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 章節(jié)介紹
小說《旭日》創(chuàng)意十足,孤竹老頭推陳出新,融入本就非常擅長的腦洞后劇情超展開,成就了這么一本輕松詼諧,節(jié)奏緊湊,一口氣看下來居然有點停不下來的超級好書。該小說(5毛主席賦詩)內容介紹:5、毛主席賦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黨.........
《旭日》 5 毛主席賦詩 在線試讀
5、毛主席賦詩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黨反動派盤踞了22年的南京。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主席主席揮筆寫成此篇。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1]風雨起蒼黃[2],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3]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4]。
宜將剩勇追窮寇[5],不可沽名[6]學霸王[7]。
天若有情天亦老[8],人間正道是滄桑[9]。
(1949年)
注釋1.鐘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東面。
2.蒼黃:同“倉惶”。
3.虎踞(jù)龍盤:形容地勢優(yōu)異。三國時諸葛亮看到吳國都城建業(yè)(今南京市南)的地勢曾說:“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保ㄒ姟短接[》引《吳錄》)石頭即石頭山,在今南京市西。
4.慨(kǎi凱)而慷:感慨而激昂。曹*《短歌行》:“慨當以慷”。
5.宜將剩勇追窮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軍(三大戰(zhàn)役大量殲滅**黨反動派部隊后)過剩的勇氣。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后漢書?皇甫嵩傳》:“兵法(指《司馬兵法》),窮寇勿追?!边@里改變了這種說法,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把敵人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掉,不要留下后患。
6.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種手段獵取名譽。
7.霸王:指項羽。項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劉邦(后來的漢高祖)同時起兵反秦。劉邦先據(jù)秦都咸陽拒項羽。項羽殲滅了秦兵主力,擁四十萬大軍入咸陽。他當時為了避免“不義”之名,沒有利用優(yōu)勢兵力消滅劉邦,后來反為劉邦所消滅。
8.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詩句,原詩說的是漢武帝時制作的極貴重的寶物金銅仙人像,在三國時被魏明帝由長安遷往洛陽的傳說。原句的意思是,對于這樣的人間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傷而衰老。這里是說,天若有情,見到**黨反動統(tǒng)治的黑暗殘酷,也要因痛苦而變衰老;9.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正道,社會發(fā)展的正常規(guī)律。滄桑,滄海(大海)變?yōu)樯L铮@里比喻革命性的發(fā)展變化。古代神話:女仙麻姑對另一仙人王方平說,他們相見以來,東海已經(jīng)三次變?yōu)樯L铮ㄒ姼鸷椤渡裣蓚鳌罚?/p>
時代背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黨拒絕在和平協(xié)定上簽字。當夜,解放軍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長江上,分三路強行渡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主席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fā)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令全軍堅決、徹底、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抵抗黨的**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即在西起江西湖口、東至江蘇江陰的一千余里的戰(zhàn)線上強渡長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晚,東路陳毅的第三野戰(zhàn)軍占領南京。
主席聽到這個消息大快人心,于是寫下了有名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本詩氣勢恢宏,語言鏗鏘有力,它表現(xiàn)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黨反動派的信心和決心,表達了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念!
南京的解放宣告了**黨統(tǒng)治的徹底覆滅,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主席就在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后的兩三天內醞釀成這首雄渾的詩作。
主席同志這首詩最早發(fā)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
翻譯“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革命的暴風雨震蕩著蔣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直搗蔣軍苦心經(jīng)營三個半月的根據(jù)地—南京城。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以雄奇險峻而著稱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時候都美麗。這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應該趁現(xiàn)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可學那貪圖虛名,放縱敵人而造成自己失敗的楚霸王項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p>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fā)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詩詞鑒賞鑒賞之一整體把握全詩56字,主席寫于1949年。這是一首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的詩篇。詩人熱情歌頌了人民解放軍飛渡長江天塹,解放南京,改造黑暗舊社會的光輝史實。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詩句,闡發(fā)了“追窮寇”的深刻軍事哲理。
