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當家》 章節(jié)介紹
《巧媳當家》是一部言情類型的網(wǎng)絡小說,作者小玲瓏文筆細膩,感情充沛,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生活質(zhì)感飽滿,語言流暢風趣?!肚上碑敿摇返?章內(nèi)容簡介:李大叔在省城逗留十日,總算幫著兒子家把二十畝玉米穗收完了。地里的秸稈也被一車一車的拉回來大半,把.........
《巧媳當家》 第四章 同母不同命 在線試讀
李大叔在省城逗留十日,總算幫著兒子家把二十畝玉米穗收完了。地里的秸稈也被一車一車的拉回來大半,把柴房塞得滿滿的。
菜窖也挖好了,鐵柱帶人把紅薯與冬菜移到地窖里,騰出屋子裝玉米。結(jié)果僅玉米穗就占了兩間空屋子。
秋菊的田莊也收完了,又給弟弟家送過來兩袋子稻米。
她算了一下地里的出產(chǎn),分給莊上的三戶人家,每戶兩袋稻米、兩袋面粉,二筐紅薯,兩筐秋菜。余下的一部分送到鋪子里,自己的宅子里也留了一些,還有一些留在莊上專門用來裝米面的糧倉中與地窖里。
劉可妍裝了一車玉米穗送過去,秋菊讓人拉到莊子上,分給三戶人家?;仡^派劉全過來,想要再收幾車玉米,正對劉可妍換米面的心思。
聽說秋菊明年要開五畝地養(yǎng)家畜,劉可妍吃驚之余,腦筋轉(zhuǎn)得也快,連忙說道:“我也想養(yǎng)幾頭豬和一些雞鴨,給廚房添些葷菜。不如就放到二姑奶奶的田莊上一起養(yǎng)吧。我把玉米拉到田莊上,除了換些稻米與面粉,剩下的養(yǎng)豬雞?!?/p>
兩屋子玉米穗自家只留了一小部分,其余都被拉到了田莊上,換來了十袋子稻米、十袋子面粉。秋菊答應幫弟弟家再養(yǎng)十頭豬與二十只雞鴨。
華媽媽盤算了一下,覺得挺劃算,又出主意道:“親家二姑奶奶偏著弟弟家呢。咱們明年還可以繼續(xù)種玉米,秋收的時候讓田莊一并收走也省力?!?/p>
劉可妍覺得是這個理兒,樂呵呵地私下里跟丈夫商議,鐵柱自有打算:“明年開春,索性把四十畝地交給莊上一起種,平日里咱們出些人力與家什照應著。”
轉(zhuǎn)天,劉可妍又去了一趟云宅,把鐵柱的想法說了,然后補充道:“我家沒有農(nóng)戶幫著耕種,雖然買了些家什,從牙行里又帶回來呂鐵頭一家人,但夫君說遠遠不夠。我又不懂農(nóng)事,也幫不上什么忙,夫君明年還要參加秋闈……”
秋菊也明白小夫妻倆的難處,瞧著劉可妍越來越大的肚子,心一軟就應了下來。
劉可妍這下高興了,地里的出產(chǎn)不用愁,也不用耗費精力操心。
送走了弟妹,秋菊打了個哈欠,秋娘以為她累了,沖一旁服侍的春杏遞了個眼色,春杏過來打算扶她進內(nèi)室。
秋菊擺了擺手,對秋娘說道:“派人去前院備車吧,我要去鋪子瞧一瞧?!?/p>
“夫人的胎還未滿三個月,正該在房里靜養(yǎng)才是。若是實在悶了,我陪著你到院子里走走吧?”
