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冥修真記》 章節(jié)介紹
女頻小說《陰冥修真記》,其情節(jié)推進把控有度,而且作者披發(fā)狂歌文筆細膩,體現(xiàn)了不凡的文學功底與造詣。?該小說第3章內(nèi)容介紹:自稱蔣彪那人還待要分辯,可是剛一開口,話還沒說出,那卓面觀就已欺身上馬,一腳踏住馬頭,左手食指和中指迅速往蔣彪眉心點去.........
《陰冥修真記》 第二章 伏擊斷腸峽(中) 在線試讀
自稱蔣彪那人還待要分辯,可是剛一開口,話還沒說出,那卓面觀就已欺身上馬,一腳踏住馬頭,左手食指和中指迅速往蔣彪眉心點去,正是一招“雨后長虹”。蔣彪反應(yīng)也甚迅捷,明知以控制馬韁的雙手去格擋是萬萬來不及了,于是干脆向后大幅度仰身,避開卓面觀突然來襲的一招。卓面觀也非泛泛之輩,左手一擊不中,右手已從背后拔除長劍,就勢往蔣彪身上劈去。蔣彪此時上身已近乎仰臥在馬背上,身體移動已是不便,取兵器格擋也是不可能的了。眼見劍鋒立馬便要劈將下來,蔣彪雙腿一用勁,夾緊馬肚。那馬立即高抬前腿,撥晃了一下馬頭。如此一來,卓面觀的金雞獨立姿勢就不穩(wěn)定了,于是一回身就從馬頭上越回原地。蔣彪也向后翻身,在地上立定,抽出腰間的九節(jié)鞭。
卓面觀見對方亮出兵器,斗志更生,道:“吳師兄,別了兩年,你竟另練家伙,可喜可賀,原該如此,原該如此!”嘴上說著,手中的劍卻絲毫不遲緩,直往對方手腕挑去。
那人亦不驚慌,一邊接招,一邊摸不著頭腦地問道:“本來就是如此,什么原該如此?”
“嘿嘿,你自知劍術(shù)上的修為勝不過韓師兄和我,于是另練其他家伙,當然是明智之舉,這就是‘原該如此’。而你居然能練成這條勞什子,那當然‘可喜可賀’了?!弊棵嬗^一劍落空,就勢用力橫削那人小腹。
練武之人一般都把自己的兵器看得極重,蔣彪這條九節(jié)鞭原有一個極好的名字,叫做“岐海飛龍”,如何容得旁人污蔑?心下不禁大惱,乃催動內(nèi)徑,一招“或躍在淵”就使了出來,鞭首直擊卓面觀的膻中穴。
韓曉鐘素知九節(jié)鞭確是鑒湖莊的家傳絕技之一,這蔣彪極有可能真是鑒湖莊的人。只是吳密之事關(guān)涉太大,而此人又行跡蹊蹺,不得不截下問個明白,因此他也就放任卓面觀跟那人夾纏。
頃刻之間,卓面觀已和蔣彪拆解了三十余招,心下各自暗暗吃驚。卓面觀武功本來高強,潛心修練了兩年多,自忖即便不能老一輩高手相抗衡,但在同輩人中無論如何也應(yīng)當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不料此時對陣一個年輕小伙竟然絲毫占不到上風。那蔣彪已深得鑒湖莊“岐海鞭法”的精髓,和卓面觀也是一般心理。他想著要在兩百招之內(nèi)挫敗眼前這人當是沒有問題,只是旁邊三人要是一同上來夾攻,那么百招之內(nèi)恐怕非敗不可。眼見無法說清道理,于是奮力催動鞭法,力圖盡快重挫眼前這人。
鞭光霍霍,隱約夾雜風雷之聲,如暴風驟雨一般卷向卓面觀。韓曉鐘一看師弟漸處下風,向田華元和古丹全使了一下顏色。兩人立即加入戰(zhàn)團,田華元使出地堂腿法,直*蔣彪下盤。古丹全則施展他飛檐走壁的輕功,飛身沿著山壁攻擊蔣彪閃身。韓曉鐘依然在一旁掠陣,靜觀戰(zhàn)局。
在三人的合攻之下,蔣彪頓呈劣勢,原先的攻勢很快變?yōu)槭貏荩粚⒁粭l九節(jié)“岐海飛龍”舞得密不透風,強自支撐。心想這幾人不知是何來路,竟如此蠻橫,二話還沒有就動武,出手還如此兇狠,似有甚么不共戴天的大仇一般,看來不給他們一點厲害瞧瞧今日是難以善了了,師父的話今日也只好暫時擱置一邊了!意隨心動,勁隨意發(fā),蔣彪想到這里,就催發(fā)了體內(nèi)的真氣,手中鋼鞭漸漸變紅,放出光芒,現(xiàn)出法寶本色,不再是一件尋常兵器了。那三人一見形勢不對,立即向后躍開。
“吳密,原來你果真修成法寶,難怪江湖中會有那么多好手載到在你手下!今日且嘗嘗我古柯劍的厲害!”
