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盆洗手》 章節(jié)介紹
人氣小說《重生之金盆洗手》,由作者緣何故編著,整部作品語言清新流暢,細節(jié)飽滿生動,成功塑造了路文良陳榮西等經典人物形象,是一部具有現代氣質內核的網絡小說。《重生之金盆洗手》第9章內容簡介:路文良的行李并不多,幾件衣服,多數還是在市里治病的時.........
《重生之金盆洗手》 第9章 在線試讀
路文良的行李并不多,幾件衣服,多數還是在市里治病的時候好心人送的,然后除了書本,沒有了。
周口村走了那么多人,路文良是第一個回來的,引來了許多的村民圍觀,這個許多,實際上也不過就是幾個,大概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為什么會想不開回來吧?
鎮(zhèn)上一個跟著大巴來看熱鬧的碎嘴婆娘立刻拉著自己的老相識在旁邊竊竊私語起來,半響后,那人投給路文良的眼神中就充滿了說不出的憐憫。
路文良才不會在意這些,別人越同情他才越好,越弱勢,輿論就越偏向他,這對他日后的人生路都將會大有幫助。
路家的老宅,就建在周口村地段最好的小溪邊上。
這間宅子是整個周口鎮(zhèn)最大的宅院,從福建遷徙來此的路家祖上小有薄產,可以看出,路家村的這個宅院從前起碼是一個官邸,門面非常氣派,兩扇裱著銅質花紋的大門經歷了風吹雨打依舊堅固如初,門口一對蹲守的雄獅,花紋古舊,卻威風異常,簡單的雕刻間,可以看出雄獅仍舊銳利的眼神。
不過再好的東西,路功看了幾十來年,不懂欣賞,也已經看膩了。
路文良卻嘖嘖贊嘆著,他在盤龍會那么多年的經歷,也讓他練就了旁人難比的眼力,不說別的,門口這兩個獅子,以后要賣,也多少算是文物了,不過也貴不到哪兒去就對了。
門楣上懸掛著破舊的匾額,黑底金字,木質的木匾旁邊已經開裂,但木質仍舊可以看出不錯來,上頭龍飛鳳舞的“路府”兩字,也能看出深厚的大家底蘊。
看來,自家祖上,曾經還風光過的嘛。
再往里,是已經干涸的一方魚塘,積灰的假山,以及失去修剪后自己茂密生長的植物,花叢中依稀能以葉片辨認品種,但雜草實在是太多了,實在是沒有欣賞價值。
細看下來,房屋的風貌保持的比路文良想象中要好,耳房和幾處才看過的廂房都古色古香,家具蒙塵,裝飾都很古老,路功和趙春秀這種人肯定是欣賞不來的,不過這倒好,要是他們知道欣賞,這房子就被搬空,剩不下什么了。
不過其他的,比如地毯啊、后來堂的沙發(fā)啊還有老電視,早早的就被趙春秀搬到新家去了,趙春秀原本還想著將屋子里剩下的家具也在這幾天帶走,但路功覺得太沒面子了,非但沒答應,還臭罵了她一頓。
路文良要住的主臥,被路功找人草草的打掃了一下,也許是出于愧疚,路功并沒有打算在這方面克扣他,床和座椅都買了新的,不過那張一米二寬的小木床和頂多十五塊錢的二手小書桌,路文良大概是不會留下的。
“電動三輪車我過幾天讓隔壁趙大叔給你騎回來,每個月我給你一百塊生活費,你花錢不要大手大腳的,以后……就少回來吧?!?/p>
一百塊……
路文良險些笑出來。
周口鎮(zhèn)這么個小地方,現在吃快餐都要五塊錢一頓了,縣城里的一百塊讓他自費三餐?路功這個當爹的可真大方。
不過他從頭到尾沒打算去討過那點生活費,他年紀雖小,可也不是沒有來錢的法子,這世道,只要舍去臉皮,賺錢還真不是什么難事兒,更何況在這個經濟正在快速飛躍的年代?
電視臺的幾個好心人在路文良的百般推脫之下,還是曬了五百塊錢給他,這就能作為他的創(chuàng)業(yè)本金了,反正生活費嘛,辛苦一點,誰還能賺不到?
托那位鎮(zhèn)上來的碎嘴太太的福,路功走的時候,全村人都知道了他聯合小老婆虐待兒子的丑事,紛紛追到村口圍觀。
“呸!呸呸呸!”
