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師》 章節(jié)介紹
《大明帝師》作者反游貓,他用超絕的想象力和文筆,刻畫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朱元璋楊炎形象,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又感人肺腑?!洞竺鞯蹘煛返?章內(nèi)容介紹:元朝至正年間,中原數(shù)省遭遇罕見水災,饑荒頻仍,瘟疫爆發(fā),百姓流離失所,大量死亡。大亂.........
《大明帝師》 第1章 奇怪的先生 在線試讀
元朝至正年間,中原數(shù)省遭遇罕見水災,饑荒頻仍,瘟疫爆發(fā),百姓流離失所,大量死亡。
大亂一觸即發(fā)。
脫脫二次拜相,試圖力挽狂瀾,但他采取變鈔和起用賈魯治河兩大政策,卻為元朝掘好了墳墓。
時人譏曰:“丞相造假鈔,舍人做強盜。賈魯要開河,攪得天下鬧”。
至正十一年,韓山童、劉福通聚眾三千人在白鹿莊起義,率先反抗元朝。
從此,拉開了元末農(nóng)民起義的序幕。
中原大地,一時間群雄逐鹿。
而在這期間,一顆新星冉冉而起,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窮苦出身,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智慧,于亂世中崛起,成為一方霸主。
元至正十五年,也正是龍鳳元年,這一年的九月初五,義軍將領(lǐng)朱元璋正在率軍攻打集慶的時候,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出生在太平商人陳迪家中。
此時已是朱元璋結(jié)婚的第四個年頭了。
作為長子,朱標的出生給酣戰(zhàn)中的朱元璋帶來了莫大的欣喜,得報后,朱元璋興奮地在太平府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p>
興奮之余,朱元璋也對兒子抱以極大的希望,而兒子的降生,也給了他帶來了更大的動力。
接下來,朱元璋果真氣運當頭,一路披荊斬棘。
至正二十六年。
經(jīng)過連番惡戰(zhàn),朱元璋終于在鄱陽湖大敗了勁敵陳友諒,并收編了陳友諒的軍隊,隨后,如日中天的朱元璋又發(fā)布檄文討伐平江城吳王張士誠。
巧的是,朱元璋也是吳王。
元末農(nóng)民起義最后的兩大軍閥之爭,也是吳王之爭,已經(jīng)拉開了序幕。
而在這戰(zhàn)亂期間,發(fā)生了一件鮮為人知,不大不小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一次機緣巧合下,有云游相師給朱標看相,大驚曰:此子生性聰慧,貴不可言,但卻不知為何近日有星光墜落,擾亂天機,窺不見未來,為避免天妒英才,需遮掩天機,至束發(fā)之年方可回歸。
朱元璋將信將疑。
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而且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好處。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朱標的安全,免得被有心之人惦記,又可以給朱標一個安穩(wěn)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朱元璋便將朱標一直寄養(yǎng)在太平府富商陳迪的家中,化名陳標……
……
太平府,陳迪家中,陳家家塾。
“來抓我呀!”
“哈哈,抓不到我,抓不到我……”
“……”
陳迪家的幾個孩子你追我趕,嬉笑玩鬧。
而在一旁的景象卻完全不一樣,一個面容清秀,十來歲的孩子,正安靜的看著書,仿佛熱鬧是他們的,與我無關(guān)。
這孩子不是別人,正是寄養(yǎng)在陳迪家的朱標。
這時,一位青衫布衣的青年走了進來,走到屋前掛著的一塊鐵片前,拿起棍子在鐵片上用力敲了敲。
鐺鐺鐺!
還在玩鬧的孩子們,聽到響聲,連忙呼啦啦的回到學堂里的座位上坐好。
朱標更是正襟危坐,小小的臉蛋上寫滿了期待,他很喜歡聽這位叫做楊炎的楊先生講課。
因為這個楊先生很特別,和其他先生不一樣。
他不講什么枯燥乏味的四書五經(jīng),而是講一些他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新奇而又好玩的知識。
所以不僅是他,其他孩子也都喜歡上楊先生的課。
“好了,開始上課!”