卓面觀邊說邊取出一把七寸來長的小木劍,劍身通體烏黑,隱隱有光澤。卓面觀一運勁,那劍陡然長到三尺有余,烏黑的劍身立即變得透明晶瑩。一揮動,只見一道白光直往蔣彪臉上射去。那邊蔣彪亦急忙催動九節(jié)鞭,擋開射來的白光。兩人法寶你來我往,小徑兩旁木折草偃,石屑紛飛,煞是壯觀。
田、古二人尚未修成法寶,在這斗寶場中自然無能為力,雙雙躍開。只留下韓曉鐘還在一旁觀察。卓面觀的古柯劍和蔣彪的九節(jié)鞭本來俱屬當世異寶,法力應(yīng)在伯仲之間。只是那九節(jié)鞭原是玄鐵鑄就,而古柯劍終究只是柯樹所造,玄鐵屬金,柯樹屬木,正好相克,因此卓面觀也就始終無法占得上風。韓曉鐘心知時間一久卓面觀必然落敗,心想截下此人要緊,因此也不再自恃身份,抽出玉笛,運上真勁,一道和煦卻雄厚的綠光立即便往蔣彪腳踝上射去。韓曉鐘只求截人,無意傷他性命,所以只招呼蔣彪的腳部,并不攻擊要害部位。那蔣彪輕功也甚是了得,一下便避開綠光,為避免對方前后夾攻,只沿壁游走。
在韓曉鐘和卓面觀兩人合力攻擊之下,蔣彪節(jié)節(jié)后退,不多時已后退數(shù)里之遙。
正當三人斗得不可開交之時,一陣混亂的馬蹄聲又漸漸明晰,聽起來馬匹似乎不在少數(shù)。聽得馬蹄聲漸近,在場諸人俱起心事。韓曉鐘想莫非我們截錯了人,此番到來的才是吳密?于是趕緊向后躍出三步,喊道:“恐是誤會,暫且罷手吧!”哪知那蔣彪心中暗叫:“糟糕,仇家來速竟如此之快,須得趕緊脫身才是”,手中的“岐海飛龍”更加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只希望能殺出一條出路。而卓面觀一聽馬蹄聲,心中就暗叫:“苦也,吳密這廝竟有這么多幫手,今天恐怕難以討好了去!”,因此也絲毫不懈怠。
韓曉鐘見兩人都無罷手的意思,心想只好先制服眼前這人再說,于是又再次加入戰(zhàn)斗。
這三人還未分出勝負,適才還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的馬隊,已然奔馳到眼前。這些馬看上去約有二十余匹,馬上之人皆著黑色長袍,頭戴黑色斗篷,臉上隱隱泛著綠色,十分詭異。唯獨兩人是例外。為首的是一位和尚。一般和尚頭頂總有九個香疤,所批袈裟是紅黃兩色,而眼前這和尚則只有五個香疤,身上袈裟竟是黑底白道,面目僵硬,沒有絲毫表情,顯是未脫鬼道,正是淵國太子殿下法師無渡和尚。馬隊中間是一個女子,年紀不過二十左右,服裝特異,上身穿一件短袖T恤,下身著一條淺藍牛仔褲,左手腕帶一個淡綠色玉鐲子,顯然不是陰冥界域中人,倒似是被這批黑袍客從陽間劫掠到此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