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子承父業(yè) > 《子承父業(yè)》諸葛瞻劉禪最新章節(jié) 第6章免費閱讀

《子承父業(yè)》諸葛瞻劉禪最新章節(jié) 第6章免費閱讀

2024-07-03 21:03:39 作者:刀鋒瓜雪心
  • 子承父業(yè) 子承父業(yè)

    我穿越了,幸運的是我爹是丞相,不幸的是我爹死了。沒錯,我爹就是諸葛亮,而我是諸葛瞻。此時三國鼎立,英雄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歷史的車輪走向少為人知的三國后期。北望曹魏,司馬家的野望逐步顯現(xiàn)。東觀孫吳,晚年的孫權正殘害忠良。那我該如何才能拯救你,我的大漢?多年后,諸葛瞻躬身對劉禪道:今長安洛陽已復,請陛下還于舊都。

    刀鋒瓜雪心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子承父業(yè)》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一杯咖啡,仔細品嘗則回味無窮。這部小說名叫《子承父業(yè)》,是當前炙手可熱的一部佳作?!蹲映懈笜I(yè)》第6章主要內(nèi)容:諸葛瞻自從穿越過來之后,就沒好好休息過,再加上這一連串的變故,精神已經(jīng)支持不住了,現(xiàn)在大局已定,頓時就支撐不住,昏.........

《子承父業(yè)》 006千古一羽終飄去 在線試讀

諸葛瞻自從穿越過來之后,就沒好好休息過,再加上這一連串的變故,精神已經(jīng)支持不住了,現(xiàn)在大局已定,頓時就支撐不住,昏睡了過去。

眾人大驚,趕忙招來軍中醫(yī)者。

好在諸葛瞻只是太過勞累,并無大礙。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要是諸葛瞻真的出了問題,在座的這些人都能羞愧死。

大軍一路返回南鄭,并將消息傳回成都。

有大臣頓時跳將出來說諸葛瞻擅殺朝廷大臣,跋扈至此,應該押回成都聽候朝廷處理。

劉禪頓時大怒,將說這話的大臣狠狠的怒斥了一番。

在劉禪看來,楊儀不僅不認自己的天子符節(jié),甚至還想殺諸葛瞻,簡直罪該萬死。

諸葛瞻殺了他,一點也不過分。

所以劉禪不僅怒斥了那位大臣,甚至還同意了諸葛瞻從輕處置魏延的建議。

消去爵位,由征西將軍降為偏將軍,不過卻讓魏延領漢中太守,防備偽魏。

這個處置看似很重,實際上已經(jīng)是從輕處罰了,否則以魏延的行為,削為庶民都不為過。

諸葛瞻昏睡了一天一夜,最后是被餓醒的。

諸葛瞻睜開眼睛,便看到了李球這個黝黑的大臉。

是的,李球親自守在諸葛瞻的榻旁。

諸葛瞻心中不由一暖。

李球看到諸葛瞻醒了過來,頓時大喜:“中郎將你醒了?!?/p>

還沒等諸葛瞻說什么,李球頓時跑出去把消息傳了出去。

趁著這會功夫,諸葛瞻吃了一些東西,洗漱了一番,總算是恢復了精神。

而北伐大軍的將領也都陸陸續(xù)續(xù)的趕到了這里,此時他們已經(jīng)在南鄭城中了。

諸葛瞻開口第一句話便是:“我父親靈柩在哪里?”

