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造靈神術 > 【完結】《造靈神術》章節(jié)更新 李長安許之婳最新章節(jié)2閱讀

【完結】《造靈神術》章節(jié)更新 李長安許之婳最新章節(jié)2閱讀

2021-04-18 18:26:35 作者:東土君
  • 造靈神術 造靈神術

    得玲瓏局者得天下!亂世風云,群雄逐鹿,十年前,蒼丘湖上的采蓮少女羅兒遇見宋國大王子李長安,兩年之后,李長安愿棄王籍跟隨羅兒海闊天空,卻在私奔當夜,羅兒持劍在望月崖突然自刎!李長安遙見血染紅衣無力回天,抱著羅兒尸首孤坐山巔三日,后被侍衛(wèi)尋回,返回都城之后,被撫養(yǎng)他成長的許妃擁立為左安王,駐京畿銅樓城,統(tǒng)大軍。

    東土君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玄幻
    立即閱讀

《造靈神術》 章節(jié)介紹

小說《造靈神術》是備受年輕人喜愛的一部作品,作者東土君行文矯健有力,文采斐然,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別開一番境界。《造靈神術》第2章主要內容:宮幔換上白色,屋檐掛上衾條迎風飛揚,整座王宮樂師帶著樂器紛紛離開宮廷,這座不夜之城原本夜夜笙.........

《造靈神術》 第二章 小公子下山 在線試讀

宮幔換上白色,屋檐掛上衾條迎風飛揚,整座王宮樂師帶著樂器紛紛離開宮廷,這座不夜之城原本夜夜笙歌,如今因為許妃的離世,不但是王宮,連都城內外也失去喧囂,陷入一片安靜之中。

許妃親民,經(jīng)常下田勞作,為百姓祈福,還不時的微服出宮了解商民經(jīng)營狀況,為君王獻策。加上許肅是輔佐宋王登位的高人,也是結束九王叛亂,平穩(wěn)古方亂象的英雄,他的五個兒子都在這場戰(zhàn)爭中失去了生命,沒有留下子嗣,唯有這個孤女,因幫助宋王養(yǎng)育幼子,躲在梨風谷中,才留下了一絲血脈,因此古方城中不止王宮內苑,所有宮外百姓都在自主悼念這位冠絕一代的賢妃——許之婳。

李長安從小就被許妃養(yǎng)育,在他身上,許妃傾注的心血最多,他將她視作親母。許妃喪事,他首當其任,做到盡善盡美,不留遺憾,可心里的痛誰也不知。

晚霞落地,夜幕將臨,所有緬懷許妃的名士都已經(jīng)紛紛離開,剩下一堆雜事留著這個百忙世子,他已經(jīng)兩天兩夜都沒有睡覺,雙眼紅腫跪在靈堂之上,手捧譴冊,反復對照,最后聽宮衣禮官唱名陪葬入殮物品。

東土女子地位不低,有權有勢之人應有盡有,宋國歷朝歷代,王后妃子執(zhí)掌大位的不計其數(shù),很少有能像許妃這樣善始善終的。

許妃來自民間,涵養(yǎng)不比那些世代在王都經(jīng)營的王公貴族低,梨風谷中藏書巨大,許妃最愛的那本《沁水行》要不要陪葬?李長安猶疑不決……

梨風谷的記憶很模糊,那本《沁水行》總是被她捧在手心,母妃臨死前總在念叨,要是再回一次梨風谷就好了,她老說要把《沁水行》放回梨風谷的書架上……

父王派出行轅迎他回都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外公問他:從此以后要有一個世子模樣,不要在外面丟人現(xiàn)眼。

往事歷歷在目,他將《沁水行》收起,從譴冊上劃去……

“這是母妃最愛的書,留給慎兒吧……”

唱名還未結束,諸公都還在現(xiàn)場,一個少年扶著靈床,嗷嗷大哭起來,他已經(jīng)忍無可忍,朝著他大吼:“不許哭!”

那是李慎,許妃親生之子,年僅十三,正是李長安最貪玩的年紀,也是一個男孩最放肆、最能宣泄情緒的年紀。

他沒有經(jīng)歷過大爭之世的絕殺,也不把自己這個宗主國小公子身份放在眼里,在靈堂之上哭起來是肆無忌憚,天崩地裂,一把鼻涕一把淚,擦的滿臉臟兮兮,衣服也皺的不忍直視,看的人覺得可憐又覺得可氣,又不是意外離世,被仇敵所殺,死的痛苦萬分……許妃的離世乃是順其自然,病入膏肓,無力回天,所有的人都知道總會來臨那么一天,做好了安排……這位小公子哭著就像是七八歲小兒那樣不講理、蠻橫……諸公早就覺得不妥,紛紛以目示意,讓李長安控制這一下這位從來都不聽師長管教的小公子。

“將來弟弟有難,你一定要護他周全,答應母妃,不能放棄他!”

