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xué)網(wǎng) > 歷史的指針 > 王之鰲曹友貴《歷史的指針》第3章在線閱讀

王之鰲曹友貴《歷史的指針》第3章在線閱讀

2024-07-12 04:22:45 作者:書間一文虻
  • 歷史的指針 歷史的指針

    瘴云蠻雨龍安城,世變滄桑幾劫灰。倭寇“槍部隊”侵我國土,“筆部隊”汰我國魂?!疤m花螳螂”女間諜,偵測離間壞事做絕。好男兒,軒轅劍氣斗狡諜,櫻花樹下醉胡姬。

    書間一文虻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歷史的指針》 章節(jié)介紹

作者書間一文虻的這部小說《歷史的指針》,是一部極具創(chuàng)新色彩的歷史小說。作者走出以往歷史小說的窠臼,用非同尋常的人物故事和精到的情節(jié)把握探索新出路。《歷史的指針》第3章簡介:龍安府,魚米鄉(xiāng)。一曲《憶江南》,單說龍安府的好:龍安好,涪水漾輕波。.........

《歷史的指針》 第三章 惡得咬手指頭 在線試讀

龍安府,魚米鄉(xiāng)。

一曲《憶江南》,單說龍安府的好:

龍安好,涪水漾輕波。十里平川堪試馬,一泓碧滟戲雙鵝。

春日正秧歌,走馬處,美酒醉顏酡。青衫輕狂情激越,寶刀明月舞婆娑。

盛會本無多。

跟隨姐夫曹友貴一家入川,王之鰲到了龍安以后,刻意結(jié)交當(dāng)?shù)馗簧?,鉆進(jìn)錢眼里想錢。

龍安有一彭姓巨富,莫名其妙被王之鰲纏上,他死皮賴臉要入股彭家裨農(nóng)絲廠。

龍安裨農(nóng)絲廠,由彭家從國外購進(jìn)繅絲機(jī)器創(chuàng)辦,又改良了繅絲方法,成效顯著。

裨農(nóng)絲廠出品的蠶絲,絲質(zhì)強韌,均勻光澤。

尤其適合機(jī)器織造之用,即使在蘇杭寧滬市場,也博得很高的聲譽。

彭家被纏得沒奈何,為了讓王之鰲不染指裨農(nóng)絲廠,于是出資和王之鰲從綿州收購麥冬。

麥冬賣往上海和廣東,兩家五五分成,一年得利頗厚。

王之鰲見錢,如蠅見血, 販賣麥冬雖利厚,但還是滿足不了他的胃口,還是死乞賴白要入股裨農(nóng)絲廠。

彭家只得另辟溪徑,重尋生意項目,轉(zhuǎn)移王之鰲對絲廠的注意力。

龍安人嗜好吸食柳葉金絲煙,不分老少青壯,朝晚氤氳不斷。

當(dāng)?shù)厮a(chǎn)柳葉煙,色微黃質(zhì)地細(xì)膩,力強氣勝為優(yōu),曾是向朝廷皇室進(jìn)貢的煙草。

據(jù)說此煙由明朝萬歷年間傳入,開始試種于福建廣東,后遍植西南諸省,聞名于龍安。

滇中土司叛亂,龍安駐軍奉命隨大軍出征。

大軍深入瘴地,無不染病,唯獨龍安將士無恙。

主將問其故,說是龍安官兵嗜煙,人人隨身攜帶,這時點火吸食,煙氣入喉可辟瘴氣。

由是大軍遍傳,眾皆服煙,連克叛逆。

彭家靈機(jī)一動,出資和王之鰲合伙興辦榮祥煙草廠。

彭家和王之鰲從香港購進(jìn)紙煙機(jī)器,就地收購煙草,用江西粉紙卷制成煙卷,然后貼上自制商標(biāo),就成新潮紙煙。

這煙卷物美價廉,吸食方便,大受煙民歡迎。

王之鰲的注意力,被成功轉(zhuǎn)移到煙卷生意上,他在省城一家報紙上刊登一則廣告:

