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業(yè)帝國》 章節(jié)介紹
《大明工業(yè)帝國》是當前炙手可熱的小說,由作者三酸二堿編寫,整個故事波瀾起伏,讓人讀罷蕩氣回腸。《大明工業(yè)帝國》第1章介紹:崇禎元年。王恭廠。一間迸濺著火星的作坊內(nèi)。馬由桂穿著一件青布對襟,手里的一根銃管逐漸成型:“自己好歹是個工科博士,到了.........
《大明工業(yè)帝國》 第一章 我要炮轟西方國門 在線試讀
崇禎元年。
王恭廠。
一間迸濺著火星的作坊內(nèi)。
馬由桂穿著一件青布對襟,手里的一根銃管逐漸成型:“自己好歹是個工科博士,到了大明居然成了一個匠人。”
“必須要想個辦法脫了匠籍,要不然按照大明的匠籍制度,一輩子只能當個匠人了?!?/p>
“以自己腦子里的工業(yè)知識,怎么說也要在大明搞起一場工業(yè)化,讓我漢家王朝的科技水平永遠把西方踩在腳底下?!?/p>
工科博士馬由桂在做實驗的時候發(fā)生了大爆炸,從昏迷中醒過來,就已經(jīng)在大明了。
還是一名剛巧也遭受了王恭廠大爆炸的少年學徒身上,看來一切的巧合,都有必然。
馬由桂等著燒紅的銃管慢慢冷卻,作坊門前的青磚道路上,走進來兩名氣度不凡的中年文士。
前面那名中年文士氣度不凡,是他那一身青色白鷴補子官服襯托的。
正五品高官。
后面那名中年文士只是身穿一件皂色襕袍,頭戴軟巾,明顯只是一名沒有任何官職的生員。
五品高官對待這名連個小吏都不是的生員,卻是十分的客氣,兩人一路走一邊還在爭論些什么。
走到作坊大門前,馬由桂仔細一聽,原來是在爭論怎么才能讓火繩槍的射程更遠。
五品高官對于大明的各種火器很是精通,平淡的說道:“一寸半,只要銃管再增加一寸半的長度,就能讓火繩槍發(fā)射出去的鉛彈更遠?!?/p>
生員卻是輕輕搖頭,認真的說道:“銃管增加一寸半,重量也會增加,影響官兵的使用。”
“一寸就可以了,增加射距的同時,還不影響官兵的使用?!?/p>
馬由桂從來沒在王恭廠見過五品高官,以他匠人的身份就連一個九品芝麻官都見不到,很清楚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也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抓住這個改變匠籍的機會。
“此言差矣!”
馬由桂立即用古人說話的習慣,說了一句,嚇的周圍匠人們差點沒跪在地上。
青磚小路上的五品高官回頭看了一眼,瞧見了一張俊朗的少年臉龐,心想當個匠人可惜了。
也只是可惜了一句,沒有理睬這個小小的匠人,回過頭繼續(xù)向前走。
一個小小的匠人而已,能有什么可以讓堂堂五品高官所看重的。
那名讓五品高官很是客氣的生員,心里也是贊嘆了一句好一個俊朗少年郎,不免對他多了一絲興趣:“聽你說話的口氣,也是讀過書的?!?/p>
“你不贊同宋某的看法,不知道有何高見。”
五品高官皺了皺眉頭,停住了腳步。
馬由桂瞧見五品高官停下了腳步,握緊的手掌慢慢松開,知道自己抓住這個改寫命運的機會了。
明清兩代還沒有彈道知識,一般認為火繩槍越長威力就越大。
尤其是到了簽訂無數(shù)不平等條約的滿清,滿清鍛造的抬槍,居然達到了兩米的長度。
鉛彈在火繩槍內(nèi)摩擦的時間太長,火藥推動力消減了一大半,威力還不如明朝的火繩槍。
馬由桂看著生員,鄭重的說道:“膛線,只要刻畫了膛線就能提高射程?!?/p>
膛線?
生員聽到這個新詞眼睛一亮,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卻是他從來沒接觸過的學識,心里的興趣更濃了。
五品高官也對這個新詞產(chǎn)生了一些興趣,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不少。
雖然沒有聽說過這個新詞,細細一品,挺有深意的。
馬由桂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引起這名五品高官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讓他繼續(xù)聽下去。
這樣的五品官員在朝廷里可是六部的高官,別說是幫他脫了匠籍了,就是幫他在朝廷里謀劃個一官半職的也不成問題。
接下來,生員的反應果然是在馬由桂的預料之內(nèi),笑著問道:“這個膛線是何物?!?/p>
馬由桂沒有直接回答他,自己就算是說的天花亂墜,不能眼見為實的話,在五品高官心里只會留下一個嘩眾取寵的印象。
走到不遠處的木料旁邊,從里面拿出來一支精美火繩槍,這是馬由桂憑借自己工科博士的知識鍛造的新火繩槍。
更為準確的說,應該是燧發(fā)線膛槍。
馬由桂上輩子熱衷于槍械,腦子里有一系列完整的火器發(fā)展史。
火槍分為第一代火繩槍,第二代燧發(fā)槍,第三代燧發(fā)線膛槍,第四代擊針槍。
馬由桂打造的這個私貨,足足領(lǐng)先了大明甚至整個世界。
兩代!
射程達到了驚人的五百米。
大明,以及英格蘭、法蘭西、倭國等世界各國使用的火繩槍,不過一百多米的射程。
至于滿清的弓箭。
馬由桂只想說兩個字。
呵呵。
果然,就在馬由桂拿出燧發(fā)線膛槍,生員的視線全被這支經(jīng)過包裝的‘火繩槍’所吸引了。
五品高官緊皺的眉頭徹底舒展了,臉上也出現(xiàn)了不少興趣。
馬由桂把燧發(fā)線膛槍背在肩膀上,拱手道:“咱們?nèi)チ诵?,兩位就明白這個膛線是什么了?!?/p>
生員看向了五品高官,似乎是在詢問他的意思。
因為這個小小的匠人已經(jīng)耽擱了不少時間了,五品高官手里還有一堆事情,哪里有那么多的閑工夫放在這個匠人身上。
五品高官的回答卻是出乎了生員的預料:“你宋應星有興致,本官怎么能破壞了賢弟的雅興?!?/p>
“不過咱可說好,明天要請本官去便宜坊喝頓好酒?!?/p>
生員笑了笑說道:“初陽兄這么給面子,一頓哪里夠,兩頓還差不多?!?/p>
馬由桂聽到一句宋應星,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曾經(jīng)最想見的明朝科學界泰山北斗,竟然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
宋應星所著作的《天工開物》,不僅是世界上第一部綜合性的科學著作,還在法、英、德、意等西方流傳,受到十八世紀西方學者的推崇。
還是馬由桂一定要收編的明末科學家之一,以宋應星世界級的智慧,再通過后世系統(tǒng)化的數(shù)理化培養(yǎng)。
那畫面。
太美。
馬由桂都不敢想。
說不定在大明能夠造就出一位大明的愛因斯坦。
馬由桂就能完成心里的野望了,一種必須要彌補的遺憾。
炮轟西方各國國門。
逼迫倭國、英格蘭、法蘭西等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建造一個日不落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