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成王》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讓人忘卻煩惱,令人心生向往。這部小說的名字叫《武道成王》,是作者城北菜市口編著的一部優(yōu)秀作品?!段涞莱赏酢返?章主要內容介紹:“大哥,你干什么?把鞭子放下!”皇帝姬禎明在危急時刻終于來了,他在來的路上已經(jīng)想好了,無論如何都要保.........
《武道成王》 第8章 絕處逢生 在線試讀
“大哥,你干什么?把鞭子放下!”皇帝姬禎明在危急時刻終于來了,他在來的路上已經(jīng)想好了,無論如何都要保住趙括。
大哥待他如此,他又怎能負了大哥的情義!趙括是他的獨子,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將他保住。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世成明顯愣了一下,但還是跪下迎接皇上。
姬禎明將趙世成扶起,見趙括被打的不成人形,心疼道:“來人,帶括兒去找御醫(yī)治傷,大哥你跟我來!”
他不管趙世成如何想,拉著他就走,離開這天牢。
皇上不開口說話,趙世成也不好開口,他感覺自己愧對自己的兄弟,兒子闖下這等彌天大禍,實在無顏面面對兄弟。
當兩人距離大殿不遠的時候,姬禎明陡然停下腳步,看著自己的大哥問道:“大哥,你戎馬一生如今只娶了大嫂一人,卻并未納妾,專情讓人敬佩,到現(xiàn)在與大嫂育有一子三女,那大哥可知我有多少兒女?”
趙世成明顯一愣,但還是立即回道:“回皇上,皇上一共八位皇子,十九位公主!”
“是啊!八位皇子,十九位公主!”姬禎明笑了笑道:“走吧!今天就給你一個答復!”
說完這一句,姬禎明如釋重負,但背影卻那么堅定。
趙世成用兵如神戰(zhàn)場稱雄,但他一生剛正不阿不謀權術,為兄弟肝腦涂地,與其父正好截然相反。
這是他僅憑外人的證據(jù)就斷定兒子為兇手的原因,當然主導他心境的乃是天下蒼生和兄弟之情。久經(jīng)沙場的大將軍,見慣了生靈涂炭,又怎能看到晉國陷于水深火熱中呢!
姬禎明清楚明白,自己的大哥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兄弟待我如此,又豈能相負!
當趙世成來到金殿之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和皇后坐在一起旁聽,他的妻子秦氏,此時面容憔悴黑眼圈極重,顯然她為了兒子的事情操碎了心。
文武百官也已經(jīng)到齊了,本來已經(jīng)回家的大元帥趙錚也在金殿上,四位王爺也已到場,平西王站在四人最末,左右丞相各領一隊人站在那。
顯然他們已經(jīng)站好隊了,殺與不殺的議案一目了然。與大元帥趙錚同排的是主戰(zhàn)派,也就是不殺趙括的。
皇上出現(xiàn)的時候,眾人跪拜下去齊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姬禎明坐在龍椅上,淡淡道:“給大元帥,與四位皇兄賜座!”
“謝皇上!”
五人同時道謝,且毫無拘謹?shù)刈隆?/p>
只是從姬禎明的話語中便可以看出五人的地位,大元帥顯然為五人之首。
“此次召集眾卿家實為討論趙括的決斷問題!眾卿家可有決斷了?”姬禎明其實早已看清了局勢,卻故意發(fā)問就是要他們爭辯,不然他不好直接插手。
左丞相寥廓率先站出來說話:“回皇上,數(shù)日來我等一直在商議此事,鎮(zhèn)國大將軍之子趙括此次罪無可赦,越國屯兵三十萬于我晉國邊境,且派了右丞相萬繼剛前來處理此事,可見越國皇帝鐵了心要我國給一個交代,臣以為趙括當殺!”
一番話說的滴水不漏,且是以大局出發(fā),讓趙錚他們無可申辯,而且也不能將矛頭指向他們。
寥廓一側的官員一齊拱手道:“臣等附議!”
“廖丞相說的是,不知可有異議?”姬禎明想了想贊成道。
左丞相一派心里一喜,皇上這是贊成他們的,問是否有異議不就是準備下決斷了嘛!
這幾日他們都一直爭論不休,皇上始終是回避態(tài)度,但這次皇上卻如此主動,看來是可以告一段落了。
大元帥不發(fā)一言,只管聽著他們的話,他已經(jīng)表態(tài)一切由皇上決斷,便不會再多說一句。
“回皇上,此事需從長計議!”右丞相司馬元光站出陳述道。
左丞相立即反駁道:“司馬丞相,此事證據(jù)確鑿,人證物證俱在,且趙括被抓了一個現(xiàn)行,越國屯兵邊境來勢洶洶,且已經(jīng)拖延了如此之久,再不作出決斷,便會刺激越國,到時打起來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其言辭鋒利讓人無法直視,但對右丞相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右丞相看向左丞相道:“此事自然需從長計議,一來證據(jù)可以偽造,二來人證所見之人也可能是假冒的,三來七公主橫尸趙括房中也可能是人為的,如果一切都是有人精心設計的,其用心之險惡可見一斑,請問如果最后證實這是一場計謀,廖丞相你是否又擔得起這個責任呢?”
