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旭日 > 姜旭顧長東小說最新章節(jié)更新 《旭日》最新目錄

姜旭顧長東小說最新章節(jié)更新 《旭日》最新目錄

2021-12-20 16:30:26 作者:孤竹老頭
  • 旭日 旭日

    新中國的建立,猶如旭日東升,光芒萬丈。本書寫的就是新中國建國前后發(fā)生的事情。開國大典怎樣的隆重?如何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民生?如何封閉妓院、安置妓女?怎樣剿滅土匪?怎樣鎮(zhèn)壓反革命、打擊黑社會?怎樣雷厲風行地反腐???怎樣搞土地還家、農(nóng)民翻身?……

    孤竹老頭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旭日》 章節(jié)介紹

《旭日》是一部值得大家細細品讀的優(yōu)秀小說,很多網(wǎng)友期待能夠進行電視劇改編。不過,至于能拍成什么樣,大家又很是擔心!經(jīng)典章節(jié)(3占領總統(tǒng)府(1)內(nèi)容放送:3、占領總統(tǒng)府(1)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zhàn)役打響,22日當解放軍主力部隊從東、中、西.........

《旭日》 3 占領總統(tǒng)府(1 在線試讀

3、占領總統(tǒng)府(1)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zhàn)役打響,22日當解放軍主力部隊從東、中、西三路渡過長江,尚在對南京形成大包圍的進軍途中,**黨政府和軍隊就已經(jīng)撤出南京了。

這樣,占領南京的任務就歷史性地落在了離南京最近的35軍身上。

此時,南京幾乎是一座空城,而來自南京前方的報道更是完全真空。新華社上百名前線記者,幾乎全都跟隨主力部隊向江南縱深挺進,以至于4月23日這天,主席等了整整一天都無南京消息。

他只好在第二天凌晨,為新華社寫的《南京**黨反動政府宣告滅亡》的電訊稿中,用了“如果昨夜沒有入城,則可能于今日入城”的措辭。

究竟是何人、何時最先進入南京、占領總統(tǒng)府,也因此而變得撲朔迷離,有了多個版本。在當事人言之鑿鑿、繪聲繪色的講述中,總統(tǒng)府門樓上的那面青天白日旗,不知道被扯下過多少次。

其中,104師312團3營管玉泉等人,因有新華社記者鄒健東拍攝的經(jīng)典照片——管玉泉和戰(zhàn)士們站在總統(tǒng)府門樓上升旗,而逐漸得到普遍認可。然而,近日103師偵察連幾位老同志的回憶文章,則提出了新的證據(jù)。

日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赴南京、杭州兩地,采訪了10多位健在的戰(zhàn)爭親歷者,試圖穿越60年的歷史迷霧。

渡江第一船有一種說法認為,解放南京這么重大的戰(zhàn)功之所以很少見諸報端,是因為吳化文部隊的“不光彩歷史”。南京軍區(qū)政治部編研室副主任陳廣相上校,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糾正了這種看法。

“首先不能說35軍是吳化文的部隊,它是由吳化文的起義部隊和我軍的魯中南縱隊合編而來的。經(jīng)過改造、整編、教育,跟原來不能同日而語?!标悘V相說。

對于整編的難度,時任35軍政委何克希,在其僅在家庭內(nèi)部傳閱的《何克希自傳》中,描寫得十分生動?!皠傞_始,我們通夜不能睡覺。(吳舊部的)特務可以爬到我們的房頂上威脅。吳化文帶來的師長還要給他們發(fā)大煙?!蹦畹酱颂?,何克希的女兒何小魯連連感慨,那時的政治工作真是非常靈活。

陳廣相認為,解放南京從軍事角度來看,規(guī)模、影響都很有限,但35軍在南京之敵撤退時機動靈活地渡江入城,加快了南京解放的進程。

103師偵察連楊守來有幸目擊了這一決策過程。當時他被政委何克希、103師作戰(zhàn)科長兼?zhèn)刹榭崎L沈鴻毅叫去,讓他去請示軍長吳化文:敵人看起來要逃跑,應該怎么辦?