全詩風格豪放,筆意雄奇,飽含哲理,敘事與議論結合緊密,活用典故。
逐句分析全詩前四句著重于敘事,后四句主要是議論首聯(lián)描繪了解放軍解放南京戰(zhàn)役的宏偉場面,總結全詩。
頷聯(lián)進一步贊頌了南京解放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抒發(fā)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頸聯(lián)是全詩的主旨和靈魂。詩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失敗的典故為教訓,不能像項羽那樣,不能放松警惕,要善始善終。
尾聯(lián)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全詩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總結。詩人引用唐代大詩人李賀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詩句,推陳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將戰(zhàn)勝舊事物的哲學道理。
鑒賞之二主要內容1949年,中華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強渡長江,占領了**黨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南京的解放,標志著**黨政權在大陸的統(tǒng)治完全崩潰。接著,解放軍又以破竹之勢,解放華東、中南和西南的大片土地。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神州大地開始了歷史的新紀元。在這歷史巨變的關鍵時刻,主席寫下了這首《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南京古稱建業(yè)、金陵,依山傍水,地勢險要,不僅歷來為兵家所爭,而且亦是好幾個封建王朝的帝都。**黨統(tǒng)治時期,南京又是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統(tǒng)治的中心。本詩一開頭就寫出了革命風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氣勢?!扮娚斤L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敝飨瘜庀掳偃f雄兵那種自豪心情溢于字里行間,過大江的“過”字,有幾層心境復合在一起,其一,蔣軍曾說千里江防牢不可破,但江防再嚴,也難于抵擋百余萬精兵強將,這個“過”字,既反映主席對革命軍事力量的自豪自信,也含有對敵軍江防的不屑。其二,長江一過,南京就在岸邊,過大江即意味著攻城隅府,南京政府就此休矣,這個過字,是解放軍為中止**黨中央政權反動統(tǒng)治而打上的句號。其三,主席解答了一個設問,鐘山風雨為何竟敢令大地蒼黃變化?依靠的是百萬雄師,依靠的是雄師百萬過大江,主席用首聯(lián)兩句詩再次論證了一個著名論斷:“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碑斎唬@里并不是再用理論演繹來論證這個論斷,而是以改天換地的歷史巨變事實來論證,如此的印證怎不令主席豪情升騰。
在詩的二聯(lián)中,主席繼續(xù)升騰歷史豪情。南京歷來被形容為虎踞龍盤之地,是建立帝業(yè)的好地方。漢末孫吳政權,明代朱氏朝廷,太平天國,以及孫中山的臨時民國政府均立都于此。盡管蔣**也看重這塊地方的帝王景象,但終因反歷史進步而被人民鏟除。主席率領的中央紅軍,當年曾被蔣**軍隊追趕于窮山惡水之間,奔走二萬五千余里才擺脫被消滅的困境。如今,主席率領的百萬正義之師鏟除了南京**黨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主席對比歷史情境的變遷,既自豪,又激動。他看著南京市民歡迎解放軍解放南京的捷報,為人民歡呼解放而動情,為人民的歡呼而高興。
南京雖然解放了,但全國還有一大片土地仍在**黨統(tǒng)治下。**黨軍隊雖元氣大傷,仍有殘兵百萬,如得以喘息,勢必卷土重來,那是危險的。因此,主席寫下了非常著名的三聯(lián)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潔學霸王”。當年,項羽為博得“仁慈”的虛名,寬大為懷,沒有用優(yōu)勢兵力消滅劉邦的軍隊,結果反被重新壯大勢力后的劉邦消滅。歷史的教訓必須吸取,主席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曾引用寓言故事,強調不要憐惜蛇一樣的惡人,不要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堅持革命到底,才能爭取革命的全勝。這兩句詩廣為人們引用。而不僅表明了中國黨人的戰(zhàn)略思想,而且表達了黨為中國人民千秋萬代幸福高度負責的歷史責任感,成為中國黨人的座右銘。
詩的末聯(lián)“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岸?,包含著主席對歷史的慨嘆。天是自然之物,然日夜聞睹歷史變遷,自然的天亦會對人類社會性的發(fā)展產(chǎn)生感情反應。老,通常是指自然之物進入衰敗期,也可喻為社會態(tài)勢漸入遲鈍之境,然而“老”字有時可指代一種成熟的境地。全句意思是說,天地若是通人類情性,那它們耳聞目睹人類是如何在反壓迫、反剝削斗爭中發(fā)展以后,天地亦會同情為自身解放奮斗不息的人類進步力量的。這種同情怎么表現(xiàn)呢,主席筆調一轉,證明人類歷史盡管幾遭兵火戰(zhàn)亂,然而大的趨勢總是滄海變桑田。滄海變桑田才是人間正道。雖然滄海變化是人類所為,但主席巧妙地在詩中寫成似乎是宇宙所為。這二句詩是對全詩的升華,一是表現(xiàn)了這樣的一種想法,別看當年蔣**政權窮兇極惡鎮(zhèn)壓人民解放事業(yè),歷史進步終究是阻擋不了的。二是有些人指責解放軍理勝不饒人,窮追狂打**黨殘余勢力。這樣做是向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負責。戰(zhàn)爭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的,中國黨人最終的目的還是和平、建設,把滄海變成桑田。正如主席當時所說的那樣:“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jīng)*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洗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深刻涵義,這就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人民取得了勝利,人民更懂得如何鞏固這勝利,如何建設光輝燦爛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