楊炎往講臺上一站,環(huán)視一周,道:“上次給你們留的課業(yè)回去都好好思考了嗎?”
“思考了!”
孩子們稀稀拉拉的回道。
“壇經(jīng)有云,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幡動,一僧曰風動,議論不已?;勰苓M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p>
“你們說說看,他們?nèi)苏l說得對?”
楊炎的話音落下,掃了一眼下面的孩子們,只見幾個孩子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怕被點到名的樣子,唯獨朱標,小臉上寫著期待。
“陳標,你來說一說。”
聽到楊炎的點名,朱標應(yīng)聲站了起來,認真回道:“學生覺得,慧能法師說的是對的,因為人是活的,唯有心動才可以感覺到風在動,帆在動?!?/p>
楊炎聽罷,卻是微微搖頭。
“慧能不對?”
“難道是其他兩僧是對的?”
朱標怔住了,而其他孩子則是議論紛紛。
“他們都沒錯!”
楊炎道:“只能說,他們都是片面的!”
???
都沒錯?又都是片面的?
朱標和孩子們被楊炎的話說得一愣一愣的,就連那幾個平時貪玩的孩子都忍不住豎起了耳朵。
只聽楊炎繼續(xù)道:“一僧曰幡動,幡確實在動,他錯了嗎?他沒錯!一僧曰風動,風也確實在動,他錯了嗎?他也沒錯!”
“風吹幡動,大家都能看得見,難道慧能看不見嗎?”
“并不是!慧能當然也看到了風吹幡動,難道他的心不動,風幡就不動嗎?也不是!慧能的意思是,風依舊在動,幡也依舊在動,只是我不去理會他們罷了!”
“這是一種佛理!”
“從佛理的角度來講,他這句話無可厚非,所以,他也沒錯!”
聽了楊炎的分析,孩子們紛紛點頭。
“但是!”
楊炎話鋒一轉(zhuǎn),道:“從認識這個世界的角度來說,他們?nèi)齻€人都片面了,都是想以自己的認知和意識去概括這一切!”
“風動和幡動,這個現(xiàn)象真實的存在這里,不論是看到了風動,還是看到了幡動,亦或是看到了心動,那都是我們?nèi)说囊庾R,而風吹幡動這個現(xiàn)象并不會受到我們?nèi)艘庾R想法的影響,它就真實的存在那里,按照著自己的規(guī)則在動。”
“風吹幡動,人因此而心動!”
“風,幡,人心,他們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而且他們都是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中,說他們靜止,或者單獨說他們其中一者或者兩者在動,那都是片面的!”
其他孩子們聽得有些茫然,而朱標卻是聽得目光湛湛,止不住點頭。
楊炎繼續(xù)道:“事實上,世界萬物,不僅僅是互相聯(lián)系,而且還無時無刻不處于運動當中。”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絕對?也許有同學會說,你看我現(xiàn)在坐著的桌椅就不會動啊!”
“實則不然,你們想想,你們現(xiàn)在所坐著的桌椅是不是都處于一天天的老化當中?所以,它們是不是也時時刻刻處于變化當中呢?只不過變化的幅度小,我們感受不到而已?!?/p>
這話倒是讓孩子們紛紛點頭。
楊炎繼續(xù)道:“我,你們,還有我們能感知到的所有東西,甚至我們感知不到的東西,大到茫茫宇宙,小到顆粒塵埃,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和變化當中,或肉眼可見的運動,或經(jīng)年累月的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也沒有脫離運動的事物?!?/p>
這句話,孩子們聽得多少還是有些茫然,但小朱標卻聽得津津有味。
楊炎很喜歡陳標這個學生。
不為別的,就因為陳標這個學生聰慧,總是能夠去接受和理解他說的一些東西。
楊炎道:“所以,今天這一課,我們就來講一講,我們所在的世界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的去認識這個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