云軒不準備納妾,秋娘就盼著秋菊能多生幾個,剛好這又有了。歡喜之余,更是把手邊的事都放下,親自過來照看孕婦的飲食起居,生怕有個閃失。
秋菊心里記掛的是鋪子里的生意。家大業(yè)大,開銷也大。年后爹娘搬過來,弟弟家指望不上還要隨時幫襯,等肚子里的孩生下來后,丈夫又要進京趕考了。
每每想到這些事,秋菊就有一種孤軍奮戰(zhàn)的感覺,強忍著在家里養(yǎng)了一個月,眼瞅著天氣越來越?jīng)隽?,莊子上還有好多事沒有安排,哪能呆得?。?/p>
秋娘無法,叮囑春杏一番,派人去前院傳話。管事劉全聽說夫人要去田莊,更是親自駕車跟著。
田莊秋收結(jié)束后,正在收拾地面,曬了八分干的糧食開始裝進倉子。稻殼麥桿一部分留著喂牲口,一部分在地里燒成灰作肥料。
田喜見夫人親自來了,叫上趙快嘴、楊大個和徐老蔫三戶當家人,聚到一起。
秋菊聽說弟弟家二十畝玉米的收成運過來后,莊上的人都在忙著搓玉米粒。想了想問道:“一個月內(nèi),能把五畝養(yǎng)家畜的地圈出來嗎?分豬舍、牛舍、羊舍、兔舍、雞舍、鴨舍六個地方。我打算先養(yǎng)三百頭豬、三百只雞、三百只鴨、三百頭羊、三百只兔子。牛舍暫時只養(yǎng)幾只牛,用來耕地。每個牲口舍占八分地,可以用柵欄分別圈出來六塊空地,再各自蓋些遮風擋雨的棚子……”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覺得落雪之前先把地圈出來沒問題,至于搭棚子蓋牲口舍,可以先蓋出豬舍與牛舍、羊舍,這三種家畜不怕冷,冬日里養(yǎng)在外面也沒事。至于雞、鴨、兔明年開春再養(yǎng)更好些,那個時候再蓋三舍也不遲。
田喜又提到了人手的問題,秋菊一時想起了劉可妍說過的呂鐵頭一家,答應會盡快再派一戶人家過來,幫著一起搭建牲口棚。
從田莊上轉(zhuǎn)回來。秋菊去食街的三處鋪面瞧了瞧,直接奔向李宅。
劉可妍沒想到秋菊這個時候會過來,聽說想要借用呂鐵頭一家搭建牲口棚,當即就把人叫過來,吩咐了幾句,讓呂鐵頭夫妻倆帶上兒子呂大郎一起跟過去。
秋菊說好要用一個月,讓他們暫住在農(nóng)莊上,劉可妍也答應了。
一個月后,秋菊再去莊子上,看到豬牛羊舍已經(jīng)建起來了。分養(yǎng)在三戶農(nóng)家的六頭種豬和三十頭仔豬,已經(jīng)統(tǒng)一進了豬舍。
秋菊帶上田喜親自去牲口市場又買了四頭種豬和六十頭仔豬,放到豬舍里,打算明年開春再買一批仔豬。為了讓豬長得壯,讓豬吃玉米糊拌干菜葉子。
考慮到一百多畝地的春耕,秋菊又買了四頭牛,放到牛舍里喂著。
選羊倒是費了一番周折,秋菊養(yǎng)羊不只是為了吃肉,而是更看重羊皮的價值。北方冬天寒冷,用羊皮做的披風與坎肩都能保暖。
轉(zhuǎn)了一圈,大部分賣的都是山羊,只有三家賣綿羊。秋菊把三家?guī)淼某裳蚺c羊崽全部買下來,也只有四十幾只。養(yǎng)綿羊的農(nóng)戶聽說她還要買,讓秋菊跟著她回了遠郊的村上,從村里養(yǎng)綿羊的散戶中又收了二十幾只。
在小山村里,秋菊幸運的看到了傳說中的狐貍皮和狼皮,是一家獵戶進山打來的,問了價錢,居然很便宜。一張狼皮只要一兩銀子,狐貍皮要五兩銀子。
坐下來交談,發(fā)現(xiàn)村上的獵戶不只一家,狐貍皮不常見,但狼皮很普通。這家姓張的獵戶又翻出了一張鹿皮與一張狍子皮,問秋菊要不要。
秋菊買下后問道:“打來的獵物,有自家養(yǎng)的嗎?”
