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駐深辦主任 > 韓江林茍政達小說駐深辦主任最新章節(jié)9免費閱讀

韓江林茍政達小說駐深辦主任最新章節(jié)9免費閱讀

2021-03-03 02:27:42 作者:斯力
  • 駐深辦主任 駐深辦主任

    本書是著名官場作家斯力繼縣委組織部長之后的又一部延續(xù)性的作品,講述了駐深辦主任在深圳這個物欲橫流的大城市里的寫實經(jīng)歷。韓江林出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兼駐深辦主任后,積極利用駐深辦這個已上架利的平臺,廣泛結交,建立更多的人脈資源,為重新回到政壇打下堅實的基礎;積極改進駐深辦的服務理念,以產(chǎn)生更廣泛的政治影響力。利用人際資源,出任文化傳媒公司顧問、投資開金礦,謀求更大的利益,與隱性的競爭者產(chǎn)生了激烈的沖突。他利用嫻熟的政治技巧戰(zhàn)勝了對手,鋪就了更光明的政治前程。

    斯力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都市
    立即閱讀

《駐深辦主任》 章節(jié)介紹

作者斯力的這篇小說《駐深辦主任》,取材新穎,構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妙趣橫生,讀來讓人愛不釋手!《駐深辦主任》第9章主要講述的是:文屯靠近湘黔邊境,此地相去南長城故地不遠。南長城附近不少村寨被命名為堡子,顧名思義,也就是原來的軍事堡壘。文屯.........

《駐深辦主任》 陳圓圓墓 在線試讀

文屯靠近湘黔邊境,此地相去南長城故地不遠。南長城附近不少村寨被命名為堡子,顧名思義,也就是原來的軍事堡壘。文屯先前相當于一個屯駐重兵的軍事重鎮(zhèn),這本是宣揚皇帝的文治武功,文屯的意思是在武安邦的前提下,文以治國,體現(xiàn)了皇帝的懷德仁厚。

韓江林到文屯幾天了,除了第一天來在餐桌上與縣長見過一面,后來應約在電話里與被稱為文化書記的余況達通過一次電話,韓江林整天躲在賓館里,抱著縣里相關方面送來的關于陳圓圓的資料和縣志,補文屯的文化課。對外接恰等活動主要由鮑國際和張聞天兩人去辦。

韓江林不在文屯拋頭露面,從他個人來說,此次文屯之行相當尷尬。他沒有向市政府請假,就私自離開了單位,名不正言不順;他又是一個正縣級干部,按照縣里的接待規(guī)格,正縣級必須由正縣級領導來作陪,但他又沒有什么具體的任務,縣里陪也不是,不陪也不是。韓江林只好在電話里反復向書記聲明,此次僅是旅游觀光者的身份出現(xiàn),不必驚動縣太爺這尊大駕。

每天吃過飯,韓江林就在賓館的花園里走上幾圈,欣賞余況達所題“文屯賓館”幾個遒逕大字??陀^地評價,余況達的字寫得很好,筆力飽滿,氣韻十足。字見人性格,通過字也可以看出余況達飄逸豐滿的精神世界。

然而,當韓江林進一步了解了題字的背景以后,對“世界是我的表象”這句話又有了更深的理解。賓館承包商私下告訴韓江林,余況達要求全縣所有的賓館酒店、大樓、景觀等都要有文化氣息,要找名人題字,懸掛名人的畫或者書法作品。文屯文化底韻深厚,能題字的人自然不少,但是有余況達這種地位的人又不多,即使有一些級別和地位比余況達高的,又遠在異地他鄉(xiāng),遠水救不了眼前這把文化火,所謂的名人也就非余況達莫屬了。于是,幾乎一夜之間,文屯大街小巷掛滿了余況達所題的門額牌匾。一般人求余況達的字,當然不會空手撂腳的走進書記室,厚著臉皮說,余書記,請你給我題一幅字吧。余況達雖然只收一點所謂的潤筆費,但這潤筆費一路攀升,漲到了兩千塊錢一平方尺,與省書法協(xié)會的主席價格相當了。

承包商指著題匾說,就那幾個字,每一個字我花了差不多一千塊潤筆費,還是托熟人請余書記到這里吃飯,悄悄準備好筆墨紙張,逢他高興見縫插針請他寫下來的。

歌詞寫道,人有千種,愛也有千種。韓江林現(xiàn)在懂了,人有一千種,掙錢的方式也有千種。像余況達這種掙錢的方式,還是讓人拎著包求著上門去,可見文化書記真是名不虛傳,掙錢也含有濃厚的文化味道。

