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往事》 章節(jié)介紹
《秦晉往事》的作者旭空是一名新生代作家,但他的寫作手法毫不青澀,而是得心應(yīng)手,爐火純青,不禁令人嘆為觀止!《秦晉往事》第4章主要內(nèi)容:馮昆讓下人四喜駕馬車到寶雞署里給他請了三天假。這三天里,馮昆有這些逃荒的難民有了了解,這些人里隴縣、麟游縣.........
《秦晉往事》 第四節(jié) 且歸林下把酒歡 在線試讀
馮昆讓下人四喜駕馬車到寶雞署里給他請了三天假。這三天里,馮昆有這些逃荒的難民有了了解,這些人里隴縣、麟游縣、汧陽縣等臨邊縣地的難民,也有甘肅隴東一帶的難民,聽隴縣一個人講,他們村一家姓岳的夫婦,實在餓的沒法,勒死了僅有三歲的孩子,然后兩口子雙雙上吊自殺。據(jù)逃荒的難民說,好些地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事情。他們走在路上,一兩個走怕危險,碰見別人五六個人走想搭伙,地生人不熟,心里也加著防備。
據(jù)后來粗粗統(tǒng)計,不算隴東一帶,只陜西省,民國十八年年謹(jǐn)就活活餓死了200多萬人。
馮昆在家門口的施粥從米粥到米湯再到清湯里飄幾顆米粒,足足放飯了三個月,馮府幾倉的糧食已所剩不多。這時候,政府從外地調(diào)運的賑災(zāi)糧也慢慢到了各地。
那一天,在一位老漢的倡議下,接受馮昆放飯的幾百難民齊齊在馮府大門前黑壓壓跪成一片,磕了三個頭才散去了。當(dāng)時馮昆人還在寶雞公干,林管家代他受了大家的禮。馮昆自此才篤信父親常說的那句話“家有余糧,心中不慌”的真諦。
從寶雞賦閑回家三年,家中用度頗大,馮昆卻再沒糶過糧食,實在不夠用敷了,哪怕拿出些金條銀錠來讓老林變賣。當(dāng)然這一切都是瞞著夫人的。夫人是大家門弟出身,知書賢惠,就是馮昆從寶雞郵政署憤然辭了公職,夫人也未有一句埋怨的話語,反倒笑著說,倒不是你貪杯誤事,官場上本身就是拍拍打打,食人俸祿看人眼色,你性梗直,本身就不是在官場上做事的人,今日受點兒小挫,但免了以后難免的的大挫,家中田產(chǎn)也能豐足,回來也好。然而家中上下加上廚子、老媽、丫環(huán)、下人二十幾口人,馮昆如今除了節(jié)日、家人生辰請人來唱個小戲,一般日子是再不叫的了,酒是例外,依然如故。
外人只見大戶人家家大人眾,卻不知道大戶人家自有他的難處。所以此刻馮昆望著門楣上的“武德騎尉”的匾額難免一聲嘆息。
一輛馬車駛了過來,是老林駕的自家的馬車。
老林從馬車上下來,對馮昆道:“老爺,現(xiàn)鈔和大洋已經(jīng)兌回來了,回府你過目一下!”
馮昆道:“是鑫寶源嗎?”
老林道:“是!”
馮昆淡淡地道:“不用過目了,你拿著做為家里用度吧!”
老林是去寶雞兌換幾根金條,馮昆比較篤信老字號,特意囑咐老林去鑫寶源寶雞的分店去兌換。
馮昆向府內(nèi)走去,道:“我去后花園坐坐,叫人拿瓶酒來!”
馮昆進了府,繞過照壁是青石磚漫地的前院,前院西墻另有一小門,那邊另有一院,是停放馬車和下人們居住的院落。前院正對是大廳,從大廳二門進去二進是馮昆的書房和起居室,三進西邊幾間廂房是女兒曼婷和兒子小寶的居室;往后一道月亮門,是后花園,后花園東西長南北短一些。
現(xiàn)在是一九三六年的秋月,雖已不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馮府后花園內(nèi)一蔟月季、幾株菊花卻開得正艷;北墻下一片修竹,似一道天然屏障,隔絕了墻外的塵俗;東邊是一塊小空場,那是馮府的練功場,墻下木廊下置一兵器架,上面刀、槍、棍、劍、鉤等一些兵器倒也齊全;一條石磚鋪就的彎曲小徑貫穿東西,西邊的草地上,一架秋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
馮昆走進后花園,過月亮門幾步的一株榕樹下,有一張石雕的八仙桌,配有方形石凳;左手不遠處另有一矮石幾,配有圓形矮石凳。馮昆在八仙桌旁坐下。不一會兒下人四喜拿來了一瓶半斤裝的西鳳酒。
四喜知道老爺象這種一個人喝酒的情況下是不需要下酒菜的,老爺每頓飯都要喝二三兩酒,早晚飯有菜,午飯即使吃面條,他那頓酒也是少不了的。四喜放下酒、杯,從月亮門出去。林管家交待他了,送完酒到前廳去打掃擦拭一下,做這活也是一種榮耀,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家中四個下人六個長工,只有他和來貴能做這活。
來貴能做是因為他手腳麻利、腦子活,他四喜能做是因為不管有錢沒錢,身上總收拾的干干凈凈、利利索索,不象小周和老寬,鼻涕下來了拿袖子一抹,更不要說那幾個下地干活的長工,休息的時候就解開棉襖,埋頭于里面認真地捉虱子。
能在東院(他們管老爺夫人住的內(nèi)府叫東院)干活,他和來貴的月錢自然比別的下人多一些,小周不服氣,對四喜說,來貴能隨便出入東院我服氣,人家來貴腦子活有眼色,你四喜有啥比我強的,就是比我臉洗的勤些、衣服拾裰得齊整些,那是老爺沒叫我打掃東院,要是派給我這活,我一樣拾掇得干干凈凈。四喜笑著說他,你趕緊把你鼻擦一下,你先問你發(fā)的月錢你買這買那,咋就沒說買塊帕帕(手帕)!老爺放著現(xiàn)成的不用,還等你慢慢改些!