眾人聞言頓時不由悲戚。

此時他們才想起來,諸葛瞻這是在守孝期間,他本可以不理這些事情,為父守孝大于天。

諸葛瞻這完完全全就屬于是奪情。

當下眾人也未多言,帶著諸葛瞻來到諸葛亮的靈柩之前。

看到諸葛亮靈柩的這一刻,諸葛瞻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嘩的就留了下來。

這不僅僅是后世諸葛思遠對諸葛丞相的崇敬和緬懷,更夾雜著原來這具身體的孺慕之情和痛失父親的悲傷。

諸葛瞻一身素衣,眼淚肆意橫流。

這位千古一羽,大漢最后一位丞相,蜀漢的擎天柱就這樣安靜的躺在了棺材之中,帶著無盡的遺憾和對大漢的不舍去找昭烈皇帝去了。

留下了妻兒,留下了風雨飄搖的蜀漢,留下了千百年的遺憾和意不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眾人盡皆默然,靜靜的看著諸葛瞻,他們對諸葛瞻的心情多少都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良久,諸葛瞻哭的眼淚快要干了,然后啞著嗓子道:“諸位,我要在此為父守靈七日,七日后按照我父遺命歸葬定軍山,你們也不必都陪著我,有事情的皆各歸其位吧,以免離位太久,軍心震蕩,切不可因私廢公才是?!?/p>

諸葛亮生前遺命,正值國家危難之際,吾之葬禮無需隆重,一切從簡,由吾兒思遠守靈即可,切不可驚擾朝廷以及大漢百姓,如若國家需要,陛下也可奪情使用思遠,不必為老臣掛念,只需君臣一心,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老臣與先帝就足以瞑目了。

最終眾人商議,由張紹以及姜維留下陪著諸葛瞻守靈。

遠在成都的黃月英、諸葛懷已經(jīng)從成都出發(fā),不日即到。

諸葛亮的靈堂便在南鄭搭建了起來,前來吊唁的人很多,雖然諸葛亮生前遺命說不許驚動朝廷和百姓,天子劉禪也禁制大臣前往南鄭吊唁,但是還是有不少人趕在了劉禪發(fā)布命令前趕了過來送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大漢丞相一把。

即便是益州本土派的人士也來了代表性的人物,譙周。

對于譙周這位堪稱蜀漢投降派的頭頭,諸葛瞻內(nèi)心的感受是十分復雜的。

一方面此人個人品行沒有問題,而且學問深厚,是蜀漢屈指可數(shù)的大儒之一。

另一方面此人對恢復漢室并沒有什么積極性,多次反對東征和北伐,是益州本土派的旗幟性的人物。

當然,人家來吊唁,諸葛瞻自然不可能冷面相對,躬身謝過之后,諸葛瞻對譙周道:“允南先生,可否借一步說話。”

譙周身長八尺,衣著簡樸,面容嚴肅。

譙周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還是與諸葛瞻來到了后堂。

諸葛瞻開門見山:“允南先生,我有一疑問,還請允南先生為我解答。”

“何事?”

“汝等益州大族是否認為還于舊都興復漢室無望了?”

此言一出,譙周內(nèi)心一震。

這種事情是能拿到面上來說的嗎?

譙周立刻否認。

“思遠何出此言,還于舊都興復漢室乃是我大漢朝廷上下一致的愿望,益州大族怎會有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p>

諸葛瞻有些紅腫的眼睛直接看盯向譙周:“允南先生何必誑我,如果你們真的這么想,為什么還要保留私兵。”

益州本土派之所以強烈反對北伐和東征,主要就是觸犯到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對于北伐并不是很積極,盡管先帝和丞相多次打壓,但是礙于還需要他們,也不敢太過。

于是蜀漢便有了一大頑疾便是益州大族的私兵。

后來鄧艾打到成都,劉禪之所以投降,就是因為益州本土大族根本不再支持劉禪,劉禪想不投降也不行了。

否則,這些大族就敢夜開城門,喜迎王師。

諸葛瞻要為諸葛亮守孝三年,這三年諸葛瞻的目標便是收集這些大族的信息,然后徹底將這益州本土派的實力化歸國家的實力。

諸葛瞻現(xiàn)在逼問譙周,是憐惜譙周的才能和名聲,給他一個機會。

當然,這就要看譙周識趣不識趣了。

如果識趣固然最好。

如果不識趣,蜀中孔子又如何?

諸葛瞻不吝手中長劍。

一個蜀中孔子可救不了蜀漢,更無法讓大漢還于舊都。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