張聞天看韓江林每天傍晚落寞地遙望那兩行字,挺同情他的,多次說,要不讓喬惠娜到上海演出,你就有一個人陪伴了。

他原定把喬惠娜一起帶到文屯來,還說,喬惠娜自從見過韓江林,對他有很好的印象,答應陪他們一起來文屯,后來公司臨時簽訂了一個演出任務,喬惠娜到上海演出去了,等她那邊的演出結束,喬惠娜直接從上海飛南原,到文屯來與他們相會。

朋友熱心牽線搭橋,把一般男女之間的朋友感情也看得很隆重,足見他們對韓江林的看重。于韓江林看來,喬惠娜不過就是一個清秀乖巧的女孩子,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除此之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她來,不過多一個聊天的朋友,她不來,也不存什么遺憾。

經(jīng)過和余況達反復搓商,初步搭成了一個協(xié)議。文屯陳圓圓文化藝術節(jié)組委會決定只聘請文化傳媒公司的編導及舞美等,演員由組委會從文屯十多個鄉(xiāng)鎮(zhèn)中挑選群眾演員,這主要是基于原汗原味地反映文屯的民族文化風情,打造一臺風味十足的經(jīng)典民族風情歌舞表演晚會。余況達的意思是,如果聘請國內(nèi)著名歌手表演,會和其它地方的藝術節(jié)雷同,又沒有把文屯的民族文化展示出來,更不利于擴大宣傳文屯的陳圓圓文化這一重要品牌。

后來韓江林才知道,文屯所謂的陳圓圓文化,只不過是一座具有古典風格的無名墓。

協(xié)議初步搭成,雙方都落下心來。余況達特地抽出時間,陪著客人到鳳凰山下去參觀陳圓圓墓。

出發(fā)時,余況達為了表示與韓江林特別親近的關系,叫韓江林和他一起坐書記專車。韓江林觀察著豪華的奔馳轎車,心想,國家明確規(guī)定縣一級不能配這種超標準的豪華轎車,但上有政策,下面巧妙地規(guī)避政策。他猜想這車由縣里通過給企業(yè)補助等形式,把錢打到企業(yè)帳上,以企業(yè)主的名義出面購買,然后轉(zhuǎn)給縣領導使用。繞了這個圈子后,即使有人舉報,上面清查下來,只需要編一個理由,縣里車輛緊張,企業(yè)臨時借給縣里使用,輕而易舉地蒙混過去。再說一般清查的人只需要對上面有一個交待就行,并不是非要和縣領導認真計較,結下梁子。大家都害怕認真,一旦認真弄得上下精神緊張,關系緊張,費力反而不討好。這年頭誰愿意為了國家的事、為了大家的事犧牲個人的利益呢?

一般臺上官員對下臺官員往往不屑一顧,弄得下臺的官員在臺上趾高氣昂,下了臺便像狗一樣灰溜溜的夾緊尾巴。余況達之所以仍然對韓江林表示尊重,一方面韓江林下臺的理由最后只是工作調(diào)整,他仍然掛是市政府副秘書長、駐深圳辦事處主任的頭銜,仍然享受正處級干部待遇。二來在官場中混跡的人手里都握著一張護身符,上面清楚地標示著相關領導的關系圖譜。也可以這么說,余況達之所以仍然對韓江林正眼相看,與韓江林深厚的背景有很大的關系。

坐在車上,韓江林仍然感覺得出,余況達讓他坐書記專車,仍然有一種很濃厚的賞賜味道。原來大家在一起時,喜歡說一些涉及官場的軼聞軼事和笑話,但今天余況達似乎怕觸碰韓江林傷口似的,小心地回避著官場的話題。只在出發(fā)的時候簡單介紹了一下文屯的人文地理,然后頭一仰,呼呼大睡,以瞌睡的形式來回避談論更多的話題。

很多領導一上車就呼呼大睡,在車上養(yǎng)足精神,以便一下車就精神抖數(shù),不僅能夠大踏步行進,還能夠談笑風聲而不氣喘,以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韓江林這幾天睡多了,心想,風物長宜放眼量,把目光投向窗外,注意觀察沿途的風物。

把車停在鳳凰山腳的村子里,步行朝鳳凰山上走去。從坡上俯瞰,落鳳村上罩著淡白色的霧,宛如飲煙一般。村子掩映著蒼翠的竹樹,黛青色的木樓幾近融進了蔥郁的大地。抬頭往上望,在云霧繚繞的山腰之間,突出一處角樓。韓江林頓時想起“白云深處有人家”的詩句,心想在這里覓到對應之景了。

隨行的政協(xié)文史委主任指著角樓說,那就是過去有名的鳳凰庵,文革以前香火旺盛,文革被當成四舊拆毀,現(xiàn)在是老百姓集資新修的庵堂,余書記新近命名安鳳庵。

韓江林問,根據(jù)縣里提供的資料,清朝名妓陳圓圓曾經(jīng)在這里出家?

