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箭神 > 《箭神》最精彩章節(jié):第六章天下英才安在?

《箭神》最精彩章節(jié):第六章天下英才安在?

2023-10-03 17:19:24 作者:鷹羽
  • 箭神 箭神

    一個普通的現(xiàn)代人穿越回到三國時代,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成了三國孫吳名將太史慈!作為一個劉備“粉絲”的他該如何抉擇?是遵循歷史還是改變它?小小蝴蝶扇動翅膀,最終形成颶風,新的“太史慈”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整個時代。他是漢獻帝御口欽封的“神箭將軍”,他也最終跨越呂布和黃忠,成為一代“箭神”!黃沙百戰(zhàn),將軍白首,是非功過誰評說?北海五兄弟,威名震千秋!

    鷹羽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玄幻
    立即閱讀

《箭神》 章節(jié)介紹

《箭神》的作者是鷹羽,他筆下的主角太史慈曹玲負氣仗義,脈脈含情,不禁令人怦然心動,心生向往。《箭神》第6章主要內(nèi)容介紹:總的來說,事情進行的比較順利,太史慈原先還有些擔心管亥主持挑兵,會借機多挑黃巾,少選平原兵,結果這幾日他時時觀察,卻見管.........

《箭神》 第六章 天下英才安在? 在線試讀

總的來說,事情進行的比較順利,太史慈原先還有些擔心管亥主持挑兵,會借機多挑黃巾,少選平原兵,結果這幾日他時時觀察,卻見管亥真的可以算是大公無私,沒發(fā)生他擔憂的這種情況。這3000精兵,確實都是百里挑一,優(yōu)中選優(yōu)者。

管亥這種實心人,未降前對劉備破口大罵,而一旦歸降,那必是真心實意的。

數(shù)萬黃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懲處黃巾中奸惡之徒的行動在管亥的配合下也很順利,幾百個罪行累累的惡徒被當眾斬首,血流數(shù)里,北海百姓為之歡呼雀躍,余者黃巾也為之震懾,太史慈不失時機的重申軍紀,全軍肅然,面貌為之一新。

在孔融的大力主持下,數(shù)萬黃巾重為良民之事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時戰(zhàn)亂連年,十室九空,無主荒地多的是,孔融和其屬下王修等人,發(fā)揮了卓越的內(nèi)政才能,使數(shù)萬之眾得到土地、糧食,歡欣之余,很多人已經(jīng)開始在自己的田里耕種??????人就是這樣,如果能有口飯吃,誰又愿意造反當“賊”呢?

另一件事卻不太令人滿意,太史慈熟悉歷史,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第二天就出招賢榜招納人才,結果多天以來,應者寥寥。有幾個應召者,太史慈滿心歡喜前去一見,卻都不是什么人才,大都是些只會空談闊論、紙上談兵的腐儒文人。

太史慈沒有劉備卓越的看人眼光,他評價人才有一個捷徑,就是看歷史上此人是否有名,畢竟他看過好幾遍《三國演義》,這里面的人物也記得個七七八八。

大帳之中,太史慈正皺著眉頭,聽一個50多歲的老文人唾沫飛濺:“?????當今長安事變,董卓已死,天子卻被董卓逆賊的黨羽李傕、郭汜二賊劫持,老朽以為玄德公當出大軍向西直破長安,救出陛下??????”

太史慈沒什么好耐心,實在聽不下去了,咳嗽一聲,打斷那人道:“先生所言極是,可目前我主劉玄德兵不滿3千,糧不支3月,請問先生這又該當如何?”

那人一呆,嗔目結舌,半天擠出一句話道:“欲申大義于天下,救天子于危難,還能論自己處境乎?”

太史慈聽了又好氣又好怒,命左右道:“將這位先生送出大營。”

那人見太史慈如此,以為他理屈詞窮,得意道:“太史將軍你倒是說話啊?

太史慈怒笑道:“天子蒙塵,萬民悲痛,我主自是應該出力,也請先生捐出自家金銀財帛,充為軍費,可乎?”

那人呆了半晌,道:“這?????恐怕?????”

太史慈笑道:“欲申大義于天下,救天子于危難,還能論自己處境乎?何況區(qū)區(qū)金帛?”

那人無言以對,太史慈不耐煩的揮揮手,讓左右將其架了出去。望著這人的背影,太史慈搖頭嘆道:“天下英才安在?我何獨不能見之?!”

只聽帳外一人哈哈大笑道:“原來子義在為人才煩惱。”太史慈一看,只見帳外走進一人,原來是劉備的老部下,留守平原的簡庸。

太史慈驚喜道:“原來是憲和先生,先生為何在此?”

簡庸笑道:“主公前幾日傳書信于我,告知諸事,子義能為主公效力,與我共保一主,同成大業(yè),我十分榮幸啊?!?/p>

太史慈笑道:“先生抬愛了。”

兩人落座,簡庸笑道:“我是自平原押解一批糧草而來,剛到此間,正要進帳時卻聽子義長嘆,呵呵,請子義細言之。”

太史慈嘆道:“正要請教先生。我出榜招賢多日,卻應者寥寥,就是有來的,也是一些只會說空話的腐儒,當今英才不少,我卻怎么招不來呢?”

簡庸笑道:“子義以為所謂‘英才’者,應是如何模樣?”

太史慈聞言一呆,確實,什么樣的人,才是他心目中的人才?他總不能告訴簡庸,《三國演義》里面有名字的,就是人才,沒名字的,就不是吧。

太史慈想了想,道:“就像先生這樣的人就是所謂‘英才’吧?”

簡庸大笑,道:“子義太抬舉我了,我再問一下,你怎么就知道前來應召的都是一些所謂‘腐儒’呢?”

太史慈又是一呆,遲疑道:“這個?????打個比方,就像先生進帳之時看到的那個被架出去的老頭吧,他是這么說的??????”

太史慈把剛才那人所說的話給簡庸講了一遍,最后道:“憲和先生,我軍現(xiàn)在如此情況,還奢談什么攻破長安,救出天子,這不是空話嗎?只會空談,這樣的人不是‘腐儒’嗎?”

簡庸笑道:“子義,我隨主公多年,主公看人眼光之準,我是十分欽佩的,也常得到主公教誨,于招賢納士方面,我略有心得,當為子義言之。”

太史慈大喜,急切道:“請先生不吝賜教?!?/p>

簡庸道:“世上之人,賢能愚笨,各不相同,真正像古時之韓信、張良、姜尚(姜子牙)、管仲等的大賢,天下又能有多少?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普通人而已,但十室之邑,亦有忠信,普通人身上,也有其優(yōu)點,比如此人善于打鐵,可為鐵匠,那人力氣大、勇敢,可為戰(zhàn)士,如此種種。所謂人才者,用于適用之地而已,至于治國安邦之無雙國士,此可遇不可求也,非等閑可招來者?!?/p>

太史慈聞言如醍醐灌頂一般,心中疑惑消解大半,欣喜道:“我聞先生此言,頓開茅塞?!?/p>

簡庸笑道:“恕我直言,像子義這樣招賢,是招不來人才的?!?/p>

太史慈驅身靠近,問道:“哦?請先生明言?!?/p>

簡庸笑道:“其一,子義年不到20,剛剛出仕,雖然英雄,天下未知名也,你出榜招賢,恐天下英才不會輕易而來?!?/p>

太史慈拍手道:“先生所言即是,以主公名義招賢可乎?”

簡庸搖頭道:“可是可以,也許效果好些,但恐也招不來大賢?!?/p>

太史慈疑惑道:“先生為何如此說?”

簡庸道:“我主英才蓋世,乃天下英雄,此無疑也,只是出身窮困(早年劉備賣草鞋為生),雖為帝室之胄(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后,漢景帝玄孫),但年代久遠,世人大都不知,論官爵,我主現(xiàn)只為平原縣令,論名望,也不是太大?????以主公名義招賢,比以子義名義好些,但當今亂世,主擇臣,臣亦則主,大賢們恐不會輕易許身與主公的?!?/p>

太史慈點頭道:“先生所言即是?!毙闹邪祰@,說白了,還是因為劉備現(xiàn)在地位低、實力弱、名望小。目前,劉備只是神龍困于淺灘,還不到將來龍飛九霄,威震天下的時候。

簡庸接著道:“其二,子義乃一員虎將,上陣殺敵,力敵萬人。不過這個文人嘛??????呵呵,多多少少看不起??????子義,你可明白?”

簡庸說的含蓄,但太史慈還是懂他的意思,文人們自視甚高,大都看不起舞刀弄槍的武將,何況自己這個不到20歲的無名小將。

太史慈徹底明白了,他向簡庸請教道:“既然如此,先生看我應該如何行事才好?”

簡庸笑道:“子義先即刻派人以主公名義重新出榜招賢,榜文上還要將主公乃帝室之胄這情況寫清楚,我3天后回平原,這3天我就先代替子義主持此事,呵呵,你也知道,我也是個讀書人,文人之間好說話??????至于子義你,可將精力放在兵士的挑選和訓練上。”

太史慈聞言大喜,起身抱拳道:“多謝先生教誨,就依先生之言?!?/p>

簡庸笑道:“子義不必客氣,同為主公效力,何必分彼此?”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