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風雪伴君眠 > 韞彧之晏殊言最終命運如何 《風雪伴君眠》大結局5更新

韞彧之晏殊言最終命運如何 《風雪伴君眠》大結局5更新

2021-05-01 12:31:23 作者:祈玉
  • 風雪伴君眠 風雪伴君眠

    她一直記得,那人在她耳邊低語:“待我君臨天下,便以江山為聘,許你一世安樂,如何?”只是,她那時從未知曉,這世上,會有一人,愿為她角逐天下。如若時光不曾辜負,且與他窮盡眼中歡意。罷了,此生負他太多,但求來世,遠離朝堂,生于尋常人家。年歲正好,與他攜手,漫步于風雪,直至白頭。

    祈玉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穿越
    立即閱讀

《風雪伴君眠》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一杯咖啡,仔細品嘗則回味無窮。這部小說名叫《風雪伴君眠》,是當前炙手可熱的一部佳作。《風雪伴君眠》第5章主要內(nèi)容:行軍半月有余,征南大軍才至邊境。南韞氣候適宜,不似北臨京都那般嚴寒刺骨。雖是冬季,樹木仍蔥郁如車蓋,入眼處還可.........

《風雪伴君眠》 第四章 在線試讀

行軍半月有余,征南大軍才至邊境。南韞氣候適宜,不似北臨京都那般嚴寒刺骨。雖是冬季,樹木仍蔥郁如車蓋,入眼處還可見零星的野花。

晏殊言率領大軍尋了處易守難攻的山崗作為營地,南韞大軍在六十里開外的曠野上,從上望去,黑壓壓一片,仿若天邊的黑云。眾將士在外扎營安帳,炊煙裊裊,那是次所的火頭兵在備晚膳。

晏殊言一人獨坐于帳中,凝視著掌心的玉玦。

今日是臨鈺的壽誕,若是往年,她定會受邀入宮,以本來的身份出現(xiàn)在他面前,為他祝壽。奈何今年,她身在前線,連份賀禮也不曾備下,更未與之道別。

臨鈺曾向她許諾,待明年開春,便向陛下請旨,娶她為妃。一入宮門深似海。后宮的紛爭,她又豈會不知?待臨鈺繼承一統(tǒng),登基為帝之時,必定也坐擁后宮三千粉黛,而她,不過是寂寂宮闈中的一人罷了。其實,她所盼的卻是 “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與子泛舟湖上,把酒臨風,不問世俗間煩憂之事,肆意瀟灑!

然而,她終究還是應下了。只是,轉念一想到晏家,她又是一聲長嘆:自己若是與臨鈺成親,晏家又將何去何從?她其實不該這般自私,只念著自己。

有人端著膳食自帳外進來,晏殊言無須抬頭也知曉,來人是她的心腹,莫語。他一臉正氣,劍眉星目,倒是生了副翩翩公子的模樣。只是其周身所散發(fā)的寒氣令人望而止步。莫語的視線從那玉玦之上飄過,不經(jīng)意間低垂下頭,神色黯淡。待他抬眼時,那抹黯然早已不見了蹤影:“主子,請用膳。”

莫語自小便守護在她身邊,作為她的死士,自是知曉她身份的秘密。且他向來忠義,是以,她倒是不曾擔憂莫語會背叛她。晏殊言將那玉玦掛回頸間,抬眸,淡淡道:“先擱著罷。”

“主子,你與太子……”莫語還未來得及說完,便被晏殊言的眼神制止。他只得將膳食置于案上,而后悻悻告退。

晏殊言又何嘗不知,她與臨鈺的親事,定是困難重重。阿爹雖無雄心壯志,本是心系蒼生,可如今亦是大權在握,算得上是權傾天下。臨豐帝早便心存戒備,定然不會令晏家人入主東宮。臨豐帝真正屬意之人,實是蘇丞相家的嫡女,蘇皖。便是臨鈺執(zhí)意娶她,她也不過是側妃之位,更是臨豐帝用以牽制晏家的棋子。只是,若那時她的身份被揭穿,她連當棋子的機會都不曾擁有。晏家,再無后路。

用完膳不久,各將領便聚于帳中議論軍情。此番南韞的主帥是號稱“南韞戰(zhàn)神”的拓跋錚。論起拓跋錚,晏殊言對他還存了幾分印象。

多年前,南韞還未曾崛起,只是一小國罷了。而北臨地大物博,國力自是強盛。當年,南北交戰(zhàn),南韞戰(zhàn)敗后,為表誠意,便遣來質(zhì)子。同質(zhì)子前來的,便是這拓跋錚。她與那質(zhì)子鮮有交集,倒是與拓跋錚見過幾面,而后,便有了印象。倒不是因他的傾城之姿,乃是因他心中謀略,非常人所及。她當初極為不解,拓跋錚此等人物,怎會心甘情愿地追隨南韞質(zhì)子這樣的紈绔。只是日后,當她得知南韞質(zhì)子登上皇位之時,才恍然大悟,他的心計,才真真是無人能及。那是她此生唯一一次看錯人。且他登基之后,僅用三年時間,便使得南韞變得如此強大,隱隱有趕超北臨之勢。是以,這二人的城府與計謀,倒真是不容小覷。

首次出征,便遇上此等強敵,倒不知是福是禍。這場戰(zhàn)爭,著實有些難辨輸贏。南韞有拓跋錚這戰(zhàn)神,戰(zhàn)術出神入化。而北臨,不遑多讓,有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晏家軍,實力自然亦不容小覷。晏殊言所想,確是如此。這場戰(zhàn)爭持續(xù)月余,雙方都有折耗,倒真未瞧出哪方獲勝的希望大些。

晏殊言在這月中雖未受重傷,但亦是輕傷不斷。好在身便有個知心的莫語,這身份之事才未能泄露,被旁人知曉。

與此同時,一封戰(zhàn)報自戰(zhàn)場快馬加鞭送至南韞帝宮。金鑾殿上的帝王看著戰(zhàn)報,臉色霎時便陰沉了下來。近侍大著膽子斜睨了一眼那戰(zhàn)報中所寫,便暗自不解。這北臨的晏殊年雖盛名在外,卻不及其父,與拓跋將軍相比,也實是不足為患。陛下的臉色怎會這般不好。更令他不解的是,陛下讀罷此信后,匆匆將朝中之事打點完畢,便連夜離開帝京。這倒真是難為了他,須得易容成陛下的模樣,瞞過百官,還得與后宮周旋。

北臨駐營之地,有兩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在僻靜的一隅低語。

“那晏殊年身旁跟了個大冰塊,膳食之事未曾假借他人之手,便是受傷,也不曾召軍醫(yī)前去瞧傷,著實無從下手?!币蝗说吐暠г埂?/p>

“莫非,他早已識破我等的計劃?”

“并非如此,許是他歷來謹慎。若是他將我等識破,那冰塊怕是早便對我二人下手,又豈會按兵不動,任由我們這般行事?”

“既是如此,接下來可有何計劃?若是無法完成任務,我便不能活著回去。且家中老小俱在大人手中,生死未卜?!币蝗寺曇糁杏忻黠@的焦灼。

“切勿心急,壞了大計。南北戰(zhàn)事久久不結束,我們便有的是機會。再等等,他總會有疏忽的地方。”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