龍安榮祥煙草,由港購辦紙煙機(jī)器一具,日出數(shù)萬支。

專用龍安土煙葉為制造原料,一切制法,皆得自外國高明技術(shù)秘制。

味極純正香美,能化食消痰,并無嗎啡等患卷入其間,實于衛(wèi)生有益。

茲特就龍安府衙側(cè)榮祥貨鋪,開辦零躉批發(fā),價極從廉。

王之鰲在廣告中特別提到并“并無嗎啡”,是有其原因的。

因當(dāng)時英國香煙行銷到蜀中,有人懷疑外煙味醇煙香,可能摻有嗎啡之類毒物。

這種并無根據(jù)的說法,洗傳甚廣,紙煙受到一定排斥。

當(dāng)然王之鰲登載廣告吹噓的“由港購辦紙煙機(jī)器”,實際上是一種手工卷煙機(jī)。

卷煙機(jī)外形如木工的推刨,以牛皮紙作卷筒,機(jī)中部有凹槽。

用一根金屬圓竿橫放于襯紙下面,把煙絲放入凹槽,前接卷煙粉紙卷,用手轉(zhuǎn)動圓竿,即能制出煙卷,工人把煙卷兩頭剪齊,整個生產(chǎn)就完成了。

王之鰲這則廣告還真起作用,榮祥卷煙不但深受龍安煙民喜愛,也受到外地?zé)熋袂嗖A,暢銷省內(nèi)外。

榮祥煙草廠生意那個好,日進(jìn)斗金不為過,勁頭蓋過裨農(nóng)絲廠。

王之鰲就對絲廠不上心了,專事煙草生意。

王之鰲很快富可敵城,他笑稱姐夫曹友貴“知府見府,銀子二萬五”,他是“煙草見現(xiàn),銀子三千貫”。

郎舅倆都是一到龍安就自富,認(rèn)為龍安真是哥倆好福地。

王之鰲兜兜里錢多氣就壯,身上的劣根一發(fā)被激勵出來了。

他常走戲園進(jìn)賭場,嘴皮上倒叼一支煙卷,一甩一甩的,談笑嬉鬧,煙卷決不會掉下。

王之鰲進(jìn)戲園,心思三分在戲上,七分在青衣花旦身上。

他先是以錢帛動人心,后以勢壓人,必將他看上的人弄上床為止。

有那既不愛錢,又不屈從威脅的美伶,王之鰲花重金弄了一個東洋玩意兒,專門用來對付這類不肯順從的伶人,不知多少女子著了他的道。

那東洋玩意,如一只口小底大甕一樣的木桶,外面涂漆描金煞是好看,里面卻有機(jī)關(guān),上面一個蓋子,中間一層板,板底有橫檔。

桶外一個銅鎖閂,是王之鰲使壞的小機(jī)關(guān),一般人哪里識得破。

這桶叮叮當(dāng)當(dāng)發(fā)出吊鐘似的響聲,王之鰲利用他人好奇心,當(dāng)著獵物的面,往桶里放些讓人上心的稀罕物件。

然后他笑嘻嘻對獵物說:"我放桶里的東西,會一變十,十變百。你不信,盡管伸手進(jìn)去摸,肯定會越摸越多,你摸到啥寶貝都?xì)w你 。"

“獵物”往往一沖動,雖遲遲疑疑,但終伸手進(jìn)桶。

說時遲,那時快, 王之鰲暗藏袖中的鑰匙往鎖孔一拔,這人兩手就如被手銬鎖緊,哪里還退得出來。

這東洋甕桶死沉死沉的,一個弱女子萬難提起來,鞠著身子撅著屁股,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原來桶里那道中間隔板有兩個孔洞,每個只放得進(jìn)一只手,“獵物”摸到物件又有那么一點點夠不著,就不知不覺伸進(jìn)另一只手相助,一下就著了王之鰲的道兒。

“獵物”被困桶上,這時王之鰲就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只管扒衣剝褲盡情玩弄。

事后,識趣知機(jī)的“獵物”,就問這劣少多要些東西或錢財。

遇那一根筋哭鬧的,王之鰲翻臉比脫褲子還快,倒說別人訛他,打了罵了還要送龍安衙門。

誰愿進(jìn)衙門讓曹友貴丟簽自己啃磚呢?大多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龍安城大小賭場,豪賭必有王之鰲在場,他揮金如土,跋扈飛揚,不可一世。

一天晚上,王之鰲和某富少賭紅了眼,互生齟齬。

說著說著,兩人站起來戟指大罵,唇槍舌戰(zhàn)不分上下。

那富少也是年少輕狂,氣焰如剛開了壇子的老酒,沖勁很足, 他的口水噴王之鰲一臉,手指頭也快戳到對方鼻尖上了。

王之鰲大怒,伸手抓住富少手腕,順勢一拉,把富少手指頭送到自已嘴邊,"噗"的一聲把嘴上叼的煙卷吐掉,張嘴狠狠咬了富少手指頭一嘴。

“咯噔”一聲響,富少手指被齊嶄嶄咬斷,吐落地上還跳了幾跳,接著被桌下一只狗叼走......

“惡得咬手指頭”,傳遍龍安城角落,不少人家用此事,專門用王之鰲的名頭,嚇唬自家夜啼小兒。

不用說這招還真管用,小兒往往一唬就止住哭。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