

算了,看在之前那句千古一帝的份上,你阿耶我不跟你計較!

李世民也懶得去管楊妃是否故意賣弄,接過紙定睛一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好詩!”

李世民頓時被一股豪情吸引,拍案叫絕,此詩直抒胸臆,正寫出了他心中所念。

當前天下初定,邊患依舊不斷,黃河以北大片疆土不時被侵擾,李世民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氣。

“有氣魄,有志氣,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兒子!”

“此詩甚合吾意!”

【千不挑萬不選,練字隨便寫寫,怎么正好就被母妃拿到這一首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

【應(yīng)該給二鳳看這首啊,我不想帶兵打仗!】

【以后封王,能管好封地上的百姓,吃飽穿暖,平平安安到老就夠了......】

“多謝父皇夸獎!”

不管李恪怎么想,表面上依舊要恭恭敬敬的拜謝李世民。

呃——

李世民撇了撇嘴,床前明月光又是什么詩,聽起來好像也還行的樣子?

“我大唐能征善戰(zhàn)的將士多的是,要親征也有耶耶在?!?/p>

他聽到李恪的心里話,絲毫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你們下一代人需要的,是治理好地方百姓?!?/p>

吃飽穿暖,平安到老,簡單樸素的愿望,卻正是天下萬千百姓所想。

也是他半生南征北戰(zhàn),終究亂世所期盼的!

李世民很欣慰自己的兒子有與民休息的想法。

楊妃卻不知皇上已經(jīng)和李恪的心聲互動起來,為何皇上突然話鋒一轉(zhuǎn),說到了治理百姓?

她問過先生,那首詩是平定四方,抒發(fā)豪情壯志的意思。

難道皇上更看重皇子的治國能力?

楊妃趕忙找補。

“恪兒為黎民百姓想的也多!”

“前日用飯之時,他看著碗里的米,還感慨百姓耕種不易,他要為百姓設(shè)計一種新的犁地農(nóng)具,能比現(xiàn)在節(jié)省一半時間......”

“有這種農(nóng)具?”

李世民一怔。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

天下百姓,耕種乃根本所在!

節(jié)省一半時間,春播時便能開墾更多的荒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詩文之類,李世民其實并不很看重,但關(guān)系到百姓吃飯問題,他頓時緊張起來,直直望向李恪。

“真的能節(jié)省一半時間?”

此刻,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想聽聽李恪的真實心聲。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