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夏大帝》 章節(jié)介紹
小說《川夏大帝》是當下風靡全國的優(yōu)秀作品,其作者李老棍子自然而然也成為書迷們崇拜的偶像。《川夏大帝》第4章主要內(nèi)容概述:李梟下意識地修煉起吐吶之術,原本停滯不前的靈源開始緩慢地運轉起來。靈氣源源不斷地向丹田處匯集,李梟只覺通體舒暢。不知不覺.........
《川夏大帝》 第4章 發(fā)現(xiàn)寶藏 在線試讀
李梟下意識地修煉起吐吶之術,原本停滯不前的靈源開始緩慢地運轉起來。靈氣源源不斷地向丹田處匯集,李梟只覺通體舒暢。
不知不覺間,月亮升了起來。李梟沉浸在修煉中,沒有發(fā)現(xiàn)河水中的某處正散發(fā)出一縷奇異的微光,與清幽的月光相應成輝。大約子時,感覺到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氣侵向五臟六腑,李梟從水中一躍而起。
直到此時,李梟才察覺到河水的怪異。河水不再像白天溫暖適宜如同溫泉,而是變得寒氣逼人如墜冰窖。李梟盯著河水中的微光陷入了沉思。這河水晝夜溫差如此之大,肯定不是河水本身的問題,很顯然是水中有古怪的東西。思及此,李梟果斷地向著發(fā)光的地方躍去。
李梟潛入河底,找到光源處,發(fā)現(xiàn)散發(fā)微光的是一塊有兩個拳頭般大小的石頭。石頭被鑲嵌在一方一丈左右大小的石塊上,凸出石塊約莫手指甲般高度。該石頭近乎圓形,中間由一條S曲線隔成兩半,一半呈白色一半呈黑色,看上去像極太極八卦圖標。
此刻發(fā)出亮光的,正是黑色部分中間位置的一粒蠶豆般大小的白點。李梟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石頭的黑色部分,剛一觸碰到便條件反射的彈開。那一瞬間的感覺猶如掉進萬年冰窟,李梟毫不懷疑,自己要是稍慢一步,右手肯定會被凍僵掉。李梟再次把手伸向白色部分,這次也是一觸即離。果然如他猜測般,白色部分是熾熱滾燙的。
李梟閉上雙眼,片刻后雙目暴睜,頓時眼里精光大盛。李梟一瞬不瞬地盯著石頭,果然,石頭在以肉眼幾乎看不見的速度在向順時針方向移動。
李梟習慣逆向思維。俗話說得好,“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李梟毫不猶豫地雙手上前緊握石頭,拼勁全力向逆時針方向移動。幾乎就在手碰到石頭的一剎那,李梟感覺自己丹田內(nèi)就像同時在經(jīng)歷冰雪侵襲和火山噴發(fā),真真是冰火兩重天。
李梟咬緊牙關,心中默念吐吶之術,頓時,無窮無盡的靈氣就像決堤的江河向其體內(nèi)沖去。就在這時,李梟發(fā)覺加注在體內(nèi)的疼痛在漸漸消失,而且石頭有松動的跡象。李梟心中一喜,繼續(xù)默習吐吶之術。
大約兩個時辰之后,靈源凝聚靈氣的速度開始趨于平靜。如果此時李梟具備透視眼,或者達到老者那般修為境界的話,便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靈源已經(jīng)成形。不僅成形了,而且形狀相當清晰、逼真。那形狀只要看一眼,便可分辨出是兩柄形狀相同,顏色分別為黯黑、銀白的雌雄劍。
大約又過了一刻鐘之后,“八卦石”終于被完全擰開了。與此同時,周圍一陣地動山搖。李梟只來得及抓住“八卦石”便掉進了一個山洞。
李梟睜開雙眼,發(fā)現(xiàn)身上只是壓著幾塊碎石,身體并未受到太大傷害,左手里還攥著情急之下抓住的“八卦石”。此時的“八卦石”已經(jīng)恢復了常溫,與普通石頭無異。李梟一只手把身上的碎石扒拉掉,隨手把“八卦石”往懷里一揣。
李梟站起來,開始打量起四周。這一刻,如果不是性格內(nèi)斂、淡漠的李梟,而是換作另外一人的話,肯定會陷入癲狂之中而無法自拔的!只見眼前成箱成箱的金銀珠寶井然有序地堆放在角落里,正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p>
李梟數(shù)了數(shù),足足有十二箱金銀珠寶!
