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指針》 章節(jié)介紹
當(dāng)紅小說《歷史的指針》,其故事架構(gòu)精巧富有張力,邏輯推演合乎情理,人物刻畫豐滿生動(dòng),語言風(fēng)格老到成熟,堪稱佳作!《歷史的指針》第2章內(nèi)容介紹:第二章收劣馬當(dāng)年曹友貴在甘南以同知知縣候缺,娶妻梁氏多年,夫唱婦隨,育有一子。一日曹友貴在衙門與同.........
《歷史的指針》 第二章 收劣馬 在線試讀
第二章 收劣馬
當(dāng)年曹友貴在甘南以同知知縣候缺,娶妻梁氏多年,夫唱婦隨,育有一子。
一日曹友貴在衙門與同僚閑聊,聽說朝廷重臣王閣老有一外甥女,正在挑選乘龍快婿,哪位能作王閣老東床婿,富貴功名唾手可得。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曹友貴揣度一番,歸家后對梁氏長噓短嘆,梁氏不解問其故。
曹友貴苦著臉說:“我剛剛聽說岳母病危,但路途遙遠(yuǎn)又公務(wù)繁忙,難脫身去探視,為夫不知如何是好,故坐立不安?!?/p>
梁氏一聽淚如雨下,憂心如焚,求曹友貴馬上派人送她上路,她無論如何也要回娘家送老娘一程。
曹友貴說:“夫人請放心,我當(dāng)尋一忠厚親隨,陪護(hù)夫人歸家省親。
只是你攜孩兒同去,路上不方便,不如放家里,為夫自養(yǎng),夫人快去快回即可?!?/p>
梁氏含淚答應(yīng),跟著曹友貴派的親隨,匆匆乘馬車上路??上Я菏弦蝗o回,杳無音訊。
原來曹友貴指派的親隨,其實(shí)是一光棍無賴。
曹友貴悄悄給了親隨百兩銀子,半是叮囑半是威脅說:
“這下人和銀子都?xì)w你了,東南西北中,隨你帶到哪里去。只是越遠(yuǎn)越好,不再回來煩我就行。你若不遵我所言,當(dāng)拘你送官,告你盜銀拐婦之罪,不死也弄脫你一層皮?!?/p>
梁氏頗有幾分姿色,光棍喜出望外,對曹友貴唯唯諾諾,當(dāng)天就領(lǐng)著梁氏走個(gè)無影無蹤。
妻子失蹤后,曹友貴隨人就講梁氏回娘家,途中病故,天熱就隨地安葬了。
不久曹友貴請人作媒,欲娶王閣老的外甥女為繼室。
王閣老的的外甥女,貌丑心高性烈,擇婿頗嚴(yán),待字閨中已是老姑娘,成了王閣老夫人懷中放不下的心病。
王小姐雖顏值平平又大齡,卻也瞧不上曹友貴二婚還帶拖油瓶,對他的求婚堅(jiān)不松口。
曹友貴眼看賠了夫人又折兵,心中懊悔不已。
苦心人,天不負(fù),事情的轉(zhuǎn)機(jī),出現(xiàn)在王小姐的兄弟王之鰲身上。
王之鰲年少頑劣,素多穢行,鄰人潘伍妻盛氏,貌美輕窕。
潘伍家貧,男人外出跑買賣,女人在家織布洗衣謀生,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王之鰲經(jīng)常送衣讓盛氏洗滌,一來二去,兩人眉來眼去勾搭成奸,打得一片火熱。
除了潘伍不知,街坊都知。
快過年了,潘伍賺了一大筆錢,用搭褳裝著興沖沖回家。
離家還剩十里地,天黑下起雨來,潘伍覺得帶錢走夜路有風(fēng)險(xiǎn)。
于是他解下裝錢搭褳,藏到青石橋下的一處孔洞里,然后步行回家。
這時(shí)盛氏和奸夫王之鰲,正在屋里鬼混。
盛氏聽見潘伍叫門聲,情急之下,讓王之鰲躲到床底下,她再去給潘伍開門。
潘伍燈下看娘子,紅云俏臉掛,風(fēng)流身上流,一把抱住就求歡。
床上潘伍龍騰虎躍,床下王之鰲屏息靜氣……
潘伍折騰完后,告訴盛氏,他掙了一筆錢,錢放青石橋孔里,天明他就去取回來。
潘伍又道他在外的辛苦,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盛氏惦掛著床下王之鰲,嘴里胡亂應(yīng)著,心里盼潘伍盡快入睡,好讓奸夫神不知、鬼不覺離開。
終于潘伍的鼾聲響起,盛氏推了他一下,不見動(dòng)靜,就假裝起身小解,開門放走王之鰲。
次日一大早,潘伍催盛氏起床,一起去取裝錢的搭褳。
不想到得了青石橋下,潘伍卻傻了眼:橋孔里的錢袋不翼而飛了。
盛氏的心已不在丈夫身上,聽潘伍講錢袋不見,疑潘伍誑她,為討歡心上床,編了一個(gè)子虛烏有之事。
盛氏惱羞成怒,怨恨責(zé)罵一古腦兒發(fā)作。
潘伍不服,自到衙門申告失竊。
這天正好是縣令到省城述職,曹友貴代理縣官署事。
他聽了潘伍申述,不由失聲笑道:“你向老婆推心置腹,卻不知她另有心腹?。”
曹友貴派人將盛氏拘傳到縣,嚴(yán)詞詰問,盛氏大喊冤枉。
潘伍可憐妻子,愿棄財(cái)撤訴。
曹友貴大怒,責(zé)罵潘伍說:“你詐稱失金,本官開審,你又反悔,這不是戲耍官府嗎?”