多年之后,在杭州徐傳翎的家中,4位偵察連的老戰(zhàn)友難得地重聚在一起,互相糾正和印證,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當年的往事。他們是副排長何鵬,83歲;機槍班班長徐傳翎,82歲;偵察員楊守來,82歲;偵察員魏繼善,81歲。

楊守來記得,22日傍晚他是在浦口的西北角某處找到軍長的。吳化文不在江邊第一線,楊守來既調(diào)侃他怕“江邊有炮”,也理解他的處境“尷尬”。軍長指示,派人過去搞清楚情況。

于是,找船的命令下達了。

渡江戰(zhàn)役中,北岸我軍渡江的船只開出港口向江南進發(fā)。

由于本來沒有渡江任務,這支部隊事先沒有征集一條船(也有說征集后全都支援了兄弟部隊)。而**黨部隊為了防止解放軍渡江,已經(jīng)燒光了江面上的所有船只。

徐傳翎成了全軍唯一的“中獎者”。他帶著兩個戰(zhàn)士,在一條小河汊中找到一條被稻草覆蓋的小漁船。當時整個江邊都轟動了。

徐傳翎是最幸運的,但他又是最不走運的。由于身著軍裝,他被剝奪了上船的資格。便衣排的副排長何鵬被叫來,讓他挑4個人坐船過江,偵察情況并找船。

何鵬挑了魏繼善、孫晉海、尹鴻亮和周建喜。“因為他們都是神槍手。魏繼善打鴿子一槍一個?!焙矽i說。

這時,師領導親自作動員?!皫熣谝痪湓捠牵河惺裁匆??大家答:沒有!第二句:你們要完成任務!大家答:保證完成任務!第三句:回來給你們記功!黨忘不了你們!孫晉海說:搞不到船就在江南打游擊不回來了!”

5個人、兩個船工在萬眾矚目下上了船。魏繼善記得,當時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

上岸后不久,何鵬他們便在地下黨的幫助下找到了一艘船,就是著名的“京電號”。南京下關電廠的工人接到地下黨的指示后,以發(fā)電需要運煤為借口,才在**黨的毀船令中保住了這艘鋼質(zhì)蒸汽船。

這艘船在渡江中立下頭功,以致后來鄧**、陳毅過江時,也指定要坐這條船,遂成為赫赫有名的“渡江第一船”。

奔向總統(tǒng)府“京電號”靠長江北岸時,天已擦黑。碼頭上人山人海,如沸騰了一般,都爭著上船。

按照戰(zhàn)斗序列,應是104師首先渡江。35軍共3個師,103師(偵察連直屬師部)、104師(管玉泉是312團3營營長)、105師(主要是吳化文的起義部隊)。

“眼看104師要上船了,我瞪著已經(jīng)兩天兩夜沒合過的血紅眼睛大聲說,不讓103師先過,起碼讓我們師偵察連先過!且不說船是我們冒死找來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已經(jīng)和對岸的工人同志建立了聯(lián)系,熟悉情況。”沈鴻毅的回憶文章中寫道。

這一理由說服了何克希,他同意第一船由103師偵察連先過,然后再把船交給104師。

晚八九點鐘左右,103師偵察連首先乘坐“京電號”抵達下關碼頭。在地下黨的安排下,60多個偵察員們分乘兩輛卡車,一輛由沈鴻毅率領去占領國防部二廳(魏繼善在這輛車上),另一輛由副連長帶隊去占領總統(tǒng)府(何鵬、徐傳翎、楊守來在這輛車上)。

卡車進入挹江門,沿中山北路向南行駛,昏暗的路燈將道兩旁的梧桐樹陰影投在地上。

車到國民政府司法院外時,10多個**黨兵正在裝車準備逃跑。看到卡車駛來,一個**黨兵上來攔車,見卡車不停,對方開了槍。徐傳翎的機槍答話了。機槍打著打著突然卡殼了,還沒等換槍管,對方已經(jīng)投降。在新街口和總統(tǒng)府附近,他們又兩次跟敵人遭遇,對方都是一觸即降或逃。

大約22日晚12時左右,卡車到達了一處大門前。這就是總統(tǒng)府了!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