李梟只是隨意翻看了一下大堆珠寶,便移開了視線。李梟的注意力被一只陳舊的大鐵皮箱完全吸引了,李梟迫不及待地走向前去。憑借著多年作為殺手的敏銳直覺,李梟敢斷定鐵皮箱子里必有好東西。
用石頭鑿開鐵皮箱子上的大鎖,李梟小心翼翼地掀開上面的蓋子,頓時眼前一亮。只見里面盛放著大約十來件各式各樣的武器,有兩柄寶劍、三把大刀、兩柄長槍、一張弓、一把匕首、甚至還有一柄大鐵錘。
兩柄寶劍看上去普普通通,樸實無華。劍柄呈暗紅色,毫無圖案珠寶的裝飾。劍鞘呈暗青色,僅在上面分別刻有繁體的“麒麟”二字。顯而易見,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雙股劍了。
李梟兩手各拿一把在手中掂了掂,重量幾乎相同,大約重六斤八兩。抽出劍身,只見麒劍和麟劍完全相同,不像平常的劍散發(fā)出耀眼的銀光,而是通體黝黑。只一眼,李梟便喜歡上了。
李梟依依不舍的放下寶劍,拿起其中一把大刀。刀身刻有松紋,刀型流暢,大氣中透出一股細膩。刀柄復古雍容,鑲嵌有一顆打磨得光滑圓潤的黑色瑪瑙石。這把刀便是古錠刀無疑了。
李梟毫不留戀地放下古錠刀,拿起另一把大刀。只見刀柄上繪有七顆形狀相同、大小不一的天芒星,光華奪目,刀身上流轉的光芒異常耀眼。李梟覺得這把刀與三國時代的七寶刀有點相似,決定給它起名“七星寶刀”。
李梟拿起最后一把刀,只見該刀通體狹長,前端有三叉刀形,刀身兩面有刃,刀尖又尖又直。毫無疑問,這便是三尖兩刃刀了。
李梟對刀不甚感冒,只是隨手把玩了一番就放下了。之后拿起其中一柄長約一丈,重約七七四十九斤的長槍。此槍由精鋼混青銅打造而成,端的是古樸厚重、霸氣十足。此槍大約名喚“青鋼槍”。
李梟看向另一柄槍,長約八尺,通體銀白,槍端雕有戲珠龍頭。此槍由精鋼淬銀而成,銳利無比。暫且稱其為“銀龍槍”。
再看那張弓。此弓由比鋼鐵還要堅硬但異常輕盈的紫檀木制作而成,弓身刻有鎮(zhèn)翅欲飛的鳳凰。由此看來,此弓必為女子之物,而且此女子身份不低。大概,這弓名為“鳳凰弓”。
李梟看了看那柄形狀怪異的大鐵錘,該鐵錘重約二百斤,由寒鐵混紫銅所制,錘身呈圓形,錘身布滿玄鐵尖錐。
李梟最后拿起那把最易被人忽視的匕首,往鐵鎖上微微用力一削,鎖頭頓時被削成兩截。李梟心中一喜,這把匕首真真是削鐵如泥了,李梟如獲至寶。也正是這把匕首,讓李梟在日后的戰(zhàn)斗中多次反敗為勝。
在大鐵箱的后面放著一個外觀精美、做工細致考究的鏤空雕花黃花梨木錦盒和一個與之配套的箱籠。
李梟打開錦盒,只見里面放著一件軟甲。軟甲由天蠶絲制成,呈赤紅色,狀如龍鱗。故此,可稱其為“紅龍鱗甲”。軟甲摸起來輕盈、柔軟,穿在衣服里面只覺貼身、舒適。
再打開箱籠,這一刻李梟不由得咧開了嘴角。如果說發(fā)現(xiàn)匕首是欣喜,發(fā)現(xiàn)軟甲是驚喜,那么發(fā)現(xiàn)箱子里的東西只能用狂喜來形容了。只見箱籠里整整齊齊地放有不下二十本書籍。
李梟大致翻了翻,除了涵蓋修靈秘笈、兵法、陣法機關、煉丹、煉器等方面內(nèi)容,甚至還包含農(nóng)業(yè)種植、興修水利等方面內(nèi)容。
李梟終于理解,當初歷太祖李弘在歷國建立前得到這批寶藏為什么要先埋藏起來了。若是消息走漏被皇帝知道,上繳倒是小事,若是因此被定個謀逆不臣之心就大事不妙了。
李梟暗忖,寶藏既然能被運進來,那么必然有隱秘的出口。至于自己掉進來的那個入口,已經(jīng)在掉下來的那刻被石塊封死了,而且也不可能是出口。
李梟脫下身上的粗制外衫,上身僅著一件紅龍鱗甲。從黃花梨木箱籠中挑出兩本修靈秘笈、一本有關上古陣法的書,放到鋪好的外衫上。又從成堆的珠寶中拿了二十來個金元寶和七八個銀元寶、兩顆鴿子蛋般大小的夜明珠、還有一塊極品翡翠玉佩,跟“八卦石”放在一起,用外衫包好。除了那把匕首,李梟又從大鐵箱中拿起那兩柄麒麟劍。
做完這一切之后,李梟開始尋找出口。
大量金銀珠寶散發(fā)出的耀眼光芒,把整個山洞照得亮如白晝。假如搜索仔細的話,大概連螞蟻洞都能發(fā)現(xiàn)。李梟對山洞展開地毯式搜索,甚至連犄角旮旯都沒放過,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整個山洞,包括洞頂,渾然一體,毫無人工開鑿過的痕跡。李梟不放棄,又重新搜索一遍,還是沒有絲毫進展。
李梟閉上眼睛,把整個山洞構造和自己搜索的過程在腦中回放一遍。倏地,李梟睜開雙眼,眼中精光一閃。李梟從包袱中拿出“八卦石”,立在被封住的那個入口正中央,直面該入口對面的石壁,調(diào)動靈源靈力緩緩在丹田處運行一個周天。手中的“八卦石”仿佛受到感應般開始變得一半灼熱、一半冰冷。只是,李梟沒注意到的是,包袱旁的麒麟雙劍也如同受到召喚一般,發(fā)出了一聲細微的嗚鳴。
大約過去了半個時辰,對面石壁出現(xiàn)了一個凹槽。凹槽的形狀正是“八卦石”的模型。凹槽與周圍石壁銜接得天衣無縫,李梟不得不感嘆這個機關的鬼斧神工。
李梟把“八卦石”往石槽中一放,大小分毫不差。李梟默念吐吶之術,雙手握在“八卦石”上,向順時針方向移動。約莫一刻鐘之后,只聽轟隆一聲,石壁正下方的地面下陷了一塊,出現(xiàn)了一個缸口般大小的洞口。無疑,這便是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