羞憤的跑到車站的路功轉頭朝著村子的方向狠狠的吐了幾口口水,晦氣的跺了下腳,心下決定,一輩子都不來這個鬼地方了。
至于掃墓,也不是只有周口村這一條路的。
且不說終于送走了路文良的趙春秀多么欣喜若狂,也不說終于扳回一局的路功怎樣暗自驕傲,這會兒的路文良,還在為了自己日后的生計努力奔波。
路功的電動三輪車送來了,同來的還有鎮(zhèn)上過來替他清掃房屋的老太太,路家的老宅收拾出來其實很費力,不過打一開始路文良也沒打算把這地方全部收拾出來過,只是自己的主臥,他還是要仔細搞搞的,能住就行了嘛。
把路功給他買的那張小床和書桌搬出去,幾個上鎖的廂房內,搬出已經蒙塵的八仙桌和木質桌椅,一些已經被蟲蛀成爛土的也沒有丟掉,路文良斬下完好的地方,如果珍貴的話,刻成木雕,這也是很值錢的。
廂房里都有床,也大多是那種雕花的風格,好在和裝飾也很搭調,路文良挑了一床最好的,鋪上厚厚的棉絮,天氣熱,還是加了一床草席,老宅的庫房里一堆爛的不成樣子的綢緞統(tǒng)統(tǒng)丟掉,把等高的箱子搬出來放在床邊,就是兩排床頭柜,里頭疊放了換洗的棉被之類雜物。
主臥遵循古制,有外間和內間兩間,靠著一個小小的隔斷門來劃分,屏風也已經被趙春秀提前拿走了,路文良于是在小隔斷那里掛了一塊窗簾布,外頭是七拼八湊來的桌椅和其他擺設,博古架上空空蕩蕩,又從角落里找出兩個積灰的陶盆放了上去,路文良打算在里頭種點小麥,也算是綠化了。
其實屋子嘛,干凈就行了,反正也不值錢,路文良在這個家里居住的時間,會隨著時間的遷徙越來越少。
盲目追求洋派的鎮(zhèn)里人看著路文良日后即將入住的環(huán)境,忍不住同情的嘆息,回到鎮(zhèn)子上,又是一番宣揚。
路文良卻沒有那么多時間來算計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了,在將庭院的枯草拔光之前,他也迎來了學校報名的時間。他這輩子還是頭一次去縣城,以前去的也不多,唯獨的幾次就是方雨心和路功還未離婚時一起去逛集市,可方雨心對路文良的姐姐路婷婷總是要更寬厚一些,集市那幾天,去縣里的人都多,車上常常會坐不下,路文良鮮少有能跟著一起去的,唯獨那幾次,都成了他美好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在想來,那時候渴望父母關注的他實在是太可笑了。
人嘛,總是更加奢望自己得不到的那些東西,其實沒有方雨心的關心,他仍舊健健康康的長大,沒有了路功的關心,他同樣活的更好,得不到的東西,可以去追求另外一些東西來彌補嘛,路文良才不會繼續(xù)這樣傻下去,他就不信這輩子他都會是孤家寡人一個。
趁著去縣城的時間,路文良突突著自己搖搖晃晃的電動三輪車,一起去縣里考察經濟發(fā)展基礎了。
三輪車速度的很快,路文良先繞了一遍一中的校區(qū),如果及時的話,完全可以在十五分鐘之內到達學校,海川市的中學上課時間都是早上八點到八點半,下課在下午五點到五點半,根據冬夏變化調換令時,加上快捷的交通環(huán)境,這令路文良興起了另一種心思。
初中的課業(yè)并不繁重,路文良曾經也是讀過夜大的,他有精力在兼顧課業(yè)的時候賺點小錢。
縣一中雖然在郊區(qū),可這片郊區(qū)卻不止一中這一個學校,縣里的好幾個學校都聚集在這里,已經算得上是縣里的一個學區(qū)點了。
這里每天的人流量絲毫不比縣中心少,報名的時候,路文良也看到了各種擺攤的小販,生意就沒有不紅火的。
反正每天要上學,不如順便賣點小吃好了。在這個城管尚未立下威名的時代,小攤販還是很有前途的,三百六十行,同樣行行出狀元嘛。
路文良可以算是一個新聞人物了,到學校報名的時候,他受到了圍觀……
恩……真的就是圍觀。
幾乎所有的教師和領導都跑到教室來圍觀他,海川市受虐兒形象深入人心,母性大發(fā)的教師們看到路文良瘦削清秀的小臉,又回憶起熒屏上那個滿身鞭痕奄奄一息的小孩,忍不住嘆息聲聲,連連道命運不公。
一中出了名的威嚴校長對他也是和顏悅色的,因為李燁對著媒體的一句“路文良成績優(yōu)異,考上了縣里最好的中學”,縣一中的名望在市里也算是大大提升,教育局的領導專門把他拎過去夸獎了一番,對此,校長撫著胡子欣慰不已。
于是在繳納了書本費之后,路文良提出的半工半讀要求時,幾乎沒有人呈反對意見。
只是路文良日后的班主任有些猶疑,是否會因為工作的原因影響孩子的學業(yè),但在路文良的保證之下,她也不得不放下心中的憂慮。
教育者們的思維總是帶著清高的,路文良拒絕了社會的捐款,放棄唾手可得的財富,卻打算用雙手為自己賺取生活費,這種行為,很得某些老教師的歡心。
天知道,路文良只是不想為自己日后如果出了麻煩再求助,被樹立一個貪得無厭的形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