曹友貴令人把潘伍關(guān)進(jìn)大牢,放盛氏回家。
曹友貴吩咐一個(gè)精靈的捕役,化裝成乞丐尾隨盛氏,觀察她回到家的動(dòng)靜,若有異常,立即報(bào)告。
盛氏歸家,捕役尾隨,隱匿墻后。
不一會(huì)兒,捕役看見一男子潛入潘家,向盛氏詢問公堂之事,并對盛氏溫存撫慰。
捕役瞧得真切聽得明白,忙回縣衙報(bào)告曹友貴。
曹友貴洋洋得意說:“果然不出我所料,此案可結(jié)矣!”
曹友貴隨即派人,將把盛氏和那個(gè)男子抓回衙門。
不想那男子是曹友貴熟人,系王小姐之弟王之鰲。
曹友貴忙屏退左右,扶起王之鰲說:
“得罪,得罪!王公子若信得下官,只管實(shí)情相告,下官一定鼎力相助?!?/p>
王之鰲倒也識趣,對曹友貴實(shí)話實(shí)說:
“我和盛氏有一腿,那晚我在床下聽到潘伍藏錢之事,出門后我直奔青石橋,銀子實(shí)為我得。大人能保全我和盛氏顏面,小弟自然感激不盡?!?/p>
曹友貴諂笑道:“王公子客氣了,請把你的心放進(jìn)肚子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誰叫令姐是下官愛慕之人呢?她弟即吾弟,我豈能胳膊朝外拐?”
王之鰲大笑:“你這個(gè)姐夫我認(rèn)定了,我姐最聽我的話,你只管來提親好了?!?/p>
得王之鰲吹風(fēng)相助,曹友貴如愿以償迎娶到王小姐。
但新夫人脾氣壞,曹友貴一天兩頭遭到她的斥責(zé),抱怨自己是鳳凰落到雞窩里。
曹友貴毫不介意,他摸透新夫人脾性后,弄清她喜的是什么樣,惡的是什么樣,喜惡都順其意。
但曹友貴只順新夫人九分意,留一分在后,且不輕意拿出來,這是他頗為得意的“收劣馬”功夫。
曹友貴認(rèn)為收服性烈如火的王小姐,猶如馭訓(xùn)性子惡劣的烈馬。
馭訓(xùn)烈馬,你不能硬著來,一下子就違拗它的性子。
你得首先跟著它跑,跑夠了,它就疲乏下來,你一勒韁繩,它就順你意了。
新夫人果然被曹友貴馴得服服貼貼,常到王閣老面前替丈夫求官。
王閣老見曹友貴作事,別人想到九分,他便想到十分,甥女婿人才難得啊。
這一分也是曹友貴勒轉(zhuǎn)劣馬的本領(lǐng),王閣老先薦他入蜀做龍安知府,干出點(diǎn)官聲政績,再薦舉為大員。
王閣老的外甥女婿,即便有錯(cuò),趙督撫豈不賣他幾分臉面?
再說王閣老位高權(quán)重,與慶親王奕劻情如手足。
他得罪王閣老,就是得罪“老慶記公司”,頭上烏紗戴不戴得穩(wěn),就難說了。
“老慶記公司”,是時(shí)人譏慶親王所說。
慶親王是賣官鬻爵的老手,經(jīng)他賣出的官職不計(jì)其數(shù),且各官皆有價(jià)目,非賄不可。
相傳郵傳部尚書空缺,慶親王示意售銀三十萬兩。
一姓盛的欲買,王閣老與其有隙,對慶親王說盛氏實(shí)力雄厚,別人三十萬可以,盛氏非六十萬不可。
后來盛氏果出銀六十萬兩,才得到郵傳部尚書一職。
朝野上下都說王閣老是慶親王的心,而王閣老的心如毛鐵釘,有好長,釘好深,誰敢輕易得罪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