文史委主任嘿嘿一笑,隨口說了一句,根據(jù)他們考證的結果是這么說的。再問,他就此避而不答,扯上別的不著邊際的話題。韓江林這時才注意到,走在路上的時候掉了一個人,問鮑國際,張總呢?他不是和我們一起出發(fā)的嗎?

鮑國際神秘地笑笑,張總臨時有事上南原去了。

韓江林心下不快,心想,今天是不是有人中了陳圓圓的香魂陣了,怎么一個個搞得神秘兮兮的。

走進角樓,迎面又是黑底紅漆的幾個大字,安鳳庵。落款自然又是余況達的杰作。大家站在庵堂前,縣里的幾位文化人圍繞著余況達的字又是一番品評。偏生文人極巧言令色,加上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把余況達吹捧上了天,仿佛這幾個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書法絕品,足以和安鳳庵一起萬古流芳。鮑國際這種靠奉承人吃飯的商人,在旁都聽不下去了,好像怕弄臟了自己的耳朵,做著惡心的表情溜到一邊。韓江林倒是習慣了官場這種吹捧的氛圍,加上最近又試著要學會往眼睛里摻沙子,容得事情,所以還有意走近去。

從他們的吹捧中,更詳細了解了這庵堂的來歷。安鳳庵是余況達的發(fā)明,意思是這庵堂是鳳凰落居的地方,另一層意思間接地說明清朝名妓陳圓圓是一只鳳凰,曾經(jīng)在這里出家。以后還會招引更多的鳳凰到這里來安家落鳳。韓江林心下暗笑,廟和庵在舊小說里,一般都是藏污納垢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鳳凰?唯有《紅樓夢》里寫了一個妙玉,保持了幾分出家人的清純,讀之還令人感覺清爽,其它庵堂之中,哪里還找得到一點鳳凰的影子?

安鳳庵除了迎面的角樓,后面還有幾幢磚混結構的房子分兩列,成階梯形布局,中間則是成梯形狀的天井平臺,依次遞升上去,使庵堂頗具幾分雄偉的氣勢。

韓江林邊走邊看,想起這一群人中的文聯(lián)主席所寫《紅塵滾滾――陳圓圓出家記》的長篇通俗小說。主要內(nèi)容說,吳三桂眼看兵敗,把愛妾陳圓圓由身邊親信護送逃出清軍包圍圈。清軍追索甚嚴,陳圓圓只得在鳳凰山上的庵堂里削發(fā)為尼,隱居下來,直到終了一生,又埋在了鳳凰庵附近?,F(xiàn)存一座墳墓巨大、墓碑風格與當?shù)仫L的墓風格迥異的陵墓為證。

小說把陳圓圓出家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恍然歷史記實一般,韓江林懷疑其中的真實性。特別是眼前這座安鳳庵,體現(xiàn)的是樓臺廣宇的廟堂風格,與柔宛、清幽、小巧的庵堂風格相去甚遠。眼見鳳凰庵、安鳳庵的名稱都是后來所取,也是為了迎合陳圓圓軼事的需要罷了。這一點機巧反映時下一種普遍的心態(tài),都希望能夠掛靠歷史名人,提高當?shù)氐闹?,促進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至于景點是否真與歷史人物有瓜葛,大家都抱著一種姑且說之、姑且信之的心態(tài),搞旅游、編故事畢竟不是做歷史學問,無須進行嚴謹?shù)目甲C。

待眾人都圍著余況達轉(zhuǎn)時,鮑國際悄悄走到韓江林身邊,把張聞天臨時上南原的事說了。韓江林說,怎么也招呼一聲啊。

張總這是欲擒故縱,繼續(xù)呆在這里,縣里會以為他沒有別有生意,需要這筆生意吃飯呢,有意匆忙離開,這是做生意的策略。鮑國際又說,當然,他順便還辦一點事情。

什么事?

