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神》 章節(jié)介紹
鷹羽是大家熟知的一名作家,他的作品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耳熟能詳,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小說《箭神》?!都瘛返?章主要內(nèi)容:太史慈在家一住5天,每天幫母親干干雜活,閑時與母親嘮嘮家常,倒也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第5日夜,吃過晚飯,母子倆坐在燭火下.........
《箭神》 第八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 在線試讀
太史慈在家一住5天,每天幫母親干干雜活,閑時與母親嘮嘮家常,倒也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第5日夜,吃過晚飯,母子倆坐在燭火下談天,他母親突然笑道:“慈兒,你該走了?!?/p>
太史慈驚愕道:“母親為何如此說?!?/p>
他母親笑道:“前幾天聽你說你新投平原劉玄德麾下效力,劉玄德的名字,我也聽說過,都說他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是個英雄,慈兒你投得明主,我很高興,自古道忠孝不能兩全,你也看過我了,我很好,你應(yīng)該干你的大事去了?!?/p>
“這?????”太史慈遲疑一下,道:“母親,孩兒再住幾天?????”
其母變色道:“好男兒志在四方!汝欲效小兒女環(huán)繞我膝下耶?!”
太史慈連忙起身肅立,垂首道:“母親教訓(xùn)的是,我明早便行?!?/p>
其母面色緩和,道:“慈兒,你不要擔(dān)心我,我身體還好,孔大人又常送錢帛于我,加上你這次回來拿的,頗有用度,凡事又有鄉(xiāng)親們幫忙,你不要以我為念,專心輔佐劉玄德成就大業(yè)為要?!?/p>
太史慈感情上涌,哽咽道:“謹遵母親教誨???????”
太史慈剛回到北海城外劉備軍營,孫乾和管亥便迎了上來,孫乾道:“將軍回來正好,主公剛遣人送來書信,說主公從北平太守公孫瓚將軍處借得騎兵2000,晝夜兼程而回,明日就可回到北海了?!?/p>
“哦?”太史慈奇道:“我算過日子,從主公走到現(xiàn)在,剛過20天,主公怎么能這么快就回來呢?何況還領(lǐng)著兵馬。”
孫乾搖頭道:“我也不知,明日見了主公便知端詳?!?/p>
太史慈道:“傳我將令,全軍整肅,盛呈軍容,明日迎接主公!”
“是!”孫乾、管亥同時領(lǐng)命。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太史慈領(lǐng)孫乾、管亥在大營外等著迎接劉備,新訓(xùn)練的3000精兵兩側(cè)列隊,雖然軍服、兵器這些還不統(tǒng)一,但士兵們個個精神飽滿、氣勢十足,軍威也自不凡。
一個多時辰過去,太史慈武藝高強,聽覺比常人靈敏許多,他首先隱約聽到遠方傳來陣陣馬蹄之聲,由遠及近,漸漸清晰起來。
“來了!”太史慈高喊,眾人聞言精神一震,望向大路盡頭。果然,不多時,遠方塵頭大作,遮云蔽日,整齊的馬蹄聲轟鳴起來,震得大地都有些微微顫抖。
太史慈心中暗驚,馬蹄聲竟然如此整齊統(tǒng)一,長途跋涉,日夜行軍,2000騎兵還可以做到這么步調(diào)一致,這支騎兵絕對是一支精銳之師。
片刻之后,遠方?jīng)_天而起的塵土之中,浮現(xiàn)出幾個人影,太史慈定睛一看,領(lǐng)頭的正是劉備,左有關(guān)羽,右有張飛,還有一員20多歲的戰(zhàn)將,白馬銀槍、銀甲白袍、濃眉大眼、氣宇軒昂,緊隨在劉備身后。
趙云!常勝將軍常山趙子龍!太史慈心中一陣激動,自己終于見著趙云了。
突然管亥、孫乾和眾士兵幾乎同時一聲驚呼,太史慈忙收回心神,向劉備來的方向一望,不由也吃了一驚。
原來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身后,緊跟著一排排騎兵,整齊的奔馳而來,個個都人高馬大,身穿統(tǒng)一的黑色軟甲,人人手持一丈左右的長槍,更震人心魄的是,這些騎兵皆騎著一匹白馬。
“真精兵也!”管亥贊嘆道,回頭看看自己訓(xùn)練的這3000士兵,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孫乾嘆道:“久聞北平公孫瓚手下有一支精銳騎兵,人人皆騎白馬,名曰‘白馬義從’,這可能就是了?!?/p>
太史慈點頭道:“不錯,世人稱公孫瓚為‘白馬將軍’,也是由此而得名。有如此精銳騎兵,主公如果日夜兼程,確是能提前不少時日回來?!?/p>
不多時,劉備等人已到近前,趙云手中銀槍一立,身后這些白馬騎兵幾乎同時勒馬停住,大地一下子停止了顫動,四周安靜下來,只聽風(fēng)聲獵獵,偶爾有馬匹的嘶鳴之聲,卻絕無人聲。
確實訓(xùn)練有素!太史慈心中嘆服。他與管亥、孫乾等忙上前拜見劉備等人,眾人見禮畢,劉備指孫乾問道:“這位先生是?”