母妃病榻前總是讓他發(fā)這些無聊的誓言,他全部照做了,心里卻清晰,不管母妃是否托付,這個弟弟他必然是要千萬般維護的。

大殿之上,靈堂莊肅,身為王子,要落淚也應關起大門,偷偷流下,李長安雖然寵愛這位弟弟,可喪禮不容耽誤時辰,弟弟的身份地位更不容被質疑……他怒了。

那一聲呵斥讓李慎嚇了一跳,他收起哭聲,眼淚巴巴看著眼前英俊瀟灑的兄長。

“你不是親生的孩兒,你不愛母妃!”

李慎抹著眼淚帶著哭腔說道。

他將譴冊放下,讓唱名禮官諸公出去,空蕩的靈堂只剩他們兄弟,他回身甩了一個巴掌,狠絕不留情面,李慎停住哭聲,帶著恐懼不可置信的看著他。

他蹲下身子,扶住李慎肩膀,盯著他的眼睛,冷冷說道:“不要讓別人看見你的懦弱,這宗主大國朝堂之上想看笑話的人很多。”

李慎不懂,眼眶中溢滿淚水,不敢滴落下來……

他看著那小臉通紅樣子,口氣溫柔了,帶著歉意說:“疼不疼?”

李慎摳著手指,咬著嘴唇,倔強搖頭。

他說:“門閥世家世代經(jīng)營古方,人員眾多,根深蒂固,彼此之間互相制衡又關系復雜多變,我們后來居上,雖然統(tǒng)領宋國,可若是子弟出了差錯,也要付出代價的。驍騎神兵雖是保護實則監(jiān)視,外公這些年不知殺了多少人立威,有些利益相關的門閥世家早就將許家后人視為仇敵,你是母妃唯一血脈,也是外公遺存的最后血緣……多少人正請來士子,坐在殿外,等著吊唁實則捧著紡書準備將你靈堂大鬧哭鼻子的戲碼搬上妓坊花閣舞臺,嘲笑你的懦弱無用。你一臉淚痕,還大哭大鬧,打擾唱名,連尋常人家的孩子都不如……”

“可……可……她是我娘……”

李慎哪里懂那么多,深宮之中,他不喊母妃,就只叫“娘”。

平時與許妃相處也像是尋常百姓。

這些年,他年紀雖然長點,可因受寵愛,隨心所欲,從未涉足政事。學堂之上,也沒學進什么好東西。門閥世家、貴族子弟都在同一個學宮中讀書,他從來都只當他們是同窗,怎會去猜測其中利益糾葛。

一場喪禮,母親離世為何不能宣泄?

他對李長安的說教一頭霧水,只因被狠狠一巴掌嚇到,眼淚忍了回去,低下頭,不停抽泣。

對于這個弟弟,許妃在世時也很無奈,總是對李長安說:“弟弟有些頑劣,但是本性不壞,很像小時候的你,你不要生氣。”

李長安以前也經(jīng)常帶著李慎一起上樹抓鳥玩,后來因為接下神兵營執(zhí)令,就常年住在銅樓城,兄弟二人已經(jīng)很久沒有相聚,他悄悄給他遞了一塊祭品,說:“你已經(jīng)兩天沒有吃飯了吧,先吃點,等祭禮結束,就不用餓肚子了?!?/p>

皇宮祭禮,一旦進入靈堂,就必須要守靈七日,這七日不能吃飯只能喝水,李長安還好,可李慎就受不了了,他情緒失控多多少少還是因為肚子挨餓的原因,接過東西,張望四周沒人觀看,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死亡已成定局,李慎雖然年紀小,也早該明白這個道理,他知道皇族禁令比普通門閥都要嚴格,作為王子,行事要更加謹慎,腹中有了食物之后,心情寬松下來,擦干眼淚,靜靜跪在一側,不哭也不鬧了。

李長安站起來,看了一眼玉棺之中的許妃,讓禮官進來,收起譴冊,裹殮衣被,絲麻織物層層覆身,最后蓋上棺蓋,棺蓋之上再覆非衣帛畫,兩個老嫗穿著巫衣,唱念往生極樂,玉棺再套朱漆外棺。

擇個風水吉日,五日之后,浩浩蕩蕩,從王城出發(fā)。

一個鳳尾鎏金貼箔小型玉棺進入陵山禁地,棺床一放,斷龍石一落,從此以后天人兩別,這幅絕世美顏不會再留在人間了。

陵山之上綠林茂密,山風襲人,許妃陵寢與蕭王后分列兩側,兩座敕建明堂莊嚴肅穆,黑色柱廊、白色階陛,檐下幽陰裹冷,一個白面孝衣少年正坐在左側明堂屋外地上,張牙舞爪正逗著一只小野貓玩耍。

許妃死后,宋王追封她為王后,她生前享盡君王寵愛,死后又獲得黎民百姓擁戴。一個山谷少女,得此殊榮,一世足矣!