張總對你可是沒得說的,專門叫喬惠娜從上海直飛南原來陪你,他接機去了。

韓江林心道,真是敏感,他不過和喬惠娜多說了幾句話而已,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表示,更無特別的感情,要是真的弄出一點動靜來,豈不是滿世界都知道了嗎?韓江林想表達一下不滿,轉(zhuǎn)念一想,別人怎么想那是別人的事,自己怎么做這才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守得住清靜,守得住朋友的底線和緣分,這就足夠了。

安鳳庵若大的樓房卻只有兩個臨時的看守,還是落鳳村里的兩個孤寡老婦。庵里的東西不少,平時沒有人看守卻不怕失盜,相比許多公共建筑,沒有人值守的話,不出一月連窗子都會被臨近的村民拆去當柴火了,可見,人有信仰,心存敬畏并不一定都是壞事情。

參觀了安鳳庵,從后門出來后,穿過一條林中小道走向陳圓圓墓。小道上空高大的古樹掩映,地上的青石板濕氣重,長滿了淡綠色的青苔,走在上面有些濕滑,大家相互提醒小心。

穿過山梁,眼前突現(xiàn)一塊平地,中間有一座高高的墳堆。來到墳堆前,余況達充當起了解說員,給韓江林們解釋墳堆的外觀、高大而精致的石碑風格等。

看過了墳墓,韓江林對墳墓的主人是不是陳圓圓,也將信將疑起來。因為在本地,即使是地主富豪,與普通人家墳墓的區(qū)別也只是體現(xiàn)在石碑上,從來沒有人壘這么高大的墳堆。另一個疑點是,石碑上沒有刻任何字跡,墳墓經(jīng)過風雨浸蝕,顯得頗有幾分滄桑。韓江林猜想,墳中的主人即使不是陳圓圓,肯定也是一位王公貴族級的人物。

韓江林想起陵墓被盜嚴重的事實,問,這座墓沒有被盜過嗎?

文史委主任回答,被盜過,后面挖了一個洞進去,據(jù)民間傳說,里面沒有尸骨,只有一些絲綢等衣物,于是有人懷疑這是陳圓圓的疑陵,是一座衣冠冢。

余況達指著另一級山臺,告訴客人們說,看見了嗎?我們準備在陳圓圓墓的上面,搞一座文化碑林,使鳳凰山成為一座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陳圓圓文化藝術園林,碑林分為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是狀元林,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xiàn)代高考,凡是考中舉人、省市高考第一名的學子,他們的事跡都可以刻石紀念,錄入碑林,以彰顯功名,激勵后世,另一方面的內(nèi)容就是把文屯縣處級以上、正高職稱的人,每人刻錄一段文字,并記載他們的平生事跡,把他們的功名永遠留在這座厚重的園林之中。

韓江林對于刻石紀事的做法,并不十分贊同,相對于漫長的歷史來說,沒有什么東西會不朽。也沒有什么人可以作為后世的道德標桿,因為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道德內(nèi)涵。從歷史所載,狀元只是一種功名,相對歷史上層出不窮、推進歷史進程的人物里面,狀元出身的人很少,甚至微乎其微。到了當代學子,一次考試的成功并不意味著人生的成功。即使當了副教授以上,或者已經(jīng)進入縣處級,這眾多的人也只是歷史的塵埃,相對于已經(jīng)落定的塵埃,一些權高位重的人甚至因為貪污、腐化而墮落為人民的公敵和歷史的罪人。有些人貪污罪行雖然不曾被發(fā)現(xiàn),但他們背負的良心罪孽又哪里比現(xiàn)實罪來得輕?對于這些人來說,把名字刻在碑林里以求不朽,倒不如說是給他們立了一道恥辱碑。

對碑林話題不感興趣的韓江林,轉(zhuǎn)而關注起無名墓,不管它是否葬著名妓陳圓圓的尸骨,它在人們的心里至少還有一些份量。他撫摸著雕刻有精致龍鳳的碑額,知道這是具有明顯漢地風格的文化,心想,無論眼前這一座墳是不是陳圓圓的墓,陳圓圓在生前的時候,曾經(jīng)讓李自成、吳三桂等當時最有權勢的兩個人為她爭風吃醋、殺得熱火朝天,由此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死后,又有人為了她的一堆朽骨,愿花數(shù)千萬來推介,并以她的名義打造成一種文化,雖然她是落寞地死去,但數(shù)千萬公共財政成為一個塵封在歲月塵埃中的妓女墳前祭品,死后能有這種待遇,足以讓她含笑九泉了。

做為一個女人,陳圓圓不管生前身后,她都賺足了。

站在墳墓前,韓江林望著前面如海的蒼山,心,也仿佛要在歷史的亂跡中迷失方向。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