“村里養(yǎng)山羊的多。我們這里一兩銀子,能買五只羊,比外面賣得便宜?!?/p>
結(jié)果不想買山羊的人,又帶回來一百只山羊。一輛板車不夠用,村里的農(nóng)戶又出了兩輛板車,幫著秋菊把六十多只綿羊、一百只山羊送回了莊上。
羊舍一下就占去了一半,田喜讓人先用麥麩喂著。
秋菊想試試山羊肉做出的熟食好不好買,先讓莊上宰殺了一只成羊,運到鋪子里,分別做了蘿卜羊肉包子、羊雜湯、烤羊肉,沒想到食客吃了反響還行。
一只山羊,分成兩半。一半送到飯館里熬湯做菜,一半做成熟食面點放到食鋪里買。也許是冬天冷的緣故,兩天就能賣出去一只山羊肉。
秋菊帶上自家的烤羊肉又去了老主顧林家飯莊,掌柜親自嘗過后放到飯莊試買,一日能買出差不多一只,讓鋪子每日送一只烤羊過來。
年前一個多月,莊上的羊舍宰殺了七十多只山羊,秋菊的錢盒子里多了二百兩銀子。山羊皮經(jīng)過處理后,全部賣到毛皮鋪子里,又賺了一百兩銀子。
看到養(yǎng)山羊有賺頭兒,秋菊帶著人又去了一趟那個小山村,收回來八十多只山羊,打算年后再賣個把月。冬天羊肉皮毛賣得好,作生意也要趕季節(jié)。
莊上的三家農(nóng)戶聽說主人家販山羊賺了錢,飼養(yǎng)家畜也更盡心。
臨近年根歲尾,秋菊讓莊上又宰了十只山羊,三只送趙、楊、徐三家農(nóng)戶,余下的七只拿到鋪子里烤好了,作為年禮分別送了出去。
吳同知、紀教授、魯山長三家禮重些,又分別送了一袋稻米、一袋面粉、一頭仔豬。
林家、曹家、周家、沈家加了一袋稻米、兩筐紅薯,一筐冬菜。
余下的一只烤羊送到了李宅,打算讓弟弟和弟妹嘗嘗鋪子燒烤的手藝。
當一整只烤羊用油紙裹著送過來的時候,劉可妍微微有些吃驚。烤羊肉她吃過,但家里從未做過整只烤羊。自己在出閣前,娘家的廚房也未曾做過。
一時生起好奇之心,讓巧月幫著自己扯開油紙,撕下一塊嘗嘗。
巧月笑嘻嘻地按吩咐照做,一時贊道:“雖說涼了,但烤肉很好吃?!?/p>
當著外人的面,劉可妍不好意思親自上手,吩咐陳三把東西送到廚房去。
跟著過來送東西的周嫂,把背著的包袱遞給巧月,這才傳話道:“夫人說了,臘月二十六啟程,怕舅奶奶路上著涼,特意送來兩張熟羊皮、一張灰狼皮,說是做墊子,做皮坎都成。”
劉可妍還不大認識,身旁的華媽媽卻有幾分見識,連忙開口道謝。
今日是小年,只有兩日收拾的時間,劉可妍不知道回去住多久,該帶些什么,一時向周嫂打聽。聽說過了正月十五就要往回趕,怕耽擱鋪子的生意。
給了十文錢的賞錢,打發(fā)走了周嫂,劉可妍開始跟奶娘商量回程的事。
華媽媽覺得回去住不久,帶幾件衣物與常用之物就行。
接下去就是留守人員的安排,劉可妍不想讓二房跟著,華媽媽覺得應該問問鐵柱的意思。讓人把鐵柱與劉宏請過來,說了周嫂過來傳話的事。
劉可妍說道:“外面天寒地凍的,如果兩個孕婦一起回去,不只路上不方便,到了鎮(zhèn)上也怕有閃失。一旦有事,鎮(zhèn)上的大夫可比省城差多了。妹妹已經(jīng)滑過一次胎,為了以防萬一,這一回還是留在家里比較妥當些?!?/p>
鐵柱怕趙春微不同意,讓人把她喚來,原打算好好勸說一番的,沒想到她竟痛快地答應下來。
趙春微的事順利搞定了,劉可妍把弟弟單獨留下來,開口勸道:“你對大姐縱有芥蒂,來省城這多久,也該隨我一道探望她了!”
劉宏這一次沒有拒絕,與劉可妍帶上節(jié)禮坐車去了南城。來到姐姐家門前,看到門上的銅鎖與帖出來的出租告示,上面娟秀的字跡正是出自劉沁兒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