東土傳統(tǒng),親屬離世,家人必須要守孝三年,王室成員亦不能免俗,但可以讓禮官率眾代替守靈或是在許妃生前寢宮設立靈堂,在此守靈。

宋王寵愛許妃,他走后,三年孝事就交給了李長安與李慎。

李長安因為身懷重任,國家重器掌握手中,因此宋王便敕令小公子李慎上陵山守靈三年,這個十三少年從懵懂無知守到十六年華,當年任性頑劣成為他在陵山之上最大障礙,宋都繁華舊事都與他無關,他在陵山三年,沒有結交朋友,隨行學宮老師成為他最敬尊長,守護衛(wèi)士成為他最好伙伴。

三年之后,母妃離世的痛楚已經(jīng)成為過去。他長成一個俊美郎君,孤坐明堂之中,掰著手指頭,數(shù)著詔書送進陵山的日子。

宋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都成古方貴族遍地,百姓修養(yǎng)很高,舉手投足盡是大國風范,出門在外,都是我乃宗國百姓,自豪驕傲讓列國小民很嫉妒。

李氏自從問鼎中原,從一個門閥變?yōu)榫?,其中艱辛不必贅述。因為李氏家族是從征戰(zhàn)中崛起的貴族,因此子弟涵養(yǎng)帶著軍伍蠻力,初入主古方時受到不少門閥世家冷眼相待。

在古方城,門閥是朝堂脊梁,家族的歷史久遠到連宋國列志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他們的后代子弟大多精明能干,才藝突出,骨子里生來就已具備貴族精神,不需調教,學宮之中以這批人作為領袖,士子風尚也由他們引領。

而世家,歷史不長,但因掌握宋國商道,壟斷財源,因此是古方城中最富庶的人。他們的子弟雖然缺乏貴族精神,但因財力雄厚,家中長輩喜歡豢養(yǎng)名士,古方城中,這一批新型貴族便是宋國未來的希望。

在這之中就是王族李氏了。

李氏家族雖從行伍崛起,但因建立了新制度,平衡了門閥、世家、王族之間的平衡,因此在古方城中也是中樞人物,管控朝堂、征伐列國、維護領土、分配財富眾望所歸。只是,他們的子弟雖然是王子,因歷史淵源、文化水平、財力不足等,有時甚至都不如門閥、世家的子弟來的自由自在,沒有權勢的王子更是在門閥世家之下,說話行事都要看他們臉色。

李慎從小就在王宮內苑成長,父母給了他極盡關愛,還有一個手握衛(wèi)護京畿重地的神兵營兄長對他照顧有加,因此性情任性,頑劣像是沒有受過調教的孩兒,在宮中橫行霸道慣了,在許妃的靈堂之上又因哭鬧的像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因此,宋王才讓他在陵山守靈,好好改一下小公子的毛病,將來上朝能有稱霸一方的基本。

可是這個小公子生的乖巧,臉上一副公子哥的模樣騙了世人,三年之后,李慎解服,等了三日,返宮的招數(shù)還沒送達,他就拉上兩個衛(wèi)士帶了兩套衣服,興致勃勃的下山回都了。

許后陵寢在古方城外二十里外龍山之上,途中有謁陵棧道,直達古方城,馳道筆直,因此車馬不到半日便可抵達古方城外。

龍山是塊風水寶地,重巒疊嶂、深山野墺、是宋國少有的鐘靈毓秀、尋幽探勝之地。李慎在此三年,沒有下過山,卻從白昇師傅的口里知道了一條絕美的溪澗,這條溪澗叫做“遺珠谷”,是九龍飛瀑匯流的山谷,谷中地勢起伏多變,長年被冰川侵蝕,遺留了許多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小池水澗,像是玉珠點綴,蒼翠綠幕,加上山泉橫流,這條“遺珠谷”便成了人間絕境。后來因為龍山南麓被選為李氏陵山之后,原本修建通往“遺珠谷”的棧道游亭被破壞,無路可上,唯有穿越陵山禁地,從先王陵后穿越,才能找到原來棧道,進入游玩。

白昇是學宮遺老,歷經(jīng)兩朝,獨來獨往,不爭權位,學識淵博,年輕時是遨游四方的名士,曾經(jīng)周游國列國,在也各大郡城講學過,對東土人文方物信手拈來,他總是看不起宋國的風物人情,唯獨對這個遺珠谷充滿了贊美。他在陵山經(jīng)??跓o遮攔的責備為李氏選陵址的術士高人不該選了這座陵山,讓遺珠谷淡出人們視野。李慎沒有離開過古方,對東土列國的所有認知都來著這個遺老。他口中最稱道的遺珠谷也自然就成了他解服之后十大游玩之地的首選。

于是便帶了兩套衣服,準備先去遺珠谷玩?zhèn)€夠,再一身清爽返回古方,用新鮮的面目去迎接風花雪月、紙醉金迷、笙歌燕舞、海吃湖喝……

至于那些家國大事,門閥世家,朝政權位……他一點都不感興趣。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