在馮府做事四喜很滿意,他前面做的那家府上待人苛刻、月錢少,還動不動就罰扣,幾個下人還不知道老夫人是從哪里知道他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弄得幾個人互相提防,最后四喜是凈身沒帶一個銅板從那里出來的。求人介紹到馮府后,發(fā)現(xiàn)這里同前家大相徑庭,沒有那么多規(guī)規(guī)矩矩,老爺、夫人基本不管他們西院的事情;林管家面上嚴(yán)其實心很好,而且四喜發(fā)現(xiàn)即使馮府不添他這一個人下人其實人也夠,自然心存感激,所以來府幾年四喜兢兢業(yè)業(yè),他可不想失去這么好的飯碗。
他向前面走著,迎面碰上了小姐曼婷和丫環(huán)小紅。
四喜知道小姐為人隨和、沒有一點兒架子,所以“嘻嘻”一笑,微鞠了一躬問候道:“小姐上哪兒去呀?”
曼婷道:“在屋里做了半天女紅有點兒悶,到后花園轉(zhuǎn)轉(zhuǎn)去!”
曼婷和小紅向后面走去。
..
馮昆坐在樹下一個人獨斟,他想,酒這東西真是一個好東西,難怪李太白要感慨“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边€有“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圣,酒酐心自開。”真是寫出來愛酒之人心中想說而說不出來的話。試想沒有這杯中物,這清閑的生活怎樣打發(fā),真是看花恨花不解語,對月悲月不解言,這胸中的一番抱負不能施展、不能對家人講,沒有美酒,拿什么消胸中的塊壘呢?!
這時候,曼婷和小紅來到了后花園。
曼婷笑著跑過來,道:“大,你又一個人在這里喝酒!”
馮昆放下杯子笑道:“你看這菊花、月季開得這么好,大不喝杯酒欣賞欣賞,豈不是辜負了它們!”
曼婷笑道:“大是練武的,又不是文人,怎么也學(xué)人家這么風(fēng)雅!”
馮昆笑著道:“大原來也是念過書的,這要論起文才來,不比一般的文人差??!”曼婷嬌嗔地皺了皺鼻子,道:“你就說自己文武雙全好了!我看大呀是完全是給自己找喝酒的理由!夏日消暑、冬日賞雪、春日看花、秋日對月,總之要是找怎么也會找到理由的!”
曼婷又一臉誠摯地對馮昆道:“大,我不是反對你喝酒,而是覺得不應(yīng)該喝得這么多!”
馮昆笑道:“喲!三從四德學(xué)到哪里去了?管起父親來了!你娘都從沒這樣說過我!”
馮昆雖和女兒是說笑,其實也說的是實話,在馮府里只有曼婷一人敢和馮昆這樣說鬧規(guī)勸,少爺二寶雖是母親手中的寶,下人心中的寶少爺,馮昆卻對他管得很嚴(yán),教武時依著家訓(xùn)嚴(yán)加督導(dǎo),平日里也是和他不茍言笑,所以二寶在府中上下人等面前頑皮,見了馮昆卻總是有些畏懼。
丫環(huán)小紅早跑到花叢里東嗅一下西嗅一下。
她叫道:“小姐快來呀,這月季花真香??!”
曼婷道:“我早上都聞過了,我蕩會兒秋去!”
她跑到了秋千架旁,坐上,一個人蕩了起來。
曼婷蕩了一會兒,笑著叫道:“大,你來推我一下!”
馮昆笑道:“你都多大了,還叫大推你,羞不羞!”
馮昆望著女兒,心中滿滿都是愛意。是??!賦閑在家三年,多虧有活潑知禮的女兒、調(diào)皮但又懂事的小兒,要不然怕這手中的酒杯也難消胸中的塊壘?。?/p>
馮曼婷這時從秋千上下來,小跑著過來。
馮昆正欲倒酒,她用手捂住了酒瓶道:“大,這酒有什么好?你整天須臾不離的,大,你喝酒我不反對,但要適可而好,不然對身體也不好!”
馮昆笑道:“知道了!大小的時候你爺爺就拿筷子蘸酒喂我,還說不喝酒成不了好漢,現(xiàn)在好漢大不知道算得了算不了,這東西確實離不了!喝酒傷身、誤事,大也沒說這東西多喝了好,你看大不是就沒拿筷子蘸酒給二寶嘛,這也算進步,哈哈哈!”
他拍了拍女兒的手臂:“好在大有一個乖女兒、一個機靈兒,大一天在家看著你們也頗感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