兩人一來二去不分伯仲,左丞相看似言之鑿鑿,但卻被右丞相的假設言辭給輕描淡寫地化解了。
且其中的利害關系已不需言明,明眼人都看的出哪個更嚴重。
左丞相被這么一反駁,心里頓生不好的預感,恐怕司馬元光早已準備好了,等的就是這個時間點,等趙括被押解進京的時候爆發(fā)。
而且他們手里恐怕已經(jīng)掌握了不少證據(jù),不然何以敢如此假設。
“不殺趙括必然引來越國的不滿,一旦戰(zhàn)事起,必當生靈涂炭,民不聊生!且趙括所行之事為人所不齒,不給萬民一個交代,將失信于民??!皇上!”左丞相所言確實在理,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但僅憑這些表面理由,卻只能落于下風!
右丞相等的就是他這一番言語,戰(zhàn)事與失信于民!
“回皇上,越國屯兵三十萬邊境,不足為懼,我晉國兵馬齊備糧草豐足,在越國動兵的時候大元帥早已調動五十萬大軍前往,現(xiàn)在只要一聲令下便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將這三十萬兵馬全部斬于馬下”右丞相冷笑道。
“趁此機會更可直接攻入越國,拿下其邊境三省,以此為據(jù)點,后續(xù)兵馬進駐,不出一年并可以將越國打下,這豈不是一個絕佳的開疆擴土的機會嘛?至于失信于萬民,到時陛下只需發(fā)下詔令指責越國陷害趙括便可,何來失信之說?”
這一段陳詞讓人激動不已,且開疆擴土是君王一生的心愿,右丞相完全占據(jù)了上風。
“哦?趙元帥,此言當真?”皇上姬禎明這是真的激動,如果真的如此確實可行。
大元帥趙錚起身道:“回皇上,此言絕非虛言,但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齊國不參與調停!”
剛剛燃起的火焰,瞬間便被澆滅,齊國不可能看著兩國大戰(zhàn)的,也就是此計的可行性太小。
“陛下,一旦戰(zhàn)事起齊國肯定會介入,齊國勢大,到時我國將更加被動,只有殺了趙括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左丞相趁機開口進言。
一時間姬禎明左右為難,本以為有更好的辦法了,卻不曾想只是空歡喜一場。
一場爭辯讓趙括的母親跟著一起上上下下,一會升入天堂一會掉入地獄。
就在這時,一位太監(jiān)上前稟報:“陛下,齊國二皇子命人送來了齊國詔書!”
“什么?”
姬禎明大驚,竟然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來了,不用想也知道他的來意。打開詔書一看,上面寫的就是此次事件,上面并沒有太多文字,只有“不可戰(zhàn)”三個字。
“大戰(zhàn)之事不提也罷!齊國已經(jīng)介入,直言‘不可戰(zhàn)’!”姬禎明現(xiàn)在心亂的很,看來只能按原來的想法了。
“哈哈,恭喜皇上,齊國只言不可戰(zhàn),意在我國不可主動挑事,這是我們的機會??!”右丞相大喜道。
整個大殿之上一片寂靜,此時卻聽見他的笑聲,所有人都傻了。
機會?這還是機會嗎?
“司馬丞相快快講來!”姬禎明聞言大喜過望。
右丞相拱手道:“皇上,既然我們不能主動挑事,那么就只能拿出誠意和解了,但不能殺趙括!”
“何意?”姬禎明不解道。
“看似此次事件趙括必死,但他不死才是最大的籌碼!恕臣斗膽,臣想問陛下一事!”右丞相道。
“但說無妨!”姬禎明迫切的想知道右丞相的用意。
右丞相深吸一口氣道:“皇上,失信與失國陛下愿選哪一個?”
此言一出頓時嘩然,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真虧他敢說。
“大膽,司馬丞相你言出何意?”左丞相逮著機會想致對方于死地。
然而右丞相司馬元光卻大吼一聲道:“你大膽,此次事件你明知其中利害卻不言明,此乃欺君之罪,罪當問斬!”
“你……你……我等之心可昭日月,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丞相被嚇得不輕,反駁道。
姬禎明現(xiàn)在算是明白過來了,右丞相這老狐貍早已想到了萬全計策,現(xiàn)在就是他表演的時候,姬禎明倒要看看這老狐貍打算怎么做!
“趙括乃鎮(zhèn)國大將軍獨子,大元帥獨孫,你卻要寒了兩位為國盡忠的大將之心,致使將軍無后,你覺得百萬將士會如何想?這是失了君臣之心?;噬鲜谴笤獛浥?,鎮(zhèn)國大將軍結拜兄弟,你逼迫皇上殺兄弟之子,自己的侄兒,這是失了兄弟之心!你說你是不是罪當問斬!”右丞相慷慨陳詞,說的左丞相冷汗涔涔。
司馬元光說的委婉,以君臣之心和兄弟之心來掩飾,卻已經(jīng)暗示的很明顯?;噬吓c將軍一家除了是君臣還是親戚,卻要殺人獨子這是逼他們造反,這就是失國。
這些站在殺趙括這條戰(zhàn)線的官員,只想著將事情平息,卻忽略了最關鍵的部分。
其實也不算是忽略了,而是皇上的做法讓他們以為應該這樣,大元帥一家位高權重,足以登高一呼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想要趁此將其除去。
但現(xiàn)在根本不是最好的時機,卻也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不然遲早這個朝堂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且他們自信齊國會干涉,認為此事皇上以沒了選擇,他們在乎的根本不是這個晉國,而是自己的一己自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