太史慈上前答道:“此乃我同鄉(xiāng),北海人,姓孫,名乾,字公祐,當(dāng)今之大才也,新投我軍,我替主公收之,現(xiàn)拜為議郎從事,請主公治我擅專之罪?!?/p>
劉備哈哈大笑道:“我許子義有臨機決斷之權(quán),何罪之有?得到一大賢,子義有功也?!?/p>
劉備又以好言撫慰孫乾,孫乾感激涕零。
見到這3000精兵,劉備大喜,來回巡視后,劉備頻頻點頭,看起來十分滿意。
來到營中大帳,眾人落座,劉備請趙云站起,給太史慈等介紹道:“這位乃我之小友,河北常山人,姓趙名云,字子龍,現(xiàn)為我同窗好友北平公孫伯珪(公孫瓚字伯珪)將軍屬下,天下英雄也!我與子龍相識與磐河大戰(zhàn)(公孫瓚與袁紹大戰(zhàn)與磐河,公孫瓚得劉備三兄弟相助,得以取勝)之時,一見如故,戀戀不舍,此次借兵,我專門借子龍一行,已解多時相念之渴?!?/p>
趙云聞言激動道:“能得劉使君如此錯愛,云死之何懼?”
趙云與太史慈等見禮畢,劉備又介紹太史慈給趙云道:“這位亦我之小友,北海東萊人,復(fù)姓太史名慈,字子義,戟法精熟,箭術(shù)無雙,亦天下英雄也,月前單騎赴平原請我解北海之圍,一見子義我便有不舍之心,幸上天垂憐,子義能與我共成大業(yè),我何其幸也?!?/p>
太史慈聽了不由不感激,道:“能為主公效力,才是我的幸運啊?!?/p>
太史慈與趙云見禮,仔細觀察了一下趙云,趙云身上沒有關(guān)羽、張飛那種迫人的氣勢,就像一個普通人,十分內(nèi)斂,好似一把藏在劍鞘中的寶劍,不露鋒芒,但卻又如同大海,深不可測。
太史慈心知,趙云武藝在自己之上,和關(guān)羽、張飛在伯仲之間,都是當(dāng)今天下有數(shù)的虎將。當(dāng)然,眾高手之上,還有不可企及的戰(zhàn)神呂布。
眾人相互見過禮,劉備命人去北海城知會孔融,明日出發(fā)往徐州救援,然后賞太史慈、管亥、孫乾各白銀百兩,綢緞10匹,以表彰他們留守北海大營期間的功績,太史慈、孫乾推辭不過,只得收下,管亥卻死活不收,眾人奇怪,劉備問道:“炳元何故如此?”
管亥道:“我這幾天忙著挑兵練兵,覺得也有點功勞,練出的3000精兵也算不錯,沒想到今天一見主公帶來的白馬騎兵,才知道我練的兵實在不怎么樣,不好意思要主公賞賜?!?/p>
眾人聞言大笑,劉備笑道:“精兵非一日可成,能練成這樣,我已經(jīng)很滿意了,炳元有大功也?!?/p>
趙云笑道:“云慚愧,現(xiàn)統(tǒng)領(lǐng)‘白馬義從’,平日練兵等事,都由云負責(zé),炳元兄如若不棄,我愿意與兄切磋切磋練兵之法?!?/p>
太史慈聞言大喜,趙云說的客氣,但意思其實就是把他的練兵方法教給管亥,當(dāng)然,管亥沒這么大的面子,趙云其實還是暗中在為劉備出力,由此可以看出,趙云投效劉備的決心已經(jīng)下定了,只是沒有明說而已。
管亥雖然老實,但也不笨,一聽趙云這么說,也知其意,馬上拜謝趙云。
管亥最終收下賞賜,皆大歡喜,劉備吩咐設(shè)宴,當(dāng)天眾人盡歡而散。
第二天一早,大軍起寨開拔,趙云率2000白馬義從為先鋒,劉備3000步兵隨后,浩浩蕩蕩,向徐州開去,孔融也親率2000北海人馬同行,從青州傳來消息,糜竺帶著孔融書信去見青州刺史田楷,田楷也答應(yīng)出兵,領(lǐng)馬步軍3000,與糜竺一起向徐州進發(fā)。
一路無話,半個月后,三路人馬在下坯城外會合,劉備、孔融、田楷三人相見過,先將兵馬駐扎,三人親往曹營觀敵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