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xué)傳教》 章節(jié)介紹
《科學(xué)傳教》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優(yōu)秀作品,作者非有常非無常筆力雄健,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精巧,敘事收放自如,引人入勝,給讀者帶來暢快的閱讀感受。小說《科學(xué)傳教》第9章主要內(nèi)容:文華殿。太子朱高熾像是一個大球在太監(jiān)的攙扶下,處理著房中放著的奏折,心中滿.........
《科學(xué)傳教》 第9章 類我 在線試讀
文華殿。
太子朱高熾像是一個大球在太監(jiān)的攙扶下,處理著房中放著的奏折,心中滿是卻怡然自得。
二弟雖然得勢,但是到底影響不了大局。
唯一可惜的就是詹事府的官員,被全數(shù)下獄,倒是讓他們受苦了。
也好。
讓二弟試一試這帝國的龐大到壓垮他這個兩百多斤男人的政務(wù),也許可以讓他清醒一點(diǎn)。
這樣想著,腳步聲響起。
整個大殿都因?yàn)橐粋€人的到來而變得昏暗。
“喲,大哥還沒走呢?”
朱高煦背著雙手,邁著六親不認(rèn)的步伐走上前,臉上都是勝利者的笑容。
今早朱瞻壑還說什么“天子不讓你監(jiān)國,便是沒有立你為太子的心思”,結(jié)果一轉(zhuǎn)頭,自己這不就要監(jiān)國了嗎?
想到這里,朱高煦有些揚(yáng)眉吐氣之感。
“二弟來得正好,我特意留在這里,就是想等你來了,有些未完成的政務(wù),需要和你交接一下?!?/p>
朱高熾心平氣和,一副兄長的樣子,絲毫不見惱怒。
“不必,區(qū)區(qū)一點(diǎn)政務(wù)而已,我自己來就行!”
“……行吧。”
朱高熾也沒有多說,只能祝他成功了。
朱高煦倒是樂呵呵地一把摟住朱高熾,引得太子胖胖的身軀一震。
“老大啊,老大,沒想到我們斗了這么長時間,最后太子之位還是落到我手里了?!?/p>
朱高煦臉上露出一絲懷念。
“我的太子之位還沒被廢呢?!敝旄邿朐谛闹懈拐u。
朱高煦續(xù)道:“今早我家里那孽子還說什么,父皇不會讓我接手政務(wù),沒有立我為太子的心思,今日的縱容只是為了捧殺,讓我得意忘形犯下大錯,好逐咱出京。”
聞言,朱高熾的雙眼微瞇,胖胖的臉讓他的雙目只剩下兩條縫,只是縫中藏著光芒。
關(guān)于朱瞻壑假死時,做了一場大夢,向一位仙人學(xué)法之事,也是金陵城的熱門話題。
關(guān)于此事,大部分官員勛貴都嗤之以鼻,倒是不少金陵城的百姓覺得新鮮,甚至部分迷信的覺得是真的。
朱家大多不信鬼神之說。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不信這些的。
朱高熾也不遑多讓。
但是。
朱瞻壑確實(shí)變聰明了。
不久前朱棣以“迎駕遲緩”為由,將詹事府的官員全數(shù)下獄,可是將朱高熾嚇了一跳,過了數(shù)日才猜到朱棣的心思,沒想到朱瞻壑竟然也能看穿。
倒是聰明了不少。
朱高熾又想了想。
他這太子之位可以坐穩(wěn),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好圣孫朱瞻基。
朱棣或許不喜歡太子,但是喜歡圣孫。
至于原因,很簡單。
若是傳位給朱高煦,朱棣死后的事情全數(shù)不明,有太多不確定性,文臣是否贊成,百姓能否接受,更重要的還是……朱高煦能不能接手大明這個龐大的帝國。
但若是傳給朱高熾一脈,至少三代的皇權(quán)都可以保證。
也就是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代的江山社稷皆無恙。
這也就是解縉口中的“好圣孫旺三代”。
若是朱瞻壑有不遜于朱瞻基的才華……
想到這里,朱高熾深深地看了眼正在傻樂,在原本太子位置上翻著奏折,像是打滿雞血的朱高煦。
“這人的變化可真大,難道瞻壑那孩子真的夢到了神仙?”
小聲嘀咕著,朱高熾在太監(jiān)的攙扶下離開文華殿,只是走到門口,又忍不住回頭瞥了一眼。
還是有些舍不得。
……
武英殿內(nèi),朱瞻基笑著對朱棣行禮。
朱棣見到好圣孫,也是露出笑容。
“怎么,是不是有點(diǎn)怕了?!?/p>
“哪里,孫子只是開心,二弟沒有受傷,二叔還得了皇爺爺?shù)馁p賜?!?/p>
“你呀,言不由衷?!敝扉呛且恍?,搖了搖手中奏折,而后遞給了朱瞻基:“看看吧。”
朱瞻基接過奏折,不敢大意,仔仔細(xì)細(xì)的閱讀起來。
乃是夏原吉上奏的改革宗親供奉的法子。
奏折中,夏原吉詳細(xì)寫了前朝對于宗親的制度,而后又根據(jù)大明的具體情況,參考了宋朝的宗親制度,進(jìn)行了一番詳細(xì)的痛陳利弊。
看完這些,朱瞻基稍微有喜悅。
雖然不知為何皇爺爺忽然要改革宗親制度,但是若是按夏原吉的奏折,日后必然沒有藩王作亂的顧慮。
若是朱瞻基繼承大統(tǒng),也是要削藩的,這個奏折很合他的心意。
“夏尚書之言,乃是老成持重之言。”
宋朝的宗室制度說來復(fù)雜,總結(jié)起來也就是一句話:
皇族也是要卷的!
整個宋朝宗室有一套復(fù)雜的晉升系統(tǒng),可以保證所有皇族這個體系中卷到死。
朱棣對這個提案很滿意。
“夏尚書乃是國之棟梁,獻(xiàn)上的計策也很好,只是……”
“只是?”
朱棣深吸一口氣:“得加錢?!?/p>
和平削藩必須加錢,這是朱棣必須承認(rèn)的,雖然之前已經(jīng)讓他的兄弟放下了兵權(quán),但是如今這套制度,雖然保證了未來的宗室不會數(shù)目過多,也不是有宗室叛亂,讓未來的宗室俸祿不至于拖垮大明的財政。
但是,眼下卻必須加錢。
然而,明朝沒錢。
經(jīng)濟(jì)問題是整個大明的最大問題。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稅基。
大明的稅收主要是農(nóng)稅,而且收稅的方式還十分低效。
朱棣雖然多次下西洋,也獲得了不少收入,足以支撐他多次進(jìn)行北伐,但是朝廷的財政問題依然困擾著他。
若不是夏原吉這個錢袋子,朱棣還真沒法做這些事。
就像太子朱高熾常說的。
“沒錢?!?/p>
朝廷沒錢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朱瞻基也是明白這一點(diǎn),但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就在朱瞻基思索之際,朱棣忽然看向遠(yuǎn)處,說道:“他已經(jīng)回去了?”
那老太監(jiān)恭聲道:“世子殿下并未離宮,而是向著文華殿而去?!?/p>
“嗯——”
朱棣眼睛微微瞇起。
“這么說,他改主意了?”
老太監(jiān)欲言又止。
“說!”
聽到朱棣的催促,老太監(jiān)斜睥一眼朱瞻基,方才朗聲道:“世子殿下在廊上見到了太孫,忽然停下腳步,似是沉吟許久,而后自語:若是太孫繼位,他們?nèi)依闲〗运罒o葬身之地?!?/p>
語落。
朱棣眼中暴射精芒。
朱瞻基則是被嚇得面色蒼白。
朱棣回首,凝視朱瞻基。
“皇爺爺,我沒有。”
“我知道?!敝扉[了擺手,他相信自己的好圣孫不會害親叔叔的,但是……
“那孩子,不敢賭?!?/p>
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朱棣卻猜到了朱悟凈的心思。
當(dāng)朱悟凈懷疑朱瞻基容不下漢王一脈之時,朱瞻基心里怎么想的已經(jīng)不重要了,朱悟凈不會將自己乃至全家的生死賭在他人的一念之間。
想到這里,朱棣忍不住